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一句一句地发,再一句一句撤回,专注得像在修订学术论文。
等到高天扬喝完一圈逃到那个角落,瞄见聊天界面里一个绿条都没有,只有长长一排的“你撤回了一条消息”。
然后盛望说着“我靠想吐”,摁熄屏幕冲进了卫生间。
他的撤回堆得很长,却没能等来一个问号。倒是别人的消息蹦跳不息,成群结队地来祝他毕业顺利。总有这样的一些人,掐着各个时间点祝他生日快乐、节日快乐、新年平安。而他连名字都对不上,只能公式化地回一句谢谢,你也是。
那天之后,盛望再没做过这种事。他好像已经收拾好了所有,精力旺盛地投进了工作里。他去了一家顶级咨询公司,门槛很高,那年在他们学校录取的大多是硕博,他是少有的独苗。
以前孙阿姨常说他十指不沾阳春水,炒个饭都不知道要先搁一点油,不知疾苦。大学毕业他却一秒不曾多赖,迫不及待地投进了人间疾苦中。公司客户很广,各行各业都有,他所在的组别重点对接外资,但他长得好会说话,能力也强,跟各组关系都不错,很快攒了自己的人脉网。
盛明阳以前总把“你还小”挂在嘴边,直到某天生意上碰到一个槛,需要疏通一下关系。他以往的业务很少涉及那一块,一时间还真没找到合适的人牵线搭桥,最后兜兜转转竟然绕到了自己儿子那里。
那天盛望趁着出差喊他吃了顿饭,顺口把牵线的事应了下来。盛明阳这才猛地意识到,不知不觉中,盛望早就不是那个窝在沙发上喝着汽水打游戏的小孩了,也不会再因为他一句话扭开头红了眼眶。
也许是突然感觉自己在衰老,也许是酒到酣处。盛明阳看着盛望在席间握着手机戳戳点点似乎在聊微信,忽然问了一句:“你跟……你们又联系上了?”
盛望动作顿了一下,又继续打完字,收了手机说:“没有。”
他吃了几口东西,又补充道:“他微信好像已经不用了,你放心。”
那个瞬间,盛明阳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他印象里的儿子有点娇生惯养,这也挑那也挑,闹脾气的时候像动物崽子炸起了毛,看着根根直立,其实都是软的。
现在却有不一样了。
他后知后觉地发现,他的儿子给自己包了一层壳,坚硬带着毛刺,严丝合缝还有点扎手。那个后脑勺毛茸茸的望仔已经消失在了时光里,不知道要去哪里找。
不过盛望有一点弄错了,江添不是故意不回消息,而是丢了手机。
江鸥和丁老头是赵曦林北庭帮忙安置的,费用方面也垫了不少。他不喜欢欠着别人,哪怕关系好也不行,但凡攒下一点钱就会还回去。所以即便有奖学金,也过得并不宽裕。他的签证有限制,打不了太多零工。为了尽早还清,他把开支压缩到了最低,租住的街区不太·安全。
他被拦过、偷过、抢过,起初都打算忍耐下来,直到连丢两部手机,才匆匆搬了地方。每回换新手机,他总是第一时间去云盘上把存好的旧视频旧照片扒下来,建个私人相簿,仔细保存好,但又很少点进去。
有一年12月初,他跟着教授去参加一场科研会,返程的时候因为教授私人原因在瑞典呆了两天。那里的冬天漫长难熬,下午三点天就开始黑了。
附近的商店关了门,唯一亮着灯的那家只有酒。教授邀他一起喝点热热血。他喝了几杯便窝去了角落,坐在窗边的扶手椅里,看着太阳早早沉没在地平线,忽然点进了手机相册,翻出很久以前的一段视频,来来回回拉着进度条。
视频里,一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在路灯下直直走了几步,忽然转头看向他,问道:“拍得清吗?”
江添弓身垂着眼,拇指不断地在进度条上抹着,每每放到头就拖拽回起点。明明很清醒,却像一个固执又笨拙的醉鬼。
教授跟朋友聊完天,走到这边来,新奇地瞄了一眼手机,也没看清具体内容便笑着问说:“你在看什么?”
江添把手机屏幕摁熄说:“没什么,我的猫。”
“噢。”教授知道他有一只猫,精心养了很久。他理解地点了点头:“我见过照片,很漂亮。它叫什么?我总是念不好那个名字。”
江添手指拨转着手机,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处,似乎有点出神。他沉默了几秒才答道:“望仔。”
视频和照片好找,绑了手机号的各种账户却麻烦极了,更何况有些还认设备。江添换了新的微信,却并没有加过多少人,其中大部分是留学生,聊天记录多是课业方面的事,只有一个例外。
那是他某天坐在凌晨的巴士上一时冲动加上的,对方联系人大概已经爆了,连他是谁都没问,胡乱寒暄了两句就睡了。他却像个守财奴一样,盯着那两句不分对象的嬉笑客套看了一整条长路。
这个不为人知的微信仿佛给他套了一层隐身衣,他借着这层虚壳自欺欺人。他会在节日给对方发一句克制的祝福,然后掐着12月4号0点,跟对方说一句生日快乐,再换一句简单礼貌的谢谢。
他在这一句句的简单回复里匆匆往前赶,提前毕业又直接申了博,好像他再努力一点,时间就能缩短一些,变得不那么难熬。
然而他每次疾跑几步,总会被人拉拽着倒退一些——
江鸥前两年恢复得很好,有时候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她只是在集中的刺激下生了几天气,过了那个节点气就消了。
她一度变得温和文雅,跟人说话也总是带着笑的模样,不急不气。以至于江添以为一切都好了。直到某天,他试着提了一句盛望,江鸥像被摁了开关,瞬间焦躁不安起来。他这才发现心理上的问题解决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只能靠时间和耐心慢慢磨。
而在这期间,丁老头又进过几次医院,做过一场手术。人老了就像站在钢丝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过了这个坎还有下个坎,胆战心惊。
所以江添跑得再快也没用,因为影子移得太慢了。
他花了很久很久,才让影子勉强跟上一些,然后稍稍喘了一口气。
他的导师是个大牛,那阵子有个关于纳米材料医疗应用方面的合作项目需要回国久呆一阵。江添看到合作学校的时候,鬼使神差提了申请。直到坐上回国的航班,他才觉得自己这一趟跑得有点昏。
他想看一眼的那个人早已毕业了。
*
年底总是最忙的时候,盛望连轴转了两天半,在国内踩着国外的作息跟客户那边开了个视频会,好不容易在天亮之后逮住时间,准备补它一天觉,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晚上安排了一场饭局,
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抓着头发坐起身。睡眠少了容易上火,本就灌了满肚子气,冷不丁听到这横插进来的事,简直是一脑门的官司:“哪个客户这么会挑时间?”
“一个纳米科学方面的牛人,原本的合作公司跟咱们这边有点往来。后来转到了医疗领域,联系就少了。他这次带了几个博士过来搞一个项目,合作学校你熟得很,不用我说了。刚巧咱们公司跟你们学校也有个合作发展中心,再加上那教授跟par有几分私交,反正一来二去,这个饭局就定下了。”
盛望一点都不觉得刚巧,只觉得扰人清梦要遭雷劈,所以他晚上到地方兴致恹恹的,并不那么有精神。
那位大牛长了个白皮脸,黄皮胃,偏爱淮扬菜,公司这边给定了个包厢。大牛说是带了三个博士,临到盛望进门也只见到俩,还有一个座位始终空着,也不知道是人是鬼。
他抻着神经寒暄片刻便在椅子里坐下,架着手肘懒洋洋地回了几波微信。期间忽然听见对面教授和俩博士提到了一个“江”字,便条件反射地抬起头。
盛望看着对面愣了几秒,没再听见类似的字眼和全名,又觉得自己简直有病。
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尚且数不清,更何况只是一个姓呢。但他每次都要多看两眼,好像这姓有多罕见似的。
过了不知多久,教授接了个电话笑眯眯地说人到了。
盛望抛下手机,揉摁了一会儿困得发沉的眼皮,起身说:“我去接。”刚好透一口气,缓缓他的困劲。
他拉开包厢门出去的时候,江添恰巧自拐角转来。
某个瞬间他们四目相对,然后就再也迈不动步子了。
盛望愣了两秒,大脑“嗡”地一片空白。
周遭人来人往,话语不断,唯独他们两个站在一条僵直寂静的线上,愕然地看着对方,眉眼明明还是熟悉的样子,却有些不敢认了。那些曾经充斥着冲撞、暧昧和焦灼的流年就这样从旁缓缓滚过。抵着鼻尖拥抱接吻像是上辈子的事。他们站在原地,却被撞得面目全非。
盛望垂在身侧的手指蜷了一下又松开,喉咙干涩发紧。他说:“哥。”
……好久不见。
第96章 胡话
当初选择转专业包括进公司后呆的组别, 盛望都是抱了私心的。
曾经流行过一句话, 说世上任意两位陌生人的关系间隔不会超过六个人。盛望不止一次设想过, 如果对外业务接得足够多,关系网覆盖得足够广,他跟江添会不会在某个场合下不期而遇。
那就不能怪他们藕断丝连了, 该说世事无常或者命中注定,而他说起话来也会少些负担和顾虑。
殊不知真正到了这一天,他却张口忘言。
他想说“我今早睡囫囵觉的时候还梦到你了”。
跟之前的无数次一样, 江添穿着宽大的t恤, 蓝白校服敞着前襟,袖子高高地撸到手肘, 屈着一条腿坐在飘窗上,塞了白色的无线耳机刷题。
外面阳光太亮, 空调嗡嗡作响,卧室里面温度总是打得很低。窗台上的人转过头来说:背书不要摇椅子。
他还梦见江添趴在桌上补眠, 左手还是那样搭在后颈上,被人吵醒就不耐烦地皱着眉。走路的时候不紧不慢,上下楼梯却一步三级, 奔跑过后会出一层薄薄的汗, 张扬又冷淡。
但盛望最终什么都没说,因为梦里那个男生已经脱下了校服,换上了陌生的深色大衣。他从远方而来,风尘仆仆,隔着几米距离看过来的时候, 像冬日清早漫起的雾。
直到这个瞬间,盛望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们分开已经太久了。世界飞快地往前跑,不会因为某两个人而慢下脚步。时间可以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乱石都能磨成砂。
他忽然有点近乡情怯了。
包厢门被人推了开来,同事走过来拍着盛望的肩:“不是接人么?干嘛竖在这里当木头啊?”
盛望怔然片刻才从江添身上移开视线,转头问:“你刚说什么?”
教授另外一个博士从里面探出头,“哦”地笑起来,隔着人冲江添招手说:“不容易,总算到了,你这车堵得可够久的。教授念道你半天了!”
接着好几个人涌出来,填塞在盛望和江添中间,满口聊笑围拥着他们进了门。
盛望梦游似的回到座位,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他被烫得舌尖一痛,骤缩的心脏才慢慢松开,一泵一泵地往四肢百骸送着血,发麻的手指终于有了温度和知觉。
盛望抬起眼,看见江添被推到教授旁边坐下。他脱了大衣,露出里面干净合身的衬衫,一边解着领口的扣子,一边应着教授的问话。
他似乎也心不在焉,只是点头或是回简单的词,当他解开袖口翻折起来的时候,终于抬眼朝这边看过来,目光横穿过圆桌和满堂笑语,落在盛望身上。
同事眼尖,几乎立刻问道:“哎,我刚刚就琢磨了。你俩不会认识吧?”
满桌人都停了话头,饶有兴趣地看过来,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着。
盛望愣了一下,莫名觉得这场景荒谬得有点好笑。高中时候的自己一定打死也想不到,有一天他跟江添同坐一桌,会分在最远的两头,而旁边的人居然讶异地说“原来你们认识”。
他僵硬地点了一下头,同时听见江添“嗯”了一声。
“大学同学?”
“不是。”盛望说。
“我记得你大学就没在国内了吧?”江添的同门只是随口一提,桌上两人却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微妙地沉默起来。
有那么一瞬间,盛望希望周围多余的人都消失。因为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钉死在了桌对面,根本无暇分神去应付其他。
好在同事张朝是个多话的人,不会让聊天出现哪怕一秒钟的空白:“大学整个儿在外面念的?那就好,我以为吃个饭又被隔壁学校包围了呢。省了我一场攀比性舌战了。”
一桌人哄笑起来。
张朝又道:“不是大学的话……那是高中一个学校?”
江添说:“一个班。”
右手边的同门拍着他说:“你这边有老同学你不早说!”
这位情商略有些滞后,话说完了才反应过来不太妥当。饭局上有老同学,当事人却都不清楚,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虽然是同学,但关系显然好不到哪里去,至少不常联系,没准儿连对方干什么都不清楚。
比起对面直来直去的学术派,盛望他们这边就圆融很多。张朝立刻接话抱怨说:“这上哪早说去?我们都是今早才接到的通知说今晚管饭呢。”
其他人立刻笑了起来,把那微妙的尴尬揭了过去。
那位长得颇为敦厚的博士踩了一次雷便谨慎起来,不再多扯同学旧识,专心致志地夸赞起其他人来。从教授夸到同门,然后着重吹起了江添:“他厉害。他本科毕业直接申的博,我们几个当初申请的时候战战兢兢,生怕收到个拒信。他一点儿不用愁,教授早瞄上了,稳稳的。一般参加个什么会,如果有人员限制,教授都叫上他。我们都是眼巴巴看着,也不能下毒。”
教授说中文舌头打结,但是听没问题。他哈哈笑得像个圣诞老头,说:“下一次,我保证,下一次再有那样的会议,一定邀请你陪我一起去。”
“早该这样了教授,把他留下来,至少姑娘们会谢谢你。”
教授哈哈大笑。
……
盛望感觉自己像个半锈的铁钉,明明被对面的磁石扰得嗡嗡直颤。还得抽出一半注意力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
他上课都没这么认真过,这会儿听着闲聊却伸长了耳朵一个字都不敢漏。他在那些调侃玩笑和描述中挑挑拣拣,筛选出跟江添有关的部分,拼凑出漫长岁月里的小小一隅。有些听得骄傲,有些听得酸涩。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