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禁军副首领亲自勒死,因为这是乔木突然命令的,所以也没准备绳子,只能把韩相公的裤腰带抽了出来,当做上吊绳子勒死他。
一时间,惨叫连连。
告罪告饶声也是一样。
所有站出来的官员,只有两个人幸存了下来,就是乔木提前给那些禁军看过了的那两个翰林院的。
“圣上,杀完了!
剩下两位是您特赦的!”
人杀完了,自然要禀告。
乔木也是直到这时,才重新睁开眼睛,再次环视了一下下面一堆尸体,以及剩余没有被杀,但是全部都吓的瘫软在地,有些甚至被吓尿了的官员,再次对内监吩咐道:
“派人清理下,血乎乎的,影响胃口,都拖出去,待会一起烧了。
你们两个知道我为什么愿意留你们一条命吗?那你们得感谢你们自己守得住本心,我查了一下,在场所有大臣当中,只有你们两个从来没有收过贿赂,家里人也全都安分守己,没有做过任何贪赃枉法之事,光这点,朕也愿意饶了你们。
全指挥,除了这两个,把剩下的官员也全部都收押了吧,待会看从他们家里抄出来的东西给他们定罪,是流放还是问斩,等明天从上海务过来的候补官员到任再说。
好了,先散了吧!”
乔木之所以敢一下子把朝中大臣几乎杀干净,一点也不担心没有官员会导致一些事情失控,那是因为她早就准备好了替补官员,这些官员杀了,正好让那些替补官员上来,那些替补官员虽然只学了十年左右的相关知识,但学的可都是专业知识,在某些方面的见解不比一些积年日久的官员来的差,甚至还要更好,把那些替补官员带过来顶上一阵子完全不成问题。回头具体能不能留任,那还得看那些替补官员的实践结果如何,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那应该是能继续留任的。
乔木这边散了,外面正在抄家的王将军可还没散,那真的是随便抄一家,至少都能抄出十几万贯的铜钱出来,多的甚至能抄出价值上百万贯的白银,至于土地庄子那更是多的不得了,光那个韩相公府里就抄出了十万顷的土地地契,这还是抄出来的,有没有什么隐藏的目前还不知道,古玩奇珍之类的更是一箱一箱的往外搬,多的不得了。
他们是从早上丧钟响,一直忙到晚上天色擦黑,这才好不容易把朝中大臣勋贵和宗室的家全部查抄了一遍,当然了,那些家里根本没抄出多少银子的,王将军那是一丁点都没动,甚至还抱歉了一番。
这显然不是他自己的主意,这是乔木在他临走之前叮嘱他的,毕竟,如果真的抄家都抄不出什么东西来的话,那可以算是真的很廉洁了,这样的官员自然没有必要专门针对,反倒应该奖励鼓励才是。
要知道,宋朝官员本身就是有养廉银子的,工资更是不低,明朝官员工资跟宋朝根本没办法比,而且还没有养廉银子,但是,高薪养廉其实并没什么用,该贪的还是会贪,最多只能说贪污的数量要少一点,没有那么丧心病狂而已,对于这一类高薪养廉还贪污的官员,乔木那是真的深痛恶绝,很多年前就想动手了,忍到现在已然不错了。
所有被抓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待遇,大理寺的监狱放不下就放到临安府的监狱,临安府的监狱还放不下,那就随便找个大院子关进去,总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
当天夜晚,除了一些不知情的平民百姓依旧能睡得着之外,大多数家里有些地位,或者说有些人脉的,几乎都没有睡觉,连夜在商讨该怎么应对,在商讨接下来该怎么办等等,该反抗还是该顺从。
翌日,上海务的教育基地那边这十年培养出来的人手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一个个一到地方,立刻就按他们在学校里学的分科不同和综合成绩不同,进行了分别授官。
当然了,刚开始授的官职位都不是很高,甚至很多官职前面都有代理两个字,属于临时官员,回头能不能把临时两个字拿掉,那还得看他们接下来事情办得怎么样。
这批临时官员到达,并且正式授官之后,原先已经停摆了的各大府衙迅速重新恢复运行,而被收押的那些官员和那些官员的家属,也全部开始进行分批审查审核,审查他们的家产,审核他们过去有没有做什么犯法的事情,通过案卷和民间调查,双方向进行审查核实。
整个临安终于从昨天的无比混乱开始慢慢的恢复秩序,照这情形来看,最多半个月应该就能够完全恢复,到时候就可以辐射周围了。
而乔木在交代完所有要交代的事情之后,亲自去了趟东宫,与她儿子赵扩交流了一下午便把他重新从东宫释放出来,依旧恢复原先的太子之位,入驻大理寺主持查案。
第143章 南宋悍后李凤娘(22)
小半个月后,临安府彻底在握。
而乔木登基为帝,改元娲皇的消息也彻底的传遍了南宋上下,甚至于还传到了不远处的金朝,蒙古和另一边的大理那边去了,真正做到了举世皆惊,万人议论的程度。
是的,举世皆惊。
虽然前面已经有了日月临空的则天大帝了,可是女性称帝对所有受亚洲中华文化圈熏陶的文明和国家而言,依旧是件不能忍受的事。
没有人赞同赞许,就算是敌对国家觉得南宋出了个女帝可能会更好对付,那也没有说发言赞同的。
因为他们觉得女性根本就没有资格坐上这样的位子,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资格接触政治,女性的心慈手软会把政治弄得一团糟,不然又怎么总说妇人之仁呢,总之,乔木称帝的行为,真的可以称之为是一件犯了众怒的事,受万人唾骂。
这种局面乔木虽然早就已经有了些预料,但还是很生气,并且令人加快了原先的推进速度,准备尽快将军队推进到全国,随后就针对那些士绅进行土地改革,她又不是什么泥塑佛陀,被那么多人天天恶毒的咒骂着,没有把他们都砍掉就已经算是心态好了,难不成连生气都不能生气了吗,更何况,乔木本身也清楚的很,别看现在大家骂的凶,实际上真正骂她的都是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真正普通平民百姓都还在挣扎求生,为下一顿吃什么着急呢,哪有心情关注这。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农民起义,就算哪边出了问题,那也一定是当地的乡绅官员作乱,这样一来,乔木至少能够确定国内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动乱,小规模的动乱只要军队到那,很快就能平复下去。
等到土地改革结束,再顺带着宣布一下取消农业税,那大局面基本就算是稳定下来了,就算是有乡绅之类的人暗地挑动,应该也没有几个百姓会傻到跟他们一起作乱。
至于取消农业税会不会影响国家收入,南宋的农业税占比本来就相当的低,绝大多数国家收入都是靠商税和各种关税,所以就算取消了农业税,那也没太大的影响,大不了到时候再增加个个人所得税就是了,保证个人所得税征收得到的收入远超过农税获得的收益。
收税这种事,向来就是要盯着富人收,穷人本来就没什么钱,你再搜刮也搜刮不到多少,富人就不一样了,你收一个富人的税,收上来的银子比的上收一万个,乃至于收一个县城穷人的税,而且你收一万个穷人的税,要收一半,那一万个穷人就能造反,但是你收一个富人的税,别说收一半了,再超过一点,收六七成,富人也不敢造反。
因为你收穷人一半的税,那基本就要把那穷人逼死了,可是你收富人一大半的税,那富人最多也就是赚的少一点,最多也就是每天鲍鱼海参换成鸡鸭鱼肉,甚至可能都不需要换,只要少买点珠宝就行。
所以,乔木目前唯一需要应对的就是土地改革造成的动乱,只要这一波动乱稳定过去了,那么接下来就没什么问题了,毕竟土地矛盾本来就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矛盾,这个矛盾解决了,国内所有的普通老百姓都得感谢她,说不定不用人招呼,就能争相给她立生祠牌位。
当然了,那些普通乡绅和一些世家贵族目前还不知道乔木已经在磨刀准备杀他们了,依旧还一个个跳得很欢的争相发表议论,甚至还有人联合起来,准备去命令他们那边的武将,要武将出兵打下临安。
可是,乔木早就已经提前派人联系过南宋各地的武将了,并且向他们允诺日后文武并列,再无高下之别,所以,那些武将才不会听那些向来看不起他们的文人教唆呢。
又是一个月,乔木总算让她自己培养的军队全面进驻到了南宋各地,各地人数不多,但全部都是精兵,而且各地附近的武将也允诺到时候会配合一起行动,当然了,乔木肯定也是出了一点血,跟他们达成了一定的协议的,不过,武将的那点问题完全可以等以后以及日后再说,当前最为主要的还是先搞定土地改革问题,稳定全国秩序。
随着约定日子一到,南宋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当然了,这次土地改革并没有完全剥夺所有有土地的人的土地,因为有些小地主,本身可能就真的是一家老小省吃俭用的攒了好几辈子才攒了百来亩田,这样的小地主自然不在土地改革范围之内,土地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家里土地过千亩以上的人员,当然了,最最主要针对的是土地来源不明或者土地是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人员,这些才是重点打击对象,这一类地主乡绅和贵族全部都是要打入大牢,按律判刑,并且将土地分发给周围无地或者少地的百姓,而且,如果有人的土地被这样的地主,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掠夺走,并且能够拿出证据的,也可以重新拿回自己的土地。
总之,乔木计划的这次土地改革并没有进行一刀切,虽然不能保证当中一定没有任何错误,但这种全国范围内的活动,能够保证大局面是好的,大方向没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哪能确保百分之百无误。
当然了,这次改革引起的动乱也极大,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武力暴动,但因为乔木派出去镇压的都是火器军队,而且加上前期宣传,很多百姓都愿意自发参与,自发的对付那些土豪劣绅,所以过程虽然发生了很多流血冲突,但是最终都能够重新平定下来,并且恢复秩序。
不到三个月时间,整个南宋不但全国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同时也重新厘定了一下人口户籍和土地数量,这次土地改革虽然杀了很多人,也给很多人定了罪,但是全国在册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倒还增加了一千多万,在一千多万就是包括了以前一些隐户黑户,其中大部分是从大地主手里解救出来的,只有少部分是逃税产生的隐户黑户。
当然了,除了人口户籍增加之外,土地也增加了很多,增加了整整三百多万顷,这三百多万顷的土地显然也是被地主和世家贵族隐藏起来的隐田,就是为了偷税漏税。
第144章 南宋悍后李凤娘(23)
土地改革完成后第三天,乔木便立刻下了一道通告全国的圣旨,宣布废除天下所有农业税,废除所有人丁税及其他所有的苛捐杂税,此后只收商税,关税和个人所得税。
【奉天承运,圣帝诏曰:
至今日始,取缔农税、人丁税等一众所有苛捐杂税,取缔所有劳役,日后官府建设需得按正常雇佣劳动给予报酬,同时取缔所有强行征兵制度,改征兵为自愿……】
内容很长,但是总而言之就是一点,那就是把所有苛捐杂税包括徭役,全部废除的干干净净,同时也把一些必须的税种杂糅进商税当中,不再直接对人征税,这样不但能够减轻政府的劳动,也能够避免一些征税的官吏通过各种小手段欺压百姓,或者说征收更多的税收。
事实上,古代的所有税收如果都按规矩,规规矩矩的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话,那大多数百姓其实都还能承担得起,然而,事实是,很多官吏收的并不规矩,该收一分的能收两分,再加上火耗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原本只该收一文的他能收两三文,百姓不穷才怪。
劳役征兵也是一样如此。
都是下面捞钱的渠道,普通人不想去就得交钱,去了如果没钱疏通什么的,说不定就给你安排一个最苦最累,最容易死的工作区域。
这也是每年劳役都会出现很多伤亡的主要原因,有些可能根本不是累死的,而是被人刻意害死的。
这些情况,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那怎么办,那就直接取消呗,取消了,下面那些官吏自然就没有办法继续通过各种手段去欺压百姓,毕竟都不征兵,也不征劳役了,他们自然也不能借此要钱。
此举一出,天下顿固。
……
岭南聊城
公告贴出来之后,所有围观百姓全部都沸腾了起来,大家很是不敢置信的围着县衙负责读公告的那个文书身边,不断的询问内容。
“我的天,这是真的吗?”
“肯定是真的啊,这可是县衙贴出来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圣帝娘娘仁慈啊!”
“圣帝娘娘真是比菩萨还好,不但帮我们这些人做主,还给我们分土地,现在甚至还免了那么多苛捐杂税,咦,不对,那照娘娘旨意上的写法,岂不是我们以后都不用交税了,这可真是三皇未有之事!”
“旨意上不是写了吗,个人月入不到一两的全部都免税,只有个人月收入超过一两的才需要缴税。”
“你这话说的,我要是一个月能赚超过一两银子,那就算缴税也开心啊,我现在一个月工资才三钱!”
当然了,除了一个个交口称赞之外,还有一些人当时就放声大哭了起来,大哭圣帝娘娘怎么没有早几年登基,要是娘娘早几年登基的话,那他们的儿子孙子岂不是就不用劳役而死了,家里生下来的孙子女儿之类的,也不用为了省未来要交的那点人丁税而活活溺死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的向心力因为这道圣旨的原因,瞬间凝聚了起来,这时候要是哪个敢说乔木的坏话,都不用官府动手,光是广大人民群众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给淹死,甚至于把他一家都淹死。
个人崇拜几乎达到顶峰。
此时,人和已成。
古语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天时地利倒还在其次,人和才是最为关键的,除非发生天降陨石,千年不遇的洪灾之类的大型天不时和地不利的灾难,否则一般灾难,在人和的伟力之下根本无所畏惧。
这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和一成,乔木就开始进行下一步操作,比如将自己所有隐藏产业全部光明正大的彰显出来,用抄家得来的钱开始进行初步的全民扫盲教育和新式学堂的建设,同时进行大规模良种普及和新军建设。
这些举措因为有前期十年的准备,所以普及人员倒是不缺,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推广,乔木目前最要紧的就是继续维持相对平和的国际环境,等国内改革全面结束,并且结束一两年,整个大宋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之后,才是横扫天下收复失地的时候,而不是现在一边忙着国内改革,一边坚持对外作战。
也正因如此,乔木暂时并没有停止给予金朝岁币,而是依旧一如既往的按规定数量给足,反正这也只是个缓冲时期,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到时候肯定是要通通拿回来的,所以没必要计较这些,一时的得失只在其次,一辈子的得失才是最为关键的,金朝那边因为被蒙古和西夏牵制,再加上他们也认为一个女皇根本无关紧要,说不定自己就把自己玩完了,因此并没有趁机攻打南宋,也没要求增加岁币,一切都还一如既往,不增不减。
这无疑给了乔木发展壮大新军的时间,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情况下,乔木只用了五年,就装备好了整整百万新军,都是能够使用火器,并且有火器配备的新军,全国经济总量更是在五年时间内翻了九倍不止,有国家的支持,那真的是将制作出来的各种东西全面往海外以及周围其他国家倾销,全国经济总量不疯了似的往上涨才怪。
有钱有人有武器了。
自然就可以反击了。
娲皇六年春,春耕之后,乔木便正式进行了全国动员,令太子监国,自己亲自率领百万大军出征。
大军所过,一往无前。
因为这完全是千年科技碾压。
宋朝的时候,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发展出了火器,但是这时候的火器威力还很弱小,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甚至还有可能伤人伤己,所以多数国家都没进行全面装备,只能算是一个小分类,乔木这边不仅全面装备上了,而且还是先进于他们这边近千年的火器,几乎能堪比近代火器标准了,这样的军队全面推进,那些普通军队怎么挡得住?
可以说,几乎一天下一城。
前面大军在攻打推进,后面政务人员也是赶紧跟上,对新打下来的地方进行土地改革,收拢人心。
第145章 南宋悍后李凤娘(完)
娲皇六年三月,新军大军出征。
四月,中都破,完颜璟被杀。
五月,金国亡,北伐成功。
六月,顺路灭西夏。
七月,派兵驻扎西北,往右直入元蒙,往左连攻辽国。
至十一月下旬,辽国破,元蒙被驱逐出大草原,大理上表称臣。
天下初安,四海咸平。
乔木搬兵回朝后,将往新打下来的区域实行原宋地相同改革的事宜全数交托给了她儿子赵扩,并且让赵扩长子长女共同参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