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道:“市场行情,一个奴才一般就三两一个,这还是人才好、机灵的,那种一般的也就二两一个,他兄妹二人都极其普通,谁肯花五两银子一个买他们,况他们一家出去了这么多年,已成外乡人,连个保人都没有,谁放心买他们!人家还怕付了他们钱,他们卷款而逃,自己人财两空呢。”
小满道:“是这理。”
又道:“别说二两银子一个奴才,现在镇西头墙根处分文不要,自卖为奴的多的是,谁愿意花钱买奴才?”
采薇经小满一提醒,想起每年一到冷天,镇西头墙根就会蹲着一些自卖为奴,或是贫苦人家卖儿卖女的,价格很低,主要是许多穷苦人家穷得揭不开锅了,为了自己和孩子一条活路,便卖儿卖女。
采薇心想,今天去镇西头瞧瞧,看有没有合适的,买几个回来。
她叫小满把负责接送她们的那个伙计叫来,让他把她姐妹二人的东西都送到自己的小吃店去。
小满惊讶地问:“现在就把东西送过去?不是说好了的下个月正式开张吗?”
“先试营业。”
等把所有的东西装上车之后,采薇把钥匙还给了沈掌柜时,趁便对他道:“这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我家菜地里的那些菜沈掌柜最好尽管派人都运回来贮存起来,我怕留在菜地里冻坏了。”
虽然是空间的种子,品质要比普通种子好得多,但采薇还是没有把握那些空间的种子种出来的菜能抗过越来越冷的严冬,万一被冻死了,林氏的心血就白费了。
沈掌柜道:“我下午就派人采摘去。”
从醉仙楼出来,骡子车经过鲁大叔的小饭馆,采薇让伙计把车停下,进去把鲁大叔的店门钥匙还给了他,然后跟他说,想在他店门口贴个告示,她的小吃店迁在了镇东头,让食客明天去镇东头买麻辣烫吃。
鲁大叔阴沉着脸拒绝了。
采薇便跟隔着几家门面的杂货店打招呼,想把告示贴他家门口。
采薇在这家杂货店买过不少东西,铜盆啦、桶呀、碗什么的都是在他家买的,再说贴张告示也不影响他家什么,便答应了。
采薇便拿出那张告示贴了,告示上的字很漂亮,是她要沈掌柜帮忙写的,她虽然跟着林氏学会了繁体字,也会写,可写得太难看了,见不得人,所以才要沈掌柜帮忙写的。
贴好告示,又在杂货店里买了三把经用的大油布伞,采薇姐妹就来到了她们自己的店。
刘大力去砍柴了,刘兰花在店里,听到动静,忙出来和采薇她们一起把车上的东西搬进了店里。
采薇赏了醉仙楼的伙计两百多文钱,感谢他这一个月的接送。
一般人赏钱也就赏个十文左右,大方一点的赏个几十文,可像采薇这么一出手就是几百文的就很少见了,这赏钱真不少,伙计眉开眼笑说着感谢的话,收好钱,欢天喜地地赶着骡子车走了。
把东西归置好之后,采薇撑着伞便带着小满和花兰去采买做麻辣烫的食材,告诉兰花,哪几家肉铺固定供给她家猪肠子、猪肺价格多少,又让她和那几个屠户互相认识了,这是打算以后兰花来采购,如果雪下大了,她姐妹两个不好来,兰花兄妹能照样开店做生意。
采薇又去估衣店给兰花兄妹一人买了两套半新不旧的棉衣棉裤。
小满提醒道:“还有兰花的娘。”
小满告诉过她,她同意让兰花兄妹把他们的娘从破庙里接来住。
于是采薇问了问兰花她娘大概的高矮胖瘦,也给她娘买了两套,又买了三床半新不旧的铺盖。
匆忙之间,也没时间给花兰他们做新衣裳,且先买几身旧的应付吧。
三个人回去时,刘大力已经砍了一大捆柴禾回来。
兰花就高兴地把采薇给他一家三口买了棉衣棉裤和铺盖的事告诉了他。
牛大力当即拱拳向采薇行礼:“多谢大小姐!”
他母子三人到现在身上穿的还是夹衣,每天冻得瑟瑟发抖。
采薇就道:“东西还在估衣铺里,取东西的票在二小姐手上,她待会儿带你们去拿,然后教你们怎样清洗猪肠猪肺这些食材,以后就该你们洗这些了。”
然后又对小满道:“你要是忙完了别急着回家,也待在店里,待会子我来接你回去。”便去了镇西头买下人,小满还小,她怕她一个人回家在路上遇到坏人。
今天下了雪,风还大,镇西头墙根下卖身为奴的虽没平时多,可也有几十个。
采薇想,这些可都是走投无路的,不然这么冷的天谁愿意跑出来受冻?再说还不一定有人买他们。
有一半人见来的是个小姑娘,便都没搭理采薇。
还有十几个起先以为是哪家富户的丫鬟前来买人,可听采薇说是她自己买人,当即又蹲回了墙根,摆明了是嫌采薇家穷,到了这种主子家,只怕做得比牛累,吃穿住还不怎么好,他们自然不肯的。
虽是当人家奴才,也得挑一户殷实的人家,吃穿用度要好,活儿还少。
采薇明白那些人的心思,不由撇嘴,是上人家做奴才去,又不是当官,还敢挑三拣四,大户人家虽然吃穿用度好些,活儿少些,可是宅斗也是要人命的,一个奴才死了也就死了,生命没有保障,即便吃穿用度好一些也只是空谈。
但还有十几个人把采薇团团围住,眼巴巴地盯着她。
采薇选了两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和两个年过三十岁的寡妇,这两个寡妇都是因为连嫁几任丈夫生不出一男半女,被夫家赶了出来,娘家又不肯收留她们的可怜人。
一般寡妇没人买,认为不吉利,所以这两个寡妇也不要卖身银,只要有吃穿住就可以了,并且一再向采薇保证她们会好好干活儿,她们一个姓王,一个姓蒋,采薇称呼她们王妈妈,蒋妈妈。
那两个少年,一个叫柱子,一个叫铁锤,不是家里揭不开锅就是父母有一个患重病,他们要三两的卖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