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66节
  但事情的走向又一次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新兴实业的人很好讲话,只简单抽检了几件货,然后看了单子就算了事,一点点纠结的意思都没有。
  而且对方似乎比东方集团的人还心急,看货签字交接完毕,就赶紧把货运走,好像再耽误一分钟时间便能让他们损失一个亿。
  邓总亲自督促了这笔生意,对周秋萍赞不绝口:“我真没看错,周老板,你是踏实做事的人,不是花架子。庞老板当初推荐你,还真是找对了人。”
  周秋萍却不敢松下口气,毕竟货运要时间,这单生意才刚刚开始呢。
  所以她只是礼貌的微笑:“希望一切顺利。”
  邓总十分豪气,手一挥:“肯定没问题,你不晓得这些货在非洲有多少欢迎。哎呀呀,那些人真的很没见识,什么都当成宝贝。一个塑料桶,在那里都能换宝石。”
  她伸出手,示意大家看,“就是那种亮闪闪的金刚石,他们都愿意拿出来换塑料桶。”
  周围一圈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那非洲可真是遍地宝藏了。
  邓总肯定地点头:“是啊,那里市场很大的,简直等于白捡钱。”
  大家都不相信了,说的好像人家是傻子一样。
  周秋萍倒是替她背书:“东西有没有价值很难讲。对当地人来说宝石又不能吃又不能喝,其实就是一种石头。但塑料桶能装水,又不容易摔破,很实用。其实在我们国家也差不多,云南那边松茸在大家看来就是一种普通的菌菇,但它们出口到了日本,却价比黄金。”
  邓总双手一合,笑容满面:“哎呀,周老板不愧是周老板,见多识广,什么都知道,我听你这么一说都长见识了。”
  周秋萍微笑:“邓总你过奖了,你才厉害呢,能够开辟非洲市场。不过我想问一下,这批货发到非洲,具体在哪里卖呀?”
  邓总拍脑袋,转头问自己秘书:“那地方叫啥名来着?哎哟,外国的名字真不好记,我一记就混。”
  秘书小姐笑容满面:“莱索托,这是个国中国,完全被南非包裹。中国人去非洲闯荡,首选一般是南非。那南非的签证不好拿,而且办过去费用很高,所以莱索托就成了中转站,大家一般都选择先在那里落脚。这个国家经济不发达,什么都缺,所以中国货才能卖的好。”
  周秋萍在心里点头,感觉这事儿能说得过去了。
  其实这种状态有点像中国人闯荡东欧。他们之中大部分的目的地其实是西欧,毕竟西欧有钱。可是办去西欧太难了,大家只好先去东欧。不过好多人跑去西欧之后,又会跑回东欧。因为发现在西欧谋生比在东欧更艰难,反而在东欧摆摆小摊子就能养活自己。
  邓总笑着拍手:“对对对,就是这个莱索托。哎呀,你们看看我这记性,我毕竟年纪大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不过这里生意是真的好赚,台湾人开的超市生意好的要命。看他们小里小气的,规模太小了。我要做就想做大市场,像东欧,像俄罗斯那样的专门市场,全部卖咱们中国货。”
  这一番话听得大家真是热血沸腾。谁不想开疆拓土?谁不想干出一番事业来啊。
  邓总又笑容满面地看周秋萍:“我听说周老板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到时候还请你多指点。我是肯定要盖这个中国商贸城的,哪怕多花点钱,也要建立起咱们的根据地。”
  周秋萍笑道:“如果有能帮上忙的地方,那我肯定义不容辞。”
  邓总又主动抓她的手,拍了拍,跟她打气:“好,那我们就等这一批货的结果。如果一切顺利,我就要到那边盖市场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抽个空,陪我一块过去看看呢。你眼光,挑中的肯定是风水宝地。”
  双方言谈融洽,分开的时候也笑容满面。
  东方集团的人坐上车时还挺激动的,尤其是贸易公司,大家都忍不住畅想未来。
  做外贸的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自己经手的货卖去全世界,挣了钱还赢了口碑。
  之前无论是东欧还是原苏联国家,他们都算做出了成绩了。现在到了非洲大陆,自然也要见真章。
  杜仲看老板不吭声,忍不住问:“老板,有什么问题吗?”
  他也算做老了外贸生意的人。以他的经验,这单生意真的看不出来任何问题。对方选择东方贸易也顺理成章。因为整个长三角地区,要说做轻工业品的外贸,东方集团首屈一指。
  周秋萍摇头,实话实说:“没有,我没发现问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太顺了,好像瞌睡送枕头一样的顺。
  她想扩大生意范围,订单就送上门了。
  她想开拓非洲的市场,要货的人偏偏就在非洲。
  就好像一切都是为她夺身定做的,充分体现出了什么叫上天的宠儿。
  周秋萍知道自己一路走过来,运气好到爆棚。仿佛是老天爷怜惜她上辈子的遭遇,这一世对她尤其偏爱。
  但好运接多了,她也会惶恐,疑惑自己是否真的配。
  接二连三碰上贵人,实在有点叫她吃不消。
  但这话她还真不能拿出来说,否则就是大写的人间凡尔赛。
  她只能揉揉眉心,决定走一步看一步:“看这批货在非洲能不能卖出去吧,后面再说。”
  司机开了车载广播,好让大家打发旅途的无聊。
  一首“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之后,广播开始播放新闻:长城公司老总沈-太福被抓,因为涉嫌行贿和贪污。
  车上的人全炸了,杜仲脱口而出:“他也被抓了?”
  集团法务却冷笑出声:“他被抓太正常不过了,他那种集资手段太容易被复制了,非常危险。上个月6号,人民银行发了《关于北-京长城机电产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乱集资问题的通报》,已经明确指出,这个长城公司搞的就是变相发行债券,发行金额大大超过了资产净值,根本没能力担保。要求他们限期针对所有的筹集资金。国家给了他机会,但他根本不珍惜,看看他都搞了什么事儿。”
  因为这件事情闹得太大,所以尽管远在京城,周秋萍也听了一耳朵。
  这位沈-太福实在是个人才,居然妄图挟持舆论来倒逼政府。他在上个月的3月9号和3月11号,分别两次召开中外记者会,说是因为公司太挣钱了,引起了政-府的觊觎,导致公司难以正常经营,所以他要对外公开拍卖公司。
  而且他还要将投资者的年利从24%提高到48%。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生意,周秋萍没少见狂人,但狂到他这份上,她也真开了眼界。
  杜仲叹气:“他也算个人才呀,闹成这样实在是乱七八糟。”
  他最早知道这位角色不是因为他拉了一堆部委的老干部给他站台卖电机技术,而是因为沈-太福搞推销。
  此人在欠了一屁股债的情况下,跑去海南发了家。
  去年其他人都忙着在海南炒地皮,他却想办法卖长城的债券,而且卖的方法相当的绝。
  别人找国家干部找明星为自己打开知名度,他好了,他的销售人员全是歌舞厅和卡拉ok房的小姐。
  为啥呢?因为海南岛的投资客多,有钱人也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歌舞厅和卡拉ok房谈生意的。
  沈-太福就和小姐们说好了,只要她们能拉来一单生意,那么就给她们2%的提成。
  靠着这一招,利用一个节能电机转让技术,他在海南创下了20天集资2,000万的奇迹,轰动一时。
  摸着良心说,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杜仲要竖起大拇指夸奖一声对方,的确很牛掰。完全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如果他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了集资上,而是弄到了钱就好好搞实业,那他绝对能够成为一代营销大师,而不是身陷囹圄。
  杜仲叹气道:“咱们现在的企业家好像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埋头做事,完全没有广告宣传的意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另一种就是夸夸其谈,到处放卫星到处搞钱,却完全不事生产,全部用来花花人。”
  朱莉好奇了一句:“他们不搞生产,这么长时间,哪儿来的利润呢?难道就没人管他们?”
  因为此事挺轰动的,法务一直在关注这个案件,所以知道的情况也就多些:“他用的是集资款当成卖东西的货款,然后还上缴利润和税收,所以很有欺骗性。而且,还有部委的领导给他站台,所以他就越来越张狂了。”
  只是他这一倒,无数人的发财美梦估计就要破灭了。按照他的手段,他集资来的钱还剩下多少,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可见天降横财,这种事千万不能当真。你想要人家的利息,人家想要的是你的本钱。
  法务还在感叹,周秋萍也跟着冒了一句:“是啊,这种事不会是第1件,也不会是最后一件,羊永远都不会醒悟。”
  非法集资案太多了,别说是1993年,估计到2033年都不会消失。
  尤其是她重生前的那几年,各种p-2p平台爆雷,层出不穷。上当受骗的什么人都有,包括各位商业大佬
  人啊,真的不能心存幻想,不能认为占不到便宜就是吃亏,否则会吃大亏的。
  周秋萍模模糊糊地想着,总觉得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了。
  她回到家之后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呢?可她真的说不清楚。
  直到吃过晚饭躺上床睡觉,余成说要锻炼几个孩子让他们文武双全的时候,她突然间冒出一句:“邓总叫什么名字?”
  余成茫然:“什么?”
  周秋萍已经站起身,跑去敲朱莉的房门:“邓总叫什么名字?”
  秘书茫然:“邓-斌啊,文武双全的斌。”
  艹。
  周秋萍脑海中1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邓-斌,1994年轰动一时的邓-斌案,比沈-太福的长城公司集资额度更大的邓-斌案。
  她怎么忘了这号神奇的人物?
  作者有话说:
  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搜一下邓-斌。我就不贴资料了。
  还有这个周末也要加班,我也不知道加班干这些活有啥意义。也就是说这两天没有加更。
  第517章 度身定做的诈骗(捉虫)
  邓-斌其人, 完全可以用神人两个字来形容。
  她的神奇之处不少:
  一则她的身份从未造假。
  跟一般骗子给自己找个高官亲属不一样,她的履历从头到尾都没有经过大的造假,她表演的就是一个普通退休女工的逆袭史, 否则她也不会把行骗地点就摆在自己家乡。
  二者在于她的涉案金额之大。
  长城公司的沈-太福集资超过10亿。她则是32亿。用后世的话来说, 那就是一斌=三福。
  而且人家沈-太福好歹还假模假样转让个节能技术,她则是彻彻底底地空手套白狼, 啥都没有。
  当然这二者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第三点:此案的波及面之大, 超乎想象。
  毫不夸张地讲,整个京城都震惊了。
  90年代有个贪官典型,可以对照着看孔-繁森的,叫王某森。当时有句政治不正确的民谣,叫做:不查个个都是孔-繁森,一查个个都是王某森。
  这位官拜京城副市长的大贪官就是从邓-斌案里被牵出来的。
  当然, 他只是名气大, 不代表他的地位高。比他地位更高的贪官, 比方说亚组-委的那位主席,京城的一把手。还有他们被抓了以后又供出来的人, 可以说一根瓜藤拉出了一片瓜田。
  其故事之精彩纷呈, 拍成电视剧绝对过不了审。
  影响太恶劣了。
  周秋萍之前一直没把邓总和那位邓-斌结合起来, 倒不是因为她不知道前者的名字,而是在身份认定上出现了问题。
  首先,邓-斌这名字挺普通的, 全国叫这名的没有10万,估计也有8万。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 上辈子相关单位在说这件事的时候, 有意强调了她的普通女工身份, 并弱化了她后来实际上的国家处级干部背景。包括中学政治书上说到她的案子, 也绝口不提她真正实行诈骗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国家干部。
  所以周秋萍实在难以将二者当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