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乐队的盛夏 > 第354章 拯救戏曲文化,我辈义不容辞!
  介绍了六位大家之后,其实今天录影棚内的录制内容就差不多结束了。
  节目组没把这六位大家给请到现场,只是在大屏幕上介绍了一下他们。
  并不是节目组不重视,恰恰相反的是,正是因为节目组很重视他们,所以不是节目组请他们来,而是需要六位国风传唱人亲自去见他们。
  六位戏曲大家都不在相同的城市,国风传唱人们需要各自前往戏曲大家们所在的城市,上门找他们请教戏曲文化,感受当地的戏曲魅力,也许还有机会和他们同台感受一下唱戏曲的感觉。
  而在录影棚中,六位嘉宾也在撒老师的主持下,选择了各自的合作戏曲种类。
  至于怎么选择,自然是抽签了。
  六个写了戏种的纸条,被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送上了舞台,六位嘉宾各自抽取了一张后,一同向摄像机展示。
  叶未央抽中的是昆剧。
  对于这个签,叶未央其实是很迷茫的。
  六个戏种,其实他都不了解,哪怕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他也根本不懂。
  现在的年轻人,谁看这种古典戏曲啊?
  唱腔听不懂,各种“生”和“角”也分不清楚,脸谱更是看不懂了。
  从小到大,叶未央从来没听过、看过一次完整的戏曲表演,甚至超过五分钟都没听过,最多就是在电视换台的时候撇过一眼而已。
  这次因为接了《国风传唱人》,并且他事先在柳云晴那听说了,这次可能会有题目和戏曲有关系,所以他也是认真找出了一些京剧的视频看了的。
  还完整的看了一幕在他心里非常出名的《霸王别姬》
  不过在看完之后,他的心情很难以言喻。
  真要说的话,就是不懂,但是大为震撼。
  咿咿呀呀的唱腔,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他根本听不懂台上的角在唱什么。
  那些略显浮夸的动作他也无法理解含义,只能说是大为震撼。
  但是最让他无语的是。
  好不容易自己潜下心了解了一下京剧国粹,结果现在录节目了,却没抽到京剧,反而是黄梅戏。
  叶未央对黄梅戏的了解几乎为0,从小到大他都没听过昆剧,更别说对这个剧种有什么了解了。
  握着写着“黄梅戏”三个字的折纸,此刻叶未央的内心是崩溃的。
  他现在感觉,自己怕是要遭啊,以前屡试不爽的前世曲库,根本不可能会有和昆剧有关系的歌啊!
  这次是碰上硬茬子了啊!
  流行歌和昆剧,这完全是两个不搭边的东西啊,怎么结合在一起?
  臣妾做不到啊!
  怀着悲壮的心情,以及对合约精神的尊重,叶未央勉强打着精神,继续将接下来的录影棚部分的内容录完后,就与其他嘉宾一起下了场,坐上了央视安排的车子。
  一上车,一个工作人员就向他递来了一个没有蜡封的信封。
  打开信封,从里头抽出一张白纸,上面赫然记录着一个地址。
  “叶老师,这是黄铎老师的地址。”举着摄像机的跟拍摄影师出声提醒道。
  “苏杭省昆山市xx区xxx弄堂18号。”
  叶未央哭笑了两声,看向了司机师傅说道:“师傅,直接去燕京国际机场吧。”
  节目组早就在棚内录制一结束,就给六位嘉宾各自买好了最早一班的机票,让他们立马奔赴六位大家的所在地。
  虽然节目想要营造出一种嘉宾孤身一人直接前往的效果。
  不过在叶未央后面的一辆车里,他的助力以及团队的工作人员其实都在的,会跟叶未央一起去。
  虽然是说走就走,但是艺人出行怎么能不带团队的工作人员,要是被路人围观了,岂不是完蛋。
  车里,摄影机大概又录了几分钟的素材后,摄像老师就暂时关闭了摄影机。
  央视大楼距离机场得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呢,虽然是跟拍,但是也不用全程一直录制的,等到了机场再继续录就行了。
  在摄像机关闭之后,叶未央也就不用在意什么镜头前的形象管理了,直接向后一摊,有些苦恼的呻吟了一声。
  “昆剧.....”
  他真的是一头雾水啊。
  要怎么把昆剧和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写一首和昆剧有关系的流行中国风?
  苦恼的想了一会,叶未央根本一点头绪都没有。
  算了,先不想了。
  叶未央掏出刚才下台后从管青那拿回的手机,上网开始了解起了这位合作对象,黄铎老师的详细生平。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简直惊为天人。
  “黄铎,男,著名昆曲艺术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素有“昆曲王子”之美誉,mfa艺术硕士。”
  “原魔都昆剧团副团长,现任魔都黄铎昆曲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魔都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
  “专攻昆剧小生,曾获第二十四届华夏戏剧表演梅花奖、第十一届魔都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联合国促进昆曲艺术发展大奖”、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演员”等奖项。”
  好家伙,这履历,简直闪瞎叶未央的眼睛。
  国家一级演员,还拥有联合国的艺术家头衔,又是魔都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校长,拿过的奖项更是一大堆。
  最重要的是,这位大家今年才不过40岁而已,不管在哪行哪业,这个年纪都还是正要作出成绩的时候呢,远不是终点!
  “牛逼。”
  一篇长达数千字的黄铎生平详细介绍看完之后,叶未央只有这一个词可以用来评价。
  虽然粗俗了一点,但是真的是不粗俗无以表达他的心情。
  但是同时,叶未央也确实感受到了,传统戏曲文化现在真的很式微了。
  这么厉害的一位戏曲大家,可以说是华夏昆曲近20年,以及未来二十年都会是最厉害,可能会载入昆剧发展史的戏曲艺术家,大众知名度却寥寥。
  如果不是听昆剧的剧迷,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了解到他,也根本不知道他。
  这和现代文娱产业高度发达的情况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歌手或者演员,很多人其实可能都根本没听过他们的音乐,没看过他们的作品,但是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炒作之下,很多人的知名度都非常的高。
  就像叶未央从来没正儿八经的听过坤坤的歌,但是对他却久仰大名了。
  真就是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呗?
  虽然说这些大师可能根本不需要什么宣传和炒作,真正喜欢他们的人,对他们的名字同样是如雷贯耳。
  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做足够多的宣传,一个文娱艺术,是不可能发展好的,各种传统戏曲如果不尽快跟上时代,作出足够多的宣传,将名角们在大众中的知名度提高上来。
  那等到能够接受和喜爱中华戏曲的老一辈全部故去之后,这些优秀璀璨的中华戏曲文化,可能真的就要束之高阁,被当做博物馆中的纪录,青史上的寥寥几笔注解,百度百科中几行空洞的文字了。
  年轻人和下一代的后辈,再也无法亲眼,亲耳看到和聆听到这些传承千年的艺术作品了。
  叶未央虽然自己对戏曲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一门传承千年的艺术文化,他是不愿意,也不忍心看到最终落得这个下场的。
  原本不太上心,甚至有过实在不行就直接退出录制想法的叶未央,逐渐认真了起来。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自己可以为推广中华戏曲文化出一份力。
  也许这份力很弱小,但是至少自己为之而努力过。
  叶未央嘴角挂着淡淡笑意,呢喃自语道:“那就,努力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