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天下为聘:重生娇妻入怀来 > 第475章:还是应该有希望
  自然是没办法去找寻亲人,他们不清楚,如果那老头看见一个已经残疾或者痴傻的孙子会怎么样?
  又或者那些人当中没有老头的孙子?
  往往更偏僻的村子意味着更贫穷,他们这一路走下来,所看到的确实是如此。
  哪怕士兵们已经按照人口给了口粮,也种了粮食下来,但是整个村子里的人,每一户人家还是日子过得磕磕巴巴。
  不论官府的人和村民们讲多少道理,他们落了口粮还是只敢吃一半儿,或者说吃一半儿已经是比较大方的决定,哪怕是针对于他们自己。
  你还有些人舍不得把种粮种的地上没有办法,这些年实在是穷怕了,饿怕了,不想死呀,就害怕那种粮种到地里面,什么东西都结不出来,反而白白浪费了粮食。
  没有办法,只能和村长和里正商量,军队强行出面干预,种不下种量,那些人就没有口粮之这才没有耽搁播种。
  黄门中人,有人擅长观测天气以及自然灾害,已经探测过了,坚定两年之内不会再有什么旱灾或者水灾,除非是人祸。
  所以只要把粮食给种下来,来年一定会有所收成,下了一场雨,出了太阳,农人们终于看到田地里面那些嫩绿嫩绿的麦芽。
  不少人围着麦苗欢欣鼓舞,他们领到口粮时很兴奋,但是只有看到这象征着希望的田苗,才算是终于看到了希望。
  农民是最自觉的,只要在田地里面看到了希望,他们便会非常尊重的去对待田地里面每一颗田苗。
  黄文举和孙一鸣这一趟走了差不多十几天,近半个月最终两个人回去燕地上城,看着巍峨的城楼,终于说话了。
  “人还是应该有希望的好。”
  米飞骑着马冲出来,很欢喜:“大哥,林老伯的孙子找到了,他们爷孙俩现在就在城里住,那林老伯的手很巧,会编制箩筐。”
  “还认识不少草药,他孙子腿脚虽然有些坡,跟着爷爷一块儿编箩筐,生意可好了,还说以后要请我们喝酒。”
  黄文举和孙一鸣互视一眼,笑了笑,这事儿,这小子老早就已经写了信,让安徽传给他们,怎么见了面还是要再提。
  不过那老伯找到孙子了,现在日子过得好,他们心里也跟着高兴。
  不过高兴归高兴,孙一鸣和黄文举一人一脚,把米飞从马上踢了下去。
  “在城中不准如此纵马疾驰。”
  燕地终于又恢复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黄文举和孙一鸣知道仍然不能够放松丝毫,最起码到明年春收之前他们都不能够放松。
  燕地百姓必须需要一个丰收年,才能够彻底的救他们出水火,现在最关键的还有就是通往盐系的这条商路一定要清理一遍。
  他们四海商队的旗号已经够鲜明了,这一路走来,还碰见了那么多的土匪强盗,这些人也该清理一下,不然商队不来燕地。
  燕地很难富裕起来,有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从外地运往燕地而言,地的特产也需要运出去。
  如果没有商人在当中作用,燕地的经济还是很难活起来,而且那些山贼土匪,这么多年来打家劫舍,积累下来的财产可不少。
  收拾那些强盗是替天行道,收了那些人的不义之财,用在燕地的百姓身上,也算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燕地这边一派好气象,京城那边也不得不提一下,自从黄舟挽和池寻回去京城,燕王便彻底坐不住了,别人不知道燕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可是很清楚。
  王将军做的那些事,他可是比皇上还清楚那些事情,可以说都是在他的默许之下,做下的那个封地对他而言就是一个耻辱。
  他自然不会管那封地上百姓的死活,总之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回去那块封地。
  只要王将军每年给他足够的税产,方便他在京城以及整个天圣活动别的他自然是不会管。
  这么多年都相安无事的过去了,燕王实在是没想到,秦王池寻居然会对燕地横插一手。
  燕王和自己的幕僚好一番是两千,得出了结论。
  各个藩王之间从来都是对彼此的封闭,绝对不会横天手脚,不然惹了忌讳,犯了里面的规矩,以后各路藩王还有谁敢和你交好?
  而且不仅仅是不会同你交好,甚至会有人防着防患于未然,率先对你出手也不一定。
  毕竟你都敢把手伸到第一个的藩王封地上,很有可能也会放到第二个藩王的封地上,以后还有第三个,第四个……。
  别人或许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秦王池寻有什么能力,各家的王爷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动了燕地,现在最受猜忌的反而不是燕王,而是秦王。
  秦王被各路藩王紧紧盯着,只要有一丝一毫的不对劲,这些个藩王就会如同惊弓之鸟,冲到秦王身上,咬下一块血肉。
  但是秦王此人向来心思莫测,飘忽不定。
  他们现在不是最应该着急跳脚的,难道不应该是燕王,燕王最开始还等着看各路藩王和池寻的好戏。
  结果等了许久,发现各路的方王,从最开始的蠢蠢欲动,到后来居然风平浪静,尤其是秦王把新婚的喜帖送过去之后,竟然都备上了厚礼,去秦王府道贺。
  厚礼道贺,这倒没什么,而是那些藩王居然是亲自去道贺,都带上了各家的正妃,虽然王菲什么的,在后院里面,或许不是最讨喜。
  但是带上王妃亲自登门道贺,那就是极大的尊重,真心的想要去到和义家饭王如此做不奇怪。
  但是奇怪的是,但凡有头有脸的帮忙,都是喜滋滋的,带着王妃去秦王府上登门道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燕王池砚百思不得其解。
  悄悄的派人去问关系比较亲近的藩王,结果派出的人回来,居然苦着脸,直接告诉燕王,人家都等着,燕王会有什么反击的手段,等着看他燕王府的好戏。
  这话可真的是把池砚气的够呛。
  “这帮蠢货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兔死狗烹的道理?”
  黄舟挽回到京城之后,开始极其认真的准备社学的事。
  在燕地这一一是所见所闻,让黄舟挽更加坚定,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早解决,绝对不能有所托塔。
  不然日后的麻烦会更多,燕地如果他们早日发现那里的冤情早日动手,燕地的情况就不会变得如此严峻。
  我们的消息已经传来,经过全面的评估,想让燕地恢复元气,至少还需要3到5年的时间。
  只要还能够恢复元气,时间久一些倒是无所谓,但是那些死去的人应该怎么办?
  他们可是真的永远都回不来了。
  社学的推行虽然无关人生死,但是只要有人学习读书,识字明白黑白道理,少一些偷鸡摸狗之徒,多一些礼教的教化,或许就会少很多血腥惨事。
  小孩子在最开始时总是很容易学习,周遭人的说话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他所见到的所有的东西。
  如果缺少一个人作出正确的引导,未来会有很多麻烦,如果仅仅是一个人,一件事或许还好一些。
  但是如果整个天圣的孩子都不怎么去学习读书识字,学习礼仪,教养,学习,如何明是非辨黑白。
  十年之后,整个天圣的社会风气会变成如何?黄舟挽不敢想。
  所以她必须要及早的作出反应,在燕地村头的那个叫做小松的少年,还有很多数不清的孩子,他们都是愿意读书识字,都在等着呢。
  既然他们都愿意,而且做的都是好事,为什么她不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这些事?
  孟母三迁能出来一个孟子,希望社学推广之后,也能够有更多的子弟为整个天圣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