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檀郎 > 第78节
  “有甚可值守。”桓瓖似乎又恢复了在国子学时那般玩世不恭的模样,“如今宫城中最闲的就是太极宫,我闷得实在无趣,听闻舅父这般有聚宴,便告假出来了。”
  公子对他的行事之风早已见怪不怪,不置一词。
  “倒是你。”桓瓖看着公子,“今日来的人大多是朝官,无甚风雅倜傥之士,你不是最不喜那些官腔官调,怎今日也来了?”
  公子看他一眼:“想来便来了,你尚且不嫌弃,我又有甚可计较?”
  桓瓖笑了笑,忽而看向我:“不过霓生也来了,想必这宴上也不会无趣。”
  我一愣,道:“子泉公子又取笑我。”
  “岂敢岂敢。”桓瓖一副懒洋洋的声调,说着,与公子一道入内。
  如桓瓖所言,这宴上大多是朝官,甚少平日公子平日去雅集所见到的那些名士和同龄子弟。当然,这正中我下怀。这些朝官皆出身世代为官的士人世家,不乏豪族名门,除了尚书郎王绪之外,侍中温禹也在其中。
  对于公子的来到,这些人也颇为意外。
  其实,在公子堪堪踏入园子里的时候,各种目光便由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接着起了一层嗡嗡的声音,或惊诧或赞叹,让我倍有成就感。
  王绪是主人,见公子来到,露出惊喜之色,亦迎上前。
  桓瓖和公子各与他见了礼,王绪看着公子,含笑道:“不想今日元初亦得空闲,光临敝舍。”
  公子莞尔:“晚辈早闻尚书府上雅会贤士云集,心慕久矣,得此良机,特来拜会。”
  王绪神色愉悦,与公子寒暄两句,令人将公子引入席间。
  在雒阳,只有公子不认识的人,没有不认识公子的人,包括这些以纯臣自居的清高士人。不出我意料,公子来到之后,席间最受瞩目的便是他。
  对于他们而言,桓氏也是世家,公子的出身无可挑剔。加上前番公子那些热议一时的诗赋,他颇得士人好感。公子才入席,周围已经聚了不少人来见礼。
  温禹乃是公子此行之重,但公子颇沉得住气,不疾不徐地应付着众人,好一会,才走到他的面前。
  温禹年轻时与桓肃同为高祖身边的郎官,从前也曾经来桓府上做过客,公子与他不算全然陌生。
  见到公子,温禹并无别人那般惊喜之色,只微微颔首。
  公子却颇为识礼,如见长辈一般上前拜见。
  “我记得郡公与侍中曾有同朝之谊,想来侍中亦识得元初。”王绪道。
  温禹看着公子,抚须微笑:“正是。不过老朽在官署踟蹰,多年无缘际会,只记得当年登门之时,元初仍是小童。”
  公子道:“晚辈倒是记得当年见侍中时,侍中曾指点晚辈拙作,见解精辟,晚辈受用至今。”
  “哦?”温禹讶然,露出笑意,“如此,倒是老朽之幸。”
  看着事情顺利,我也不禁踏实了些。对于这般场合,公子一向应付自如,论拿捏言辞分寸,他比我更在行。故而公子与那些人交谈时,我可立在一旁不必操心。
  “今日来这雅会,可是你的意思?”桓瓖不知何时走到了我旁边,与我并立一处,低声道。
  我看他一眼,他脸上仍挂着那副纨绔特有的带笑看人的表情,目光却是意味深长。
  自从宫变之后,我对桓瓖的看法有了些变化。他的确不再像从前那般什么也不在乎,头脑灵光了些,这也被他看了出来。
  “子泉公子哪里话,”我说,“我不过奴婢,公子要去何处,岂可由我左右?”
  桓瓖唇角弯了弯,不与我争辩,却将我身上打量了一下,道:“霓生你怎还是着男装,上次逸之赏你的衣裳不喜欢么?”
  我讶然,不知他提起此事有何用意,也往身上看了看,道:“我穿男装不好么?”
  “好是好。”桓瓖一笑,却叹口气,“只是觉得可惜。霓生,你是个聪明人,长得亦是上佳,可惜不解风情。这般下去,不会有人喜欢你。若哪天逸之身边来了别的侍婢,但凡比你有心,只怕你便要眼睁睁看着别人将他勾走,那便是追悔莫及。”
  我愣了愣,耳根倏而一热,瞪起眼。
  虽不知是何处被他窥见端倪,但此人不愧是十几岁就跟一些京中名媛牵扯不清的情场老手,对于这些苟且之事倒是嗅觉灵敏,眼光独到。
  桓瓖的神色却更津津有味,似恶作剧得逞一般,脸上笑容更盛。
  “公子再这般胡言乱语,我便告诉我家公子。”我佯怒道,说罢,借着公子向别处走去的时机,跟着走开。不想,桓瓖没脸没皮的,待得我再停下,又贴了上来。
  “莫生气,我不过开个玩笑。”他笑嘻嘻道。
  我不理他。
  “问你些正事。”桓瓖的声音忽而放低了些,“近来长公主可曾找你卜问”
  我讶然,看向他。只见他将神色收敛了些,竟似是在正经说话。
  心中警觉起来,将目光看向四周。幸好,人人都围在公子身旁,并没有人注意这里。
  “什么卜问。”我说,“我不知。”
  “莫装了,我知道倒荀之时,长公主也找了你。”
  我作讶色:“公子何来此想?”
  “若非如此,那日长公主召我去密谈之时,你怎会也在场?”
  我笑了笑:“公子又来说笑,那般军国大事,长公主怎会让我这小婢来卜问。至于那日,或许是长公主看我老实才让我在一旁服侍。公子若想知晓缘由,不若去问长公主。”
  桓瓖似乎料到我不会承认,不以为忤。
  “你不说我也知晓。”他微笑着朝不远处一个打招呼的人点头示意,道,“长公主是我姑母,她的性情我岂会不知。若说军国大事,遮胡关不就是军国大事?你有那般神通,她岂会放过。”
  这话是确实。
  他有凭有据,我想了想,估计再强行嘴硬只会让他纠缠不清,于是将语气软下来:“公子说了这么许多,可是有何事?”
  “无他。”桓瓖道,“不过近来闲得慌,想问问我叔母有何打算。”
  “有没有又如何?”我说,“公子若想知晓长公主之事,自去问她岂不更好?”
  桓瓖不以为然:“她便是告知我,也不过像上回那般,让我做做内应,到头来奔波一番,不过与人做了垫脚石。”
  我啼笑皆非。
  桓瓖确是个有野心的,且从不像公子或沈冲那样,纠结于人臣伦常。
  蓦地,想起那日桓瓖在永寿宫前对公子说的话,亦勾起些兴味。
  “若我答应了公子,岂不成了背主之奴?”我眨眨眼,“公子就不怕我回去告知长公主么?”
  “你不会。”桓瓖道。
  “怎讲?”
  他看着我,忽而一笑。
  “霓生,”他又贴近前些,声音压得更低,呼吸几乎触到我的耳垂,“你想知晓,如何可得到逸之么?”
  我一愣,看着他。
  没想到此人如此懂得开价,倒是甚合我意。
  第70章 宴客
  雅会上, 公子甚为顺利。
  他的确天生擅长与这些士人打交道, 而如我预想一般, 在他当场挥毫作出那篇赋之后,雅会中的士人们一片震动。自当朝以来,士人在外戚和宗室间备受挤压, 早已积聚了诸多不满。公子此赋为士人抒怀, 字里行间皆昂扬之志, 传阅之人,无不鼓舞振奋。
  就算是从前对他颇有微词的人,也不会不承认这篇赋确实写得深入人心。
  我瞥向温禹, 他并未像别人那般露出激赏之色, 也不予置评,但观看那赋时,一手拈须,却甚为认真。见得此状, 我知晓那事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可惜公子太执拗, 坚决不肯将此事告知长公主或桓肃, 否则他们向王绪暗示暗示,由他出面提点, 料得这宴上已经可定夺。
  “我记得元初平日赴雅集, 甚少当场作赋。”桓瓖看着, 在我身旁道, “今日倒是难得。”
  我转头, 毫不意外地碰到他意味深长的目光。
  “公子一向随性。”我面不改色。
  桓瓖不置可否。这时, 仆人在庭院中摆开筵席,鱼贯呈上宴饮之物。王绪招呼众人入席,桓瓖亦重新挂起长辈前的乖巧之色,随王绪走入席中。
  公子一向名声卓著,且在这雅会上受人盛赞,王绪自不怠慢,将他待为上宾。闲谈之时,自然而然地,与公子谈论起他收藏的那篇赋。
  “不想拙作竟得侍中抬爱,晚辈实惭愧。”公子道。
  王绪莞尔:“以元初才情,若为拙作,天下士人皆可休矣。”
  温禹忽而道:“若我未曾记错,元初已辞去议郎之职,确否?”
  公子道:“正是。”
  “我闻其后,朝廷亦数次征召,元初皆未曾应允。”
  公子道:“晚辈任议郎时,常觉才疏学浅,不足胜任,恐负朝廷重托。”
  温禹笑笑,不多言语。
  因得公子来到,宴后,宾客无人散去,皆聚在公子周围,听他言谈。不过与从前的玄谈不同,公子今日说的却是孔孟。
  王绪尊儒,一向厌恶世间颓废清谈之风。而公子虽精于玄谈,但祖上毕竟出过儒学大家,论起经略来,亦条理规整,毫无生怯。许是第一次闻得他这般言谈,在座之人无不惊诧,连带一直对公子不温不火的温禹,看公子的目光亦有了变化。
  当然,公子既然在别的雅会上一向清高,在这里也不会例外。按先前计议,言谈过后,公子便以要入宫探望太后为由,先行告辞。
  许多人露出不舍之色,但公子行事之风一向为众人所知,亦无人意外。
  “今日因元初来到,甚为尽兴。”王绪亲自将公子送至门前,微笑道,“元初那新赋,乃罕有之佳作,想来今日之后,亦为天下传颂。”
  公子谦道:“不过些许感怀,若非雅会中众贤启发,岂得片语。今日可得尚书指点,亦晚辈之幸。”
  王绪看上去颇为受用,看着公子,目光深远:“我观元初诗赋,颇有鸿鹄之志,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公子道:“晚辈自幼承祖训,以德行修身,惟愿报国,然如今尚年轻浅薄,不足为用。将来若得机缘,可为天下驱驰,晚辈自当毅然而往,在所不辞。”
  王绪目光一动,颔首感叹:“元初高志,果世之俊才。”
  回府的路上,公子一直没有说话。
  我问他:“公子不高兴?”
  “不是。”公子皱皱眉,道,“累。”
  我讶然,道:“公子平日赴雅会,不也是这般用用食,说说话?也不见公子说累。”
  公子摇头,道:“此番不同以往。”停了片刻,他说,“霓生,寻常人家的子弟,若为求官,也须得如我今日这般逢迎么?”
  我哂了哂,道:“公子,若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只怕这般雅会的门也不让进,往何处逢迎?”
  公子想了想,颔首:“如此。”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