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喻凌将一担空水桶搁在院子里摘雨水,他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天色。
“嗯,也好歇歇。”他回头看着柳青青微笑。
只是柳青青却被看得脸红,总觉得他说这话别有深意。
吃了饭也没什么事儿,柳青青也没让小弟去村口买肉。
毕竟雨太大了,村子里的路总是难走一些的。
她就蒸了两格酸菜鸡蛋包,打算先混一天。
没什么事儿,就在屋里坐在春凳上做衣裳。
乔喻凌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本书,坐在她身边看了起来。
这雨一直下到第二天上午才停下来,柳青青松了一口气,和乔喻凌一起往村口走去。
村里许多人都出门了,有的去地里看看,有的在东家、西家地串。
乔喻凌搭驴车去了镇上,柳青青到杂货铺发现肉案上没有肉可买,就买了些红枣和瓜糖、豆腐回家。
中午乔喻凌不回来,他们几个可以简单地吃,不过她回家时还是在村里买了两只鸡。
万一没菜吃时,就炖鸡汤喝好了。
夏天的大雨过后,草木一新、空气舒畅,但泥道却也难走得很。
柳青青背着小背篓,提着两只鸡慢吞吞地走着。
“青青丫头!”
突然从一条岔道有驴车过来,赶车的汉子看见柳青青,顿时露出笑容喊了起来。
“张叔,这是……啊,这是我家的家具么?”
柳青青回头见是张木匠,突然想起来农具还没送来呢,顿时欢喜不已。
“是啊,想着你不急这些东西,就打完了一并送来,结果昨天下雨不停,不然昨天就送过来了。”
张木匠解释了一下,将驴车停了下来。
柳青青连忙上了驴车坐着,朝张木匠的儿子笑着打了招呼。
张木匠的儿子叫张阳,是个机灵却很沉稳的后生,但话不多,也回以微笑点了点头。
“这里都是架子床吧,还有……春凳、饭桌。”
柳青青目光打量着驴车上放着的东西。
架子床是要组装的,此时只是打磨好的木架子和木杠。
但春凳和饭桌却是打好的,都机巧地摆放着,拿麻绳绑好了。
“嗯,还有衣柜、炕柜和书桌、书柜、书架那些,得再分几趟来送。”
张木匠看了柳青青一眼,连忙解释。
当初柳青青订下的就是两张大床、两张书桌、两张衣柜、一张饭桌、一张大春凳。
但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不少东西,因而比预期迟了好几天送货,也是父子三人日夜赶工做出来的。
回到家,柳青青喊了柳诚来开门,一起搬开了门墩,张木匠将驴车赶到新屋的院子里。
父子很快将驴车上的家俱都抬了下来,按照柳青青的指点,将两个床在东屋摆了一张,春凳也放在那边,另一张床就搁在西屋后厢。
西屋靠着乔家这边,还修了厨房。
因而后来决定将两间房变成四间房后,就在前面砌了个大炕,又定制了一套炕柜。
那天重新打通门墙时,柳青青想了想决定将东屋两间依然保留为一间,打开了后窗,依然只开了一个门。
当时还没想这么快做生意,因而只想到将表哥也接过来住,培养一下他的管事能力,将来一定用得到的。
而诚儿他们要读书,就需要书架、书桌,屋子虽大,但住的人多需要的家具也多,就要善加利用空间了。
而她的方法就是用衣柜和书架来充当博古架,以家具来隔开空间。
还更采光而实用。
在决定和吉祥酒楼合作开发山地之后,又追加了以后要放各种帐本的书柜,给那边东屋一个,自己屋里也要一个。
因而,陆陆续续在张木匠这里定制的家具就越来越多了。
等山地那边开工,酒楼、阁楼、花廊、草庐、亭子,都要木工,是笔需求众多的大买卖。
不过她并没有在此时和张木匠提出来。
把两个床装起来后,饭桌放到了堂屋里,张木匠父子立刻将驴车掉头,又回去拖第二趟。
柳青青在新屋这边看了看,家具虽说还不多,但窗子已蒙上了绿窗纱,呆在里面挺凉快的。
屋门也装上了,又晾了些日子,已经可以住人了。
“姐姐,等月儿姐和黑牛哥定亲之后,他们是不是就可以搬过来住了?”
柳诚和柳芽儿关上院门之后,立刻跑了过来,看到新屋子有新家具,都欢喜不已。
“嗯,诚儿你和长福表哥、长喜住东边屋里,芽儿你和月儿、翠儿、雪儿就住西边后面厢房,前面就让外公外婆住,你们看可好?”
虽是早已安排的事情,但柳青青还是笑着询问弟妹们的意见。
“好!”俩人异口同声,用力点头,小脸上绽放着开心的笑容。
看完新屋,柳青青就回屋去准备钱。
大概估算了一下,毕竟又增加了那么多东西,但具体的数额,还是等张木匠来说。
将钱装进荷包揣在身上,她拿了个凳子坐在西屋门口,一边做衣裳一边琢磨着新的吃食。
有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而现在的她满脑子学问,却因环境限制,而难以施展。
比如脑子里逐渐记忆起来的菜谱,却因找不到合适的食材,而无法施展。
这里可没有生鲜超市,国内外各地的菜都可以出现在一起。
甚至有了大棚、温控,反季菜也不稀奇。
现在时令下,乔家、大柳村,出现过的菜也是有限的。
好在这时节,除了黄瓜、豆角、辣椒,也还有茄子、土豆,可以让她围绕着有限的蔬菜琢磨出新的吃法。
张木匠父子又跑了两趟,这次连次子也带上了,三人熟练而认真地将家具一一组装摆放好。
有一张书柜是柳青青要摆进自己屋里的,但此时她并未说出来,默认他们摆到了东屋里。
毕竟乔喻凌不在家,要搬东搬西有些麻烦。
而她也清楚乔喻凌并不乐意别人进入他的屋子。
清点了所有家具,双方对完帐,柳青青立刻拿银票出来结算,然后由张木匠找零钱给她。
说到做到,如村里人称赞的,柳青青给钱从不含糊。
张木匠收了钱笑呵呵地带着儿子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