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血火河山 > 第二百十九章 杨度的条件
  长春收复战,整个战役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做为一场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取得胜利的战争,后世的帝国军史上也简短地这么写道:
  “帝国的特工成功策反了伪满洲国的近卫师团,当天下午冲向城门,付出了惨重伤亡后,近卫师团终于打开了城门,帝国国防军入城,长春收复。是役,帝国高级特工郑来福死难。”
  吉林战役结束后,整个东北除了黑龙江外,全部重新纳入中华帝国版图。而龟缩在黑龙江的几十万日军,缺衣少食,处处受到黑龙江民众地打击,昔日才进入中国的威风已经荡然无存。
  朝鲜方面,国防军第4集团军开进汉城,李熙宣布废除“大韩帝国”的称呼,取消皇帝位,仍改旧称朝鲜国王,宣布与日本断交,驱逐朝鲜境内的一切日本人。随即,中华帝国委派归国华人,原美国纽约唐龙律师楼大律师刘伟弘为第一任中国驻朝鲜监理大臣。
  1906年的最后一天,英国人终于出面了。当天,英国人联合美法两国发表了声明,声明中对中日战争影响到亚洲局势的稳定表达了极大的关注,呼吁两国政府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判。
  德国在两小时后也发表了措词强硬的声明,认为中国在自己土地上进行的战争是为了收复国土而战,是正义的战争,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德国将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再次对日本进行谴责,并对三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表达了德国方面的强烈不满。而与日本有着深仇大恨的俄国则选择了沉默,他们巴不得中日两国间的战争一直进行下去,这样俄国才有机会重新把手伸入他们已经失去的东北和朝鲜。但是碍于和中国的军事盟约,俄国公使阔雷明还是在私下场合表示了俄国政府的同情和支持,只是俄国国内局势不稳,无法帮到中国,希望李国勇元首能体谅沙皇陛下的难处。
  日本方面对此的反应是积极的,军人政府除了继续指责中国人率先挑起战争,无理的进入东北之外,愿意就目前的战争坐下来谈判,并要求中国首先停止在东北的军事行动,同时要求列强出兵干涉。还好英法美三国还没有昏头到任由日本人摆布,拒绝了这个要求。
  中国政府出奇地保持着沉默,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这让列强猜不出中国在打着什么主意。不过在在1907年1月1号新年到来的这一天,帝国最高元首李国勇在报纸上发表的新年贺词中,敏感的外国政治家们从中嗅出了什么味道。
  “中国从来都不惧怕战争,为了维护领土的完整,我们不惜战斗到最后一个士兵。任何国家都无法奴役中国,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不会被打垮!英勇的国防军士兵们用他们的鲜血书写着中国军人的忠诚和勇敢,台湾我们收回来了,辽宁收回来了,吉林收回来了,黑龙江我们一样也不放弃。
  但中国历来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不怕战争但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几十万日本军人在这场由日本挑起的肮脏战争出倒在了异国他乡,还有几十万的日本士兵在黑龙江忍饥受冻,中国政府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战争的罪魁祸首在日本军人政府,日本人民是无辜的。”
  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刻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说实话国内民众是很不满的,直接把在东北残余的鬼子灭了不就得了,打到现在了还讲什么同情,一贯强硬无比的政府怎么啦?虽然不满,但在国防军用浴血奋战所取得的一场场胜利下,凭着对元首的无限崇拜,对政府的无限信任,民众还是很快把这种不满驱散了。
  要求双方停战的各国公使兴奋起来了,这是一个和平的信息,转达了李国勇愿意谈判的意愿。很快,出入元首府的外国人一天天增多,说客们不断的许诺着各种条件。
  1月3日,在祭奠完了英烈祠的英烈后,李国勇转告英国公使霍必澜,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诚意以及对各国公使的尊敬,愿意坐下来和日本谈判,停止战争。霍必澜大喜过望,听中国元首的的意思,这完全是冲着自己面子中国才答应的,这可给自己捞足了政治资本。
  经过霍必澜卖力地来回牵线搭桥,中日两国的谈判代表终于坐到了一起,在英国公使馆开始第一轮谈判。中方派出的代表是以杨度为首,辅以帝国财政部长王清源,经济建设部长曾道富的奇怪组合;而日本的谈判首席代表是从日本国内搭趁英国军舰紧急赶到中国的外交大臣加藤高明。
  坐在位置上的加藤高明努力挺直着腰班,竭力想在中国人面前保持大日本帝国所剩不多的骄傲。
  “两位代表先生,我们都是文明人,希望用文明人的方式来解决两国间的冲突。”霍必澜用这样的话当成了开场白:“和平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的,包括英国、美国和法国在内,亚洲需要和平,中日两国英勇善战的士兵们不能再流血了。”
  杨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虽然对于英国的军事强大他是担忧的,但中国人的骨气他却不能丢,何况作为谈判总代表的他担负着的是一个政府,一个民族的尊严:“公使先生,我想您的话说错了,这不是冲突,这是战争,一场由一个国家率先挑起,另一个国家用血肉来维护领土完整,国家主权的战争!”
  霍必澜的脸上有些尴尬,他咳嗽了几声来掩盖自己的情绪:“总理大人,您的话太激进了,也许对此事欧洲人和中国人的看法不同,希望这不会影响到你们的谈判。”
  杨度喝了口水,并没有再说什么。
  “那么谈判开始吧。”霍必澜无趣地说道。
  加藤高明清了清嗓子,把本就坐得笔直的身躯又努力挺直了些:“对于这场战争日本政府表达遗憾和不满,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日本政府提出如下条件:中国政府必须向日本道歉,停止前线军队的军事行动,撤出已经进入黑龙江的部队;释放日本俘虏,归还联合舰队的战舰;中国军队必须从朝鲜撤军,恢复李熙王室在朝鲜的绝对统治地位;中国军队立即撤出台湾,释放日本总督儿玉源太郎;中国要为这次战争赔偿日本1亿5千万白银!”
  疯子!杨度还没有怎么着,霍必澜几乎从位置上跳了起来。都说日本军人政府是一帮疯子组成的,看来这种说法一点也没有错。日本以为自己是什么,还是甲午战争中的胜利者?为了这次谈判,自己付出了多大的心血,眼看就要被这帮疯子彻底搅和了!上帝,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日本难道不知道在满洲的数十万军队只要中国人愿意,随时都可以把他们彻底歼灭,连骨头都不会剩一块?
  詹姆斯和巨籁达相互看了一眼,不可思议地耸了耸肩。谈判历来都是胜利者占有主导权,日本做为战败一方,为什么还会不自量力地提出这样的条件?
  杨度倒没有说什么,继续安静地看着对方的表演。
  “做为回报,”加藤高明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众人异样的眼光:“日本将放弃承认载沣政府,并尽快将载沣政府的成员交还给中国方面;日本将承认中国在满洲的既得领土,愿意和中国政府就满洲问题进行另一次谈判。”
  “没了?”杨度问了一句。
  “没了。”加藤高明很认真地回答道。
  “那么还听听中国方面的条件了。”杨度看起来不那么生气,好像早就料到对方会这么无理:“日本必须承认为战败国,立即撤出在中国的所有军队,否则国防军将毫不留情地予以消灭;日本政府必须下台;惩办战争罪犯,以山县有朋、乃木希典等人总共477名战争罪犯名单我们会另外附上;日本将为此次战争赔偿中国方面损失2.3亿白银,分五年偿还;日军陆军不得拥有超过5万人的规模,海军战舰最大排水量不得超过5,000吨;必须承认中国对朝鲜无可动摇的宗主国地位;必须从硫球全部撤军,重新承认硫球王国对硫球的统治地位!”
  这次轮到加藤高明要跳起来了,中国的要求简直是对日本赤裸裸地挑衅,尤其是赔偿上,2.3亿两白银正好是当年甲午战争大清的赔款数目。
  “哦,我还忘记了一点;”杨度淡淡地说道:“虽然战争是由你们的政府挑起的,但日本士兵也必须为他们的侵略行为付出代价。释放俘虏可以,必须交付中国赎金,每名士兵1000两白银,军官的价格另外算,职务越高价钱越大,付清一笔我们放一个人;如果你们还要阵亡日军的骸骨,价钱可以减半。”
  他的口气轻描淡写,简直象在菜市场购买物品。+
  “战争,战争!”加藤高明疯狂地叫嚣道:“你们将挑起另一场战争,你们会面临大日本帝国最疯狂地报复!”
  杨度平静地说道:“以前我曾经送给过日本上海领事小田切完寿之助一句话,‘你要战,那便战”!厦门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东北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台湾战役我们还是取得了胜利!不要拿武力来威胁中国,中国不会畏惧任何挑战!”
  会场上僵持在那,没有人说话。
  三国公使觉得不知道如何调解才好,日本的条件过于无理,不自量力,中国的条件也过于强硬,很难让日本接受。况且,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要求。
  好一会,霍必澜说道:“两国的分歧太大,我建议暂时休会,三天后再重新召开谈判。”
  南京元首府里,当李国勇听到谈判过程后,大笑起来:“皙子,我李国勇服你了,用钱赎俘虏的主意你都能想出来,我怎么没有想到?你走后我还在考虑要求日本的赔款太少了,你就来了个雪中送炭,看来我得严令前线将士不得杀害日本俘虏了,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杨度淡淡笑了下:“我也是看到英国人才想到的,欧洲人对于用金钱赎俘虏认为是件很平常的事,只是咱们中国人不习惯而已。”
  “英国人的态度怎么样?”李国勇收起了笑容问道。
  “左右摇摆不定,”杨度说道:“他们既反对日本的条件,也不赞成我们的条件,这些洋人调和是假,想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才是他们最大的目的。”
  李国勇点了点头:“英国人先暂时不理会他们的态度,日本军人政府里的当权者一个个都是冥顽不灵的死硬份子,想让他们屈服于我们的条件看来困难很大,得给它换个政府了。要让日本彻底崩溃,从此后再也恢复不了元气!皙子,你继续在谈判桌上和日本人耗着,我在这里闹点动静出来。”
  很快,李国勇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打出了。先是1月8日,一个叫安优忙三的日本人自称是西园寺公望的弟子,宣布日本的“11.6兵变”为非法兵变,在中国南京成立了流亡政府,由自己担任首相,立见尚文担任陆军大臣,发誓要保卫天皇,推翻日本军人政府。接着,日本各地大规模要求政府下台,立刻解决战争的反战示威游行此起彼伏。最后李国勇别出心裁的让一部分日本战俘给家里亲人写信,哭诉战争带给他们的伤害,诉说想念家人的哀伤,这下更让日本乱成了一团。
  随后李国勇就召见了硫球王子尚文。来到中国有一段时间的尚文可能是最近舒适的生活,让他看起来胖了不少,而复国有望也更加使他显得精神焕发。
  “尊敬的元首,外臣尚文叩见。”虽然来到中国那么长时间了,但尚文却始终改不了这个习惯,李国勇倒也见怪不怪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