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科举出仕(士) > 科举出仕(士) 第74节
  若是如此,它就能广泛运用于修桥铺路、防洪筑堤、坚固城墙,不仅可以造福于民间,还可拒敌于城外。
  所以,和周你何不试试?”赵俭心里确实是乱了。
  先有黎池在乡试时的风寒丧命之险,后有殿试时的‘秘密立储制‘,再有黎池娶妻徐氏,现在又有他竟想放弃试验烧制水泥!
  这些事在赵俭的上辈子里,都是没有发生过的。因为他重来一次,就已经有这许多事情被改变了,那之后还会不会有更多事情被改变呢?
  若是如此,那上辈子时黎池所做的那些意义深远的改变,他还会继续做吗?
  赵俭只知黎池做了哪几件大事,却无法代替他去做。就如这水泥,他只知道水泥用处巨大,却不知如何烧制,这还得黎池去做啊……
  一旁的幕僚谌青,看出来赵俭的异样了,黎池自然也不例外。
  “赵兄?你为何觉得石泥的造价会更廉价?真能廉价到推而广之的程度?”从原材料价格来看,水泥的造价会更廉价是毋庸置疑的。
  但黎池比较好奇的是,赵俭是如何未卜先知的,以及他又是从何联想到水泥的多种用法的……
  赵俭也发现自己的话过于笃定了。虽然日后事实确是如此,可现在黎池甚至都觉得没有研究烧制水泥的必要,他的话就显得过于自信了。
  “因为我对和周有信心!”说这话时的赵俭,语气和神态真诚且坚定,“和周既然都能六元及第了,就总觉得不管你做什么,或许都能成功。”
  结合谈话开始时及刚才的赵俭一共两次的口误,黎池觉得他也不用问‘你为何对我这样有信心‘了……
  黎池深受感动的样子,“既然赵兄对我如此有信心,那我再如何也要先试试才行!”
  见黎池终于决定去试试烧制水泥了,赵俭也很高兴。“哈哈哈,和周愿意去尝试是再好不过了。既然和周你囊中羞涩,尝试烧制水泥的花费,就由我来支付。”
  黎池非常乐意地答应下来,“既然赵兄慷慨解囊,我也就不推辞了。虽然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不过若是果真尝试成功了,我就和赵兄平分成果,到时我们一起赚钱!”
  水泥的面世和推广,黎池打算将动静闹大一些。到时就需要一个赵俭这样的人,在前面替他挡挡风,为此他愿意将利益分他一半。
  “对半分是不成的,那样我就占和周的大便宜了!”在水泥这事上,赵俭并不图钱——钱他多的是,他图谋的是声望,图谋的是大燕的强盛。“到时我们二八分账,我二你八。”
  黎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赵兄真是仁义!不过事情还八字未有一撇呢,我们就已经在想着分利了,哈哈哈。”
  “哈哈,想想而已,无妨的。”
  ……
  还未尝试过烧制水泥,现在谈如何烧制、水泥配方这些都还太早,一切都要等烧制过之后才能再说。
  于是,确定了会去尝试烧制水泥之后,今天关于水泥的话题也就结束了。
  不过黎池和赵俭都是会聊天的人,水泥的话题结束后也并未冷场,之后将谌青也拉进来,三人从翰林院聊到民间士林,再聊到皇室成员间的趣事……
  徐素来上过一次点心,换过三道茶之后,也就到午饭时间了。
  徐素提前两天就在开始准备的这顿午饭,虽不及御膳的奢华,但也算得上精致,尤其是味道很好。
  赵俭吃过的山珍海味多了去,这顿午饭竟也吃得很饱。
  身为皇子王爷,赵俭每天过得并不闲,要做的事也不少。因此赵俭吃过午饭后又坐了一会儿,也就告辞离开了。
  黎池将赵俭他们送到大门外之后,方才转身回来,走到二门处时脚跟一转,往前院的书房而去。
  等徐素收拾妥当后,进到黎池的书房,就看见他正坐在书案后的圈椅中,靠在椅背上,手在椅子扶手上摩挲着,正在沉思……
  “你在想什么呢?”徐素轻声问道。
  “嗯,我在想,我曾经看过的一本……话本。”
  徐素见黎池并未多说,也就没再打扰他,“那我先出去,不打扰你了。”
  “嗯。”黎池摩挲扶手的动作停下,改为指尖一下一下地敲击……
  黎池在想他前世大学时看过的一本,一本网络玄幻,里面的主角是重生的。
  第84章
  黎池前世时一直很忙,忙着学习、忙着兼职,再之后忙于工作。
  大学时,室友们说他的日子过得没意思,就语气强硬地给他推荐了一部网络。
  黎池不好再推辞,于是就去看了。那本里的主角,在重生后,利用重生带来的先知优势,在拜师学艺和秘境寻宝中一路抢占先机,提前结交未来大佬……最后结局时,主角走上了人生巅峰、飞升上界。
  黎池在看那本时,确实体会到了室友们所说的‘爽感‘。但因为他从小就被教会了不要妄想,要脚踏实地,所以他虽然体会到了中的‘爽感‘,却也并未如室友们那般沉浸到看中去。
  看完那本升级流的网络玄幻之后,黎池就又重新回到了忙学习和兼职的忙碌生活中去。
  但现在想来,那本或许不止是他大学忙碌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已,对他来说还有点其他作用。
  比如给他以启迪,关于赵俭,让黎池又有了新的想法。
  黎池在乡试后与赵俭二次会面时,曾升起过赵俭是在刻意结交他、甚至像是讨好他的念头。但在当时,这个念头很快就被黎池掐断了,因为那实在太匪夷所思,使他想起来就觉得自己太自信自大了。
  然后当时黎池灵光一闪,遂以‘冰淇淋‘试探赵俭,再结合他们四年间书信往来时,赵俭的用语习惯,当时的黎池最后得出结论:赵俭不是像他一般从21世纪而来的,或许只是思想超前而已。
  可结合那本重生给黎池的启迪,将赵俭看成一个重生者,很多事情才能解释得通。
  诸如:今天赵俭两次口误、差点说出的‘水泥‘二字,对水泥造价会更廉价的未卜先知,对水泥广泛用途的超前联想。以及,赵俭对他的诸多厚待礼遇。
  在赵俭不是与黎池一样来自21世纪的前提下,也就只有是重生者这一身份,才能够解释这诸多异常。
  所以,赵俭早早地去浯阳与他结识,与他互通四年书信并赠书,乡试时赠他锦被,鹿鸣宴上为他取表字,暖房宴那晚亲至……诸此种种。
  这都是重生的赵俭,在提前结交他这位‘未来大佬‘?
  黎池坐在书房沉思良久,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滋味难言。
  一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真是什么稀奇事都可能发生。二为,他与赵俭这段掺杂着利益的‘友情‘。三为,他未来可能是位‘大佬‘。
  黎池一旦知道自己未来可能是位大佬,心情就很高兴了!
  不过之于皇室成员来说,大佬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一个讲究尊卑礼法的封建朝代,与那本构建出的实力为尊的玄幻世界不同。
  大佬是不可能是‘大佬‘的,但从赵俭的行为来看,日后的他无疑应该是一个值得拉拢的人。
  一个值得被拉拢的朝臣,这可能就是他的未来,也是他要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
  ……
  晚上吃饭时,徐素问起黎池:“你在书房坐了一下午,在想些什么呢?”
  此时的黎池不复当时的冷峻沉思,笑得很是温和,“在想俭王说的赚钱法子。”
  虽然有些事情不能和徐素说,但像这种事关全家的事情,黎池从来都是与徐素有商有量的。因此不待徐素发问,黎池就主动开口补充:
  “是一个改进三合土的想法。”因为黎海也来京城了,为防穿帮,黎池就又简单地讲述(编造)了一遍启发他烧制水泥的那件事。
  黎海听了果然不信,“和周你小的时候,有过跟爷爷上山烧火肥的时候吗?你还没事自己烧石头玩?”
  黎池跟着爷爷上山烧火肥这事,是真的有过,不过他并没有在灰烬堆里发现烧化的石头。而之后烧石头玩这事,真的是黎池当初信口胡编的。
  不过在黎池这一世的小时候,他经常一个人在家,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做过或没做过什么,全都由他说了算。即使以后家里人都知道了,也说不出具体破绽。
  “小时候海哥你整天将我扔在家里,然后一个人跑出去玩,你怎就知道我没烧石头玩?”
  黎海只比黎池大了十来个月,两人基本就是同龄人。小时候大人们将两兄弟放家里,结果黎海就总丢下黎池一个人在家里,他自己跑出去玩。
  “我有喊你跟我一起出去玩,是你自己不跟我去的,还说什么要写千字文。”
  黎池有些惊讶,那时他们才四五岁的年纪,没想到黎海竟然记得。“那时我跑不赢海哥你,叫你跟我一起写你又不干,然后你就把我一个人丢家里了。”
  “呵呵呵,原来你小时候就如此爱写字了。”徐素听黎池和黎海讲他们小时候的事,听着听着就止不住的想笑。
  从这些小事和趣事里,就足够让她在心中描绘出,他小时候乖巧好学的安静可爱样子……
  “对!我从开始记事起,就记得和周总爱拿个小树杈子,蹲在没种菜的菜圃旁,在里面写写画画!他真的是从小时候就爱写字了。”
  黎池不甘示弱,“我在记得千字文之前,就记得海哥你跟只猴儿一样,成天东窜西跳的样子了。”
  “呵呵呵,你们两个就别争了。”徐素先给黎池夹了一筷子菜,再又给黎海夹了一筷子,“来,吃饭吃菜,今晚这菜味道如何?”
  黎池夸不腻似的,照常夸赞到:“味道好极了,只要是你做的,就都很好吃。”
  黎海:虽然刚刚两人之间的互揭老底,实际上未分输赢,但忽然就有了输掉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斗嘴也是种情趣,心情好的时候斗斗嘴,有利于家庭和谐。斗嘴也斗了,黎池说起正事:
  “海哥,我早已说过的,你清闲到无聊的日子,就要一去不返了。”
  黎海是抱着要做一番大事的想法,才跟着堂弟来京城的,闲到如今早就闲得发慌了。“和周,你只管说!有什么事让我去做?”
  “明天你就出去,或去京郊走走看看,或就在城内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石头山卖。”
  黎海前后一联想,就问到:“是那种能烧成石灰的石头?既然你说是改良三合土,那是不是还要有黄黏土?”
  对于堂哥善于思考的行为,黎池点头赞许到:“对,你该认得的,就是那种在野外就能自然风化成石灰的石头,不过那样的太难得,只要相近的应该都行。至于黄黏土,倒不用强求石头山也要有,到时还可去以其他地方买。”
  “明白了,和周你就等着!我一定能找到那样的石头山的。”黎海干劲满满地承诺道。
  黎池表示很期待他的成果,“那我就等着了。也不用太赶,在我下次休沐前即十天内,能找到合适的就好。”
  ……
  休沐结束,黎池第二天又开始去翰林院上衙点卯。
  到了翰林院之后,黎池先去小灶上烧了开水、泡好一壶茶,再去和在他隔壁房间办公的孙玉林和李乾桉打过招呼。
  孙玉林和李乾桉两人比他们晚到十天,如今还在看办公间书架上的书册、邸报和史料这些。
  与孙李二人打过招呼后,黎池就回去了他们三人的办公间。然后准备喝杯茶之后,就又像最近好些天一样,去后面的书库里待上一整天。
  不过就在黎池与钟离书和明晟他们喝完茶,正准备出门去书库时,王掌院就来了。
  既然上官来了,黎池三人就返回办公间,静候安排。
  “和周啊,本官看你们也学得差不多了,那就尝试着开始做事。”王掌院背着双手边踱步,边说道。
  “自圣上登临大宝以来,每年中秋佳节都会赏赐群臣节礼,你来起草这篇赏赐敕书看看。距中秋还有近一个半月呢,这事也不急,你仔细地写了再拿来给我看就是。”
  黎池到翰林院来上班有一个月了,这是他们得到的第一份正经工作。“是,下官定会在最近几天里仔细地草写了,再拿给您过目指正。”
  “嗯,很好,你们忙,本官这就走了。”
  “掌院慢走。”黎池三人将王掌院送出门外。
  回到办公间,三人相视一笑,为这第一份终于到来的正经指派的工作。
  草写中秋佳节的赏赐敕书这事,很简单。
  常用的圣旨一般有两种:敕和诰。像这种赏赐群臣的圣旨,一般是敕即敕书,以‘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开篇。而需要昭告天下的事,则是用诰即诰书,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如殿试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