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154节
  “父皇这段时间以来,不再每日上朝,这气色明显变好了许多。”
  正宁帝笑着点头道,“这是当然,都说这人上了年龄后,瞌睡少,朕却不然,自打将前朝的那摊子事都交给太子,早上没人掐着时间喊朕起床后,朕睡得越来越踏实了,睡得好了,心情就好,心情,这胃口就好,身体也好。”
  几人都跟着附和,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一致决定不当那个扫兴的人。
  于是当正宁帝在女儿女婿们的陪同下,其乐融融地用早餐,探讨起各自早上都喜欢吃些什么时,丝毫不知此刻的朝堂上,正经历着一场必将载入史册大变故。
  何殊正式在人前露出自己锋芒,不再借正宁帝之口,也不再借正宁帝的名义,直接宣布对那些叛贼的处置。
  不仅有夜间被在现场拿下的那些为首的面具人,还有被那些人供出来的共谋。
  有那没有出面,自认行事隐秘,此刻却被当朝摘掉官帽的大臣大声哭着喊冤。
  “殿下,臣是清白的啊,臣绝对没有不臣之心,也不曾与这些乱臣贼子有往来,求殿下明鉴哪!”
  何殊神情严肃地回道,“孤早说过,孤既不会冤枉哪位,也绝对不会留下漏网之鱼,大理寺会给诸位留下申辩机会。”
  后面被发落的这些大臣,尚有被押入大理寺受审的机会,但是那些直接参与发动宫变的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不仅他们各家皆步东阳府等人家的后尘,已被围抄,如锦王世子这等首恶,都是直接被判处菜市口斩首。
  朝廷已有数年不曾当朝发落重犯,直接往菜市口的刑场送人,可见何殊对这件事绝不轻饶的决心。
  满殿的大臣都不敢站出来说半个不字,这是袭宫叛变、谋朝篡位的谋逆大罪,谁都不敢沾边,包括那些整日将仁义挂在嘴边的御史大夫等人。
  包括因工作上的事情,与锦王走得相对较近一些的何广成,他与何广文虽是同辈,但他比何广文年长十来岁,说是看着对方长大的都不为过。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看着忠厚本分,非常懂礼的堂弟,竟然是个胆敢做出袭宫之举的野心勃勃之辈。
  与大部分朝臣都没注意到昨夜动静的人不同,因他家附近出现有拨叛军,被遍布城中各地的巡防营将士给及进截住,双方发生打斗时,被他府上的护卫注意到,还及时禀报于他。
  知道事关重大,他没敢去谋什么救驾之功,只是让王府加强戒备,同时也在心中暗自猜测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同时又如此不识时务。
  而他想来想去,都不曾往何广文身上想过。
  毕竟他在昨天听说过东阳侯府出事,与其有着姻亲关系的锦王赶紧进宫求见皇上,离开皇宫时,虽然神情凝重,却并不慌乱的消息。
  在何广成看来,这意味着上面愿意相信锦王的清白,没有将其女婿府上犯的事,牵连到锦王府头上的态度。
  谁知这短短一夜过去,这锦王世子竟成了带头发动宫变的叛逆之首,让何广成忍不住感慨世事难料、人心难测,但他丝毫没有看在与其父有些交情的份上,出头为判处斩首的堂弟说情的打算。
  听到内侍宣读完那些人的罪行后,何广成对何广文等涉谋逆案的重犯,更无半点同情。
  只是难免会在心中为锦王感到痛惜与遗憾,对方苦心经营了一辈子,才有锦王府如今的局面,结果却被这个既贪又蠢的儿子毁掉一切,还要搭上全家都不得善终。
  听说自己被当朝判处斩首,却无一人站出来为他说情,他的父亲甚至没来上朝,何广文这才隐约意识到因自己的行为,为家人带去多大灾祸。
  心中生出无尽悔意的同时,想要借自己的宗室身份求情,大声哭着求饶,表示自己只是一时糊涂,被人怂恿了几句,才会一时冲动。
  可惜他犯下的是这等绝不容恕的滔天大罪,何殊半点没有犹豫和心软,直接让人将他们拖了下去。
  “尽忠职守,不去做这种违法乱纪,害人害己的事,咱们就能共书明君贤臣的佳话,总想着自家的利益,弃朝廷与百姓的利益于不顾者,孤断不能容忍,这些试图颠覆朝纲的乱臣贼子,就是前车之鉴!”
  早在何广文等人叛贼被拿下来,正式的清算就已开始,锦王府自然是首当其冲,在被围抄之列。
  自睡梦中突然被叫醒后,听到管家说自家突然被围抄时,锦王还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待他匆匆穿好衣服,赶到前院时,见到的正是亲自带人围抄锦王府的崔景怀。
  他很肯定,自己在白日里进宫见皇上与太子时,不曾触怒过他们,他们也确实相信了他的清白。
  而他也确实不曾参与余林府一案,他女婿一家肯定是因了解他的性格,从不曾在他面前漏过口风。
  可是宫里突然派九门提督府的人,在半夜来围抄他们锦王府,实在出乎锦王的预料,毕竟这虽是先帝朝的常见现象,却是当今继位后,从不曾做过的事。
  等到锦王忧心忡忡地来到前厅,见到浑身透着肃杀之气,衣襟上甚至还沾有深色痕迹的崔景怀时,锦王感到自己的心莫名开始狂跳。
  瞬间生出的不祥预感,让锦王下意识不想面对即将到来的真相,可他还是强作镇定的拱手道。
  “崔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夫已然跟陛下说明情况,我锦王府虽与东阳侯府是姻亲,却从不曾参与那什么余林府之案。”
  对于锦王本人,崔景怀还是比较敬重的,所以他并没有拿乔,而是郑重其事的躬身向对方施了一礼后,才开口道。
  “半夜叨扰,还请王爷见谅,贵府世子伙同他人,在京中制造动乱,带叛军袭宫,臣此来是奉太子之令,查抄锦王府!”
  听到这话,锦王瞬间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差点跌倒在地,幸被身旁的管事及时扶住,他努力咽下口中的腥甜,闭了闭眼睛,努力让自己保持清明。
  锦王很想说自己相信儿子,对方没胆子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可他心里清楚,以对方的身份,既然这般兴师动众的亲自率人前来查抄锦王府,就知道这事假不了。
  但是锦王实在不愿相信这个事实,所以他沉声问道。
  “胡管家,世子在哪里?世子可曾出府?”
  扶着锦王的胡管家早被崔景怀说的事吓出一身冷汗,此刻听到锦王的质问,赶紧回道。
  “回禀王爷,属下只知世子是在戌时中,带着一些护卫出府,并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若早知道对方带着人出府,是去干这种掉脑袋的大逆不道之事,他怎么也不敢帮着对方隐瞒。
  锦王顿觉心如死灰,喃声道,“本王再三嘱咐过你们,府上近日一定要关门闭户,所有人都不许外出,你们就这么糊弄本王的?”
  这才不到一个晚上,就被捅出这么一个天大的娄子,将他锦王府的这么多人送上绝路。
  见到锦王这失魂落魄的模样,崔景怀心中也有些不忍,但他深知自己的职责。
  “王爷请节哀,事已至此,您还是想想府上要如何将功折罪吧,锦王世子乃是带人袭宫的首恶,被在现场拿下,罪无可恕!”
  锦王现在对自己曾寄予厚望的儿子痛恨不已,已经顾不上在意对方的死活。
  “子不教,父之过,老夫甘愿认罪伏法,只是我这府上其他人,何其无辜,竟然也要受那孽子的牵连,还请崔大人帮忙通融一下,帮忙带句话给陛下,罪臣死不足惜,求他看在老臣一生尽忠职守的份上,给府上其他人留下一条生路。”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正宁帝是在早朝结束后, 才知道昨夜曾有叛军差点攻入皇宫的事,是何殊亲口告诉他的。
  他觉得自己应该感到惊慌才对,可事实上,他的心情竟然很平静。
  可能是因他知道的时候, 本该让他感到惊心动魄的一场宫变, 已然尘埃落定, 连那几个祸首,都已被拉出去砍头,让他生不出半分的参与感。
  “还是皇儿当年说得对啊, 这皇位看着千好万好,稍有不慎, 就会将我们一大家子都坑死在上面, 我们这些年兢兢业业的打理这江山,到头来,仍有人会惦记着要将我们赶下去。”
  何殊能够理解自家老爹的失望与愤怒,“父皇不必在意那些徒有野心的跳梁小丑, 若非有我们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与努力, 又如何能够做到像这般,让这么一场叛变结束得悄无声息, 没给朝廷与百姓造成什么重大损失呢。”
  听到何殊的话,正宁帝的心中确实得到不少安慰,但他还是忍不住抱怨道。
  “你也太胆大了些,竟然敢让人配合那些叛贼的谋划, 让他们拿到那些火铳,若万一那经手人有异心, 或是哪个环节出了什么差错, 拿给对方的真弹药怎么办?那可是威力强大的火器。”
  何殊耐着性子继续安抚道, “父皇多虑了,若非有万全的把握,儿臣肯定不敢这般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儿臣肯定不会让自己为了不值一提的小人冒险。”
  正宁帝这才满意地点头,“皇儿心中有数就好,此事可一不可二,下次再发现这等贼人的伎俩,一定要尽快出手处置了,不可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
  何殊笑着点头应下,她这次打的是引蛇出洞,趁机将那些在背地里动手脚的人都一网打尽的主意,才会给他们留下既可坐实罪名,还能让他们将暗地里培养的人手都派出来的机会。
  干完这一票大的,整个朝堂皆可趁机仔细清理一番,以后肯定不用再这么麻烦。
  毕竟那数量多达小一万的叛军,有大半都潜藏在普通百姓之中,以无懈可击的普通人身份生活着,其他人则都遍布在各府或是各衙门中。
  若不多费点心思,可做不到像现在这样,将那些人都给钓了出来。
  说完这些后,正宁帝又忍不住感慨道。
  “之前听你提到锦王的儿孙有野心,朕还以为你是因为查出锦王虽不知道余林府的事,他的儿孙却与之有牵连,没想到锦王竟然养出这么个心比天高的东西。”
  虽然何殊在口口声声地说‘可惜’,但她可不希望自家老爹会因此而同情锦王府。
  “父皇,那何广文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我们可不能对锦王府手软,否则,很容易给后来者留下侥幸之心。”
  以锦王府的宗室身份,诛九族什么的,肯定不现实,毕竟自家与对方正是未出五服的亲族,但是对于锦王府的其他人,也绝无赦免其罪的可能。
  正宁帝没好气地瞪了何殊一眼道,“朕又不傻,当然知道轻重,若非皇儿治下严谨,提前做好应对,真要让那何广文之流成事,现在就该锦王府的那些人入主这皇宫了。”
  到那时,他这一大家子,连出嫁的几个女儿在内,都不会有好下场,所以正宁帝虽在心中为锦王感到可惜,但他丝毫没有宽恕对方的想法。
  何殊赔着笑道,“父皇英明,有您的支持,儿臣这底气就足了。”
  正宁帝却皱眉道,“不是早说了,像这种脏活,由朕来做,或是以朕的名义做吗?你还是太子,又是这种情况,实在不宜现在就沾这些。”
  即便明明是那些人罪有应得,但是太子当朝判处那些人斩首,依旧容易给人留下不仁、不慈的非议。
  何殊此前的确存在这方面的顾虑,毕竟她的计划是要以女儿身堂堂正正的登基继位,一个好的名声,将会是她的加分项。
  但是在经历过这些事后,她已想通了,与其想为自己谋个贤德太子之名,让人敬,还不如早些让人见识到她的强势与威严,让人畏。
  “父皇不必多虑,没什么不宜的,既然事实已经证明,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努力经营的这些声望,无法阻止那些野心勃勃的叛逆之辈,我们就要及时调整方向,让人知道并记住我们不仅可以施恩,还执有雷霆之威。”
  正宁帝对此表示支持,便没再就此多说什么。
  崔景怀回宫复命时,不仅带回的有锦王的请罪书,以及他为给锦王府其他无辜之人求条活路,上交的几箱藏有许多宫闱、皇室以及一些世家大族秘闻的东西,还有锦王亲自动手将何广文一脉全部毒杀,后以死谢罪的消息。
  听说锦王如此决绝的先一步做出选择,何殊只在心中叹了口气,对于现行的连坐制度,她并不支持,但也不是全然反对。
  毕竟在这个讲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代,个人犯事,享受惠泽的肯定是其亲近之人,那些被诛连的人,未必无辜。
  就像这次的事,连正宁帝都能想得到,成王败寇,若让那些叛贼得逞,何广文上位成功,受益的绝对是锦王府,何殊又岂会想不到?
  到时候连锦王这个有名的老好人,都不一定会同情被他儿子踩着尸骨上位的这些人。
  不仅如此,可能还会想方设法将她与正宁帝塑造成残暴无能之辈,从而美化洗白他们的谋逆篡位之举。
  所以何殊不曾打算取消这种制度,只是在具体实施时,会要求相关部门调查清楚,尽量撇开那些虽在血缘关系上有牵连,却未享受到惠泽,真正无辜之人,例如郭风远与宋太师。
  若没有那些看似苛刻不人道的法律约束规则,将会有更多的人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
  “锦王府夺爵,锦王一脉自宗室除名,先将锦王府其余人押往宗人府候审。”
  想到昨日刚见过的那位老人,何殊终究又加了一句。
  “锦王生前应当为自己的身后事做过准备,取消一应礼制,直接将他葬了吧。”
  崔景怀恭敬地应下,知道对锦王而言,这也算是他求仁得仁的最好回报了,要不然,凭他儿子犯下的滔天大罪,他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都不冤。
  对于昨夜发生的宫变一事,何殊虽然不打算将之公布在邸报上,但也没有特意隐瞒,所以下朝之后,就开始有风声传了出去。
  这种事肯定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所以何殊不仅先主动向正宁帝坦白,坦白完后,又亲自去凤元宫请罪。
  皇后听说之后,有些后怕地抚着胸口,但她随即就瞪向大女儿与二女儿。
  “我说你们今天怎么看着都与往日有些不同,原来合起伙来瞒着本宫这么大的一件事呢,真是太不像话了!”
  二公主很想说,真正瞒着所有人的分明是太子,他们只是担心会吓到对方,没有想好该怎么说而已。
  对此早就习以为常的大公主从善如流地直接笑着请罪。
  “是儿臣们的错,还请母后恕罪,因为不清楚具体情况,怕将听来的三言两语说给母后听,会吓着并误导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