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了四个多小时,经过福斯的时候两人下了车。
这是一个非常干净幽静的小镇子,看上去非常清新,镇子人不多一片安静祥和,充斥一股浓浓北欧风格。
两人来到一处宾馆住下,随后洗了一个热水澡,随即龙大吉开始与队员联系,当他得知已经顺利撤离后松了口气,不过火影没有撤离成功,他此刻正在冰岛潜伏,得知了龙大吉的消息后准备迅速赶来。
最后的任务就是潜入胡萨湾干掉史蒂芬.艾斯科巴,完成黑榜的最后任务,休息了一天之后,两人出门准备寻找线索。
在福斯有一家图书馆,这家图书馆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龙大吉进入图书馆查找资料,而兰登.多诺塔则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他发现在冰岛有卖枪的商店,兴致勃勃走了进去,随即回头看到一家汽车修理厂,转身跑了进去。
龙大吉在博物馆环视四周,其实这个小镇非常富裕也是安静祥和,真正来看书的人不多,此时正值上午,博物馆之中只有两名老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书。
龙大吉缓步走过,一名老人猝然看到一个东方面孔非常诧异,要知道一般亚洲人很少会驻足这么一个镇子,好奇心大起走过去微微一笑“需要帮助吗?”
“哦,我想找一些资料,比如……我的祖先曾经是胡萨湾的劳工,也许我想……”龙大吉也不知道怎么形容,那老人面色顿时严肃起来“原来是这样,是的,很抱歉那一段历史,不过我可以帮你找一些资料,这里正好有的。”
老人带着龙大吉来到一排架子后,从其中一个价值上抽出一个布满尘土的盒子拿过来到桌子旁打开,这里面是一些文件以及一些记录,甚至还有照片。
其中几张纸是用汉语做得记载,龙大吉拿起看了一眼“我们这是第三次失败了,不过为了家里的孩子,我一定要逃出去。”
“民国十四年春,我还是失败了,我组织兄弟们试图挖通的密道竟然挖到了海中,三十二个兄弟被淹死了,主要责任就是我,我很愧疚,我觉得我的行为是错的。”
“民国十五年冬,我们将会被释放回国,但是我不想离去了,我想还是永远的住下吧,因为我不能……不,是无法面对他们的家人,也无法面对我的内心。”
另外的资料也是一张半张的零星记录了当时这个铁矿,最火热的时候,能一天挖出数百吨的铁矿石,这里的劳工大部分是亚洲人,包括高丽,华夏,甚至有少部分的东南亚人,其余都是非洲人以及一些北美土著。
他们在民国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被释放回国,很多人选择了留下或者去了别的国家发展,下落不明。
其中在一张废纸上有一张当时手绘的矿区图纸,从图纸看来,当时矿区下面有七条坑道,其中一条靠近海边很近,下方上百米深的平面层足足有上万平方,也许就是这一条被挖穿了导致海水倒灌吧。
“哦,对了,雪莉.汪是曾经劳工的后裔,他就在这里开修车厂,也许你跟他了解一下,他的祖父曾经就是劳工也许有记忆吧。”老人忽的想起什么温声道,龙大吉点点头“多谢了!”
这些资料有些倒是有用,也有些根本没有什么用,龙大吉看了一遍之后点头,离开图书馆向老人所说的修车厂走去。
这条街道上几乎没有几个商店,因为人少的关系,所以商业并不发达,在路北一侧有一个修车厂,看上去非常精致的车间,门口有一个巨大的霓虹灯牌子。
龙大吉来到修车厂门口看了一眼,里面很干净,停放着几辆待修理的汽车,兰登.多诺塔正在一处工位前打量设备,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请问有什么事吗?”一个女接待员看到龙大吉站在门口,笑吟吟走出,龙大吉微微一笑“请问雪莉.汪在吗?”
“哦,抱歉,她去购买配件,不过很快回来,也许您可以等他。”那女接待员礼貌道,龙大吉点头走进车间中,兰登.多诺塔抬头看到龙大吉咧嘴笑了“我喜欢这个!”
他指着一套电子设备,这是一套检测胎压的设备,看上去没有什么,龙大吉微微皱眉“要这个做什么?”
“也许我可以利用高压空气改装成一个炸弹。”兰登.多诺塔搓搓手“要不要试试?”
“这样,你去找五金商店以及别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搞一套潜水设备,至于其他的,弄一辆车吧!”龙大吉有些无语,索性挥手打发他离开,兰登.多诺塔有些恋恋不舍“相信我老大,我能把他改造成威力最大的炸弹。”
“滚滚滚!”龙大吉没好气把自己的卡再次扔给他“拿着快滚!”
“好!”兰登.多诺塔接过卡咧嘴笑了,他知道自己的研究又可以开始了……
龙大吉在接待室等了十几分钟后,一辆美国老式林肯轿车驶入车间,一个看上去有些混血模样的女人下车拍拍后备箱“欧尔文,配件来了。”
“您是雪莉?”龙大吉起身来到车前,那女人登时吓了一跳转头“你,亚洲人?”
“华夏,我来寻找一些消息。”龙大吉微微一笑打量眼前的女人,高挑的个头,三十多岁的样子,混血面孔黑眼睛但是鼻梁很高,看上去非常秀气,透着一股温柔气息。
“消息?”
“我的祖先曾经是劳工,也许能从您这里打听到一些线索。”龙大吉的话登时让她表情柔和起来“原来是这样,来吧!”
两人进入房间,经过交谈得知,这个雪莉的祖先竟然就是写下日记的人,当时华人的领袖汪会春先生。
汪会春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当年在晚清时期出生于闽南,曾经考取过秀才功名非常有头脑,而且急公好义,非常受人尊重的人物。
在后来的时候,在当地兴起一股下南洋的热潮,很多人下南洋打工听说发了财,不过当时去的大多是东南亚地区。
后来来了一个英国商人,说去欧洲发展会赚大钱,找到汪会春希望能联络一批人,汪会春动了心,于是联络了一批工人坐船来到了北欧。
其实在这里做劳工工钱还是不错的,只是监工非常严格非打即骂,加上水土不服高强度劳动,不过两三个月就死了一百多人。
后来很多人身体吃不消了,便酝酿辞工,当时的矿主根本不同意,非打即骂,迫于无奈,他们决定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