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
谢慎在写一封奏疏。
兵部尚书马文升托他谋策,当日谢慎以天机说推辞了过去。
若是一直没有动静,恐怕马黑脸那里也会找麻烦。
鞑靼人是大明对北元蒙古政权的称呼。但实际上北元蒙古内部一直是分裂割据的局面。
直到第二位小王子巴图孟克,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达延汗继承汗位,这一局面才有所改变。
这位达延汗整合了北元蒙古各部,使得一盘散沙的蒙古诸部又团结在了黄金家族的身边。
对大明王朝来说,一个分裂的蒙古肯定是比统一的蒙古更容易对付,故而达延汗的出现让他们忧心忡忡。
辽东总兵李杲诱杀朵颜三卫族人这件事,等于是把朵颜三卫往鞑靼人那边推。
这更是大明君臣不能接受的。
故而马文升才会长吁短叹,一脸愁容。
谢慎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个难题。
“臣奏请重开与鞑靼人互市于宣府......”
当谢慎写下这句的时候,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互市这个东西实在有诱惑力。
其实谢慎也想过赐封朵颜三卫首领汗位从而离间鞑靼人和朵颜三卫。
毕竟历史上杨素用同样的办法分裂了突厥,导致东西突厥对立,对隋朝的威胁大减。
但明朝的情况有些特殊。
细细想来,北元蒙古这一脉是正统的黄金家族。与之相比什么瓦刺,朵颜三卫都是旁系,根本不够看。
也就是说靠权力争斗离间二者十分不靠谱。因为达延汗巴图孟克的政权合法性不存在疑议。
那么似乎只能靠互市这个法宝了。
明成祖朱棣靖难时曾经借兵朵颜三卫,打败了宁王。
夺了侄子建文帝的江山后为了表达对朵颜三卫的谢意赐予其首领都督的称号,并允许其族人内迁互市。
但是实际上这一政策并没有很好的得到贯彻执行。
原因很简单,朵颜三卫要内迁放牧,互市的地方离大明心脏太近了。
朵颜三卫首领要求互市的地点就是宣府。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大明自然没有真正允准。朵颜三卫发现被耍了便开始协助北元蒙古劫掠,袭扰大明边境。
通过不断的抗争,到了明中期朵颜三卫终于被允准在宣府互市。
而鞑靼人也就是北元蒙古却没有这个特权。
茶,盐这些东西都是漠北民族最需要的。
因为没有蔬菜摄入,茶对于他们就很重要。
正所谓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相较而言,达延汗显然更需要互市。
但大明视鞑靼人为大敌是不可能给达延汗互市的,尤其是在宣府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但这正是个机会。
谢慎上书请求朝廷与鞑靼人互市,便是捏准了达延汗的弱点。
若是互市,达延汗肯定希望在宣府。毕竟此地已经有几十年互市经验,离京师近物资也丰富。
但这一块是朵颜三卫的地盘。
一山不容二虎,叫鞑靼人进来必须得朵颜三卫让出去。
这便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用这一二桃杀三士的计谋,不仅可以压制朵颜三卫,还能挫挫达延汗的锐气,实乃一石二鸟也。
想到这,谢慎便不免一阵激动。
要知道在原本历史中,朵颜三卫在这次事件后摇摆于火筛部和达延汗之间,对大明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如果能用互市这步棋离间巴图孟克和朵颜三卫,一进一出间对大明极有裨益。
......
......
文渊阁。
首辅刘健看着一封奏疏,眉头紧锁。
“于乔,你来看看这封奏疏吧。”
良久,首辅大学士叹息一声将奏疏递给了一旁的谢迁。
徐溥致仕后,刘健当仁不让的继任首辅,而李东阳则进为次辅。谢迁则为第三大学士。
三人在内阁中的地位大概和他们的入阁时间相吻合。
李东阳虽然和谢迁一起入阁,但年纪长些做次辅也是应该的。
刘健没有叫李东阳看而是直接把奏疏递给了谢迁,个中意味十分明确。
因为这封奏疏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谢迁上的,刘健自然而然会让其背后靠山谢迁发表意见。
谢迁从首辅手中接过奏疏展开来看,起初他还神色如常,但越看眉头越皱。
“希贤兄,这奏疏真是谢谨修上的?”
刘健无奈道:“白纸黑字还能有假?他怎么能这么糊涂呢。”
谢迁冷汗直流啊。
以他和谢慎的私交,刘健该不会以为是自己指使的吧?
“希贤兄,恐怕谨修他是一时糊涂。”
刘健冷哼一声道:“他是糊涂,真的是太糊涂了!”
稍顿了顿首辅大人继续说道:“这件事关系到大明国运,他难道不知道鞑靼人一直是我大明心腹之患?要求和鞑靼人互市,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作为内阁首辅,刘健自然要站在高处看问题。
在他看来,鞑靼人是绝不能怀柔的,不然等到其羽翼丰满反咬一口,就够大明朝廷受得。
谢迁也不好再替谢慎辩解。
在他看来谢慎平日里十分睿智,怎么偏偏在这件事上犯了糊涂。
“宾之你也看看吧。”
刘健见谢迁默然不语,心中暗爽,便又把奏疏递给了次辅李东阳。
李东阳接过奏疏看了半晌,却是抚掌大笑道:“希贤兄,这是大好事啊!”
“好事?”
刘健狐疑的看着李东阳,心道这个老狐狸又在搞什么名堂。
“谨修这是二桃杀三士之计啊。”
只一句话,李东阳便让刘健和谢迁恍然大悟。
他二人都饱读经史,对这二桃杀三士的典故自然十分熟悉,原来谢谨修打的是这个主意!
“可这,这真的能行吗?”
刘健还是有些怀疑。
虽然这件事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若是鞑靼人发觉其中有诈和朵颜三卫联合怎么办?
“当然可行。鞑靼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更不必说和朵颜三卫了。”
“也就是说,这次是解决漠北大患的绝佳机会!”
刘健攥紧了拳头,这事若能成他就将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