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许风睡得很不好,腰酸背痛腿抽筋,睁开眼时天已经亮了。刚准备翻身起来,却触碰到了特别柔软的东西。只听一声轻吟,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许风本能的向后挪了挪身体,坐起身看到睡在一旁的王琳。许风哭笑不得的看着王琳,再看看王琳手捂的地方,红着脸结结巴巴的说道:“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王琳点了点头,轻轻应了一声坐到旁边的椅子上。二人离开房间来到客厅,许勤夫妇坐在客厅看电视,许冰姐妹俩陪着父母看电视。许风和王琳也坐到的父母身边,一家人在客厅里有说有笑的。
结婚后的第三天,许风和王琳去了王琳的爷爷家。三天回门是许风老家的习俗,但是王琳的父母住在省城,要去那边一个来回开车就要四个多小时。而且王琳的父母都在外面谈生意,只好选择去爷爷家了。
两家人都很高兴,王琳也在尽职尽责的配合许风。回到家的那天晚上,许风接到了赵文从市里打来的电话。本来许风再过两天就该去省城报到了,公司突然改变了主意。毕竟许风去省城总部是赵文托了关系才办成的,许风刚进公司没多长时间,直接过去难免遭人议论。
这次总部给了许风一份比较轻松的任务,他们属于省内的知名护卫公司,平时有很多参加公益活动的机会,这次刚好有一次外出的公益活动。总部决定让许风全程参与,到时候回到总部上班也好有点儿筹码,不至于让人在背后议论许风。
第二天一早,许风跟父母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家。临走之前特意叮嘱王琳,在家里好好照顾自己。虽然他心里还是有些芥蒂,但是王琳的确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只是许风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心里一直有种空牢牢的感觉。
许风来到公司在鹤山市的分公司,那里早已经是人满为患了。这次公益活动是由鹤县多年企业发起,由鹤县人民政府主导,鹤县多名爱心人士共同参加的公益活动。他们不仅带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还带了一笔数目不小的现金,要去给西部山区的孩子盖几所学校。
他们此行的目的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做公益事业看起来很简单,只要把东西给出去,把钱打过去就行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这样,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他们这群人里有很多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公益事业的人,他们在这方面都是专家。
前面四辆越野车开道,中间是四辆满载的大巴车,后面两辆装着东西的皮卡车。这样一个车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鹤山市,开往西部最贫困的山区。
十几个小时的颠簸,许风他们终于到了第一站,杨村。所有人被分成了几个小队,由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带领他们去不同的村庄。所有车子全都放在的杨村,许风跟着其中一个小队来到了杨村村长的家里。
杨村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看上去瘦的就剩下骨头架子了。听说许风他们是来给孩子们送学习用品的,招呼村子里的人出来帮忙搬东西。确实出来不少人搬东西,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妇女。
几乎见不到年轻一点的男人,后来许风从杨村长那里得知。杨村的年轻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南方城市。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好几年回家一次。
在大家一边搬东西的时候,杨村长给许风讲了一个笑话。说是他们村里有两口子,结婚的时候不到二十,两口子一起到南方打工,每年春节回来过年。后来有了两个孩子,两口子把孩子丢给了父母,一起在南方打工。
由于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学费生活费什么的也越来越多。两口子决定剩下车票钱,好好在那边打上几年工,然后攒一笔钱回家做点儿生意。
这一去,他们整整十年没有回家。每年定时给家里打钱,跟孩子通通电话。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一直到孩子高中毕业。他们跟孩子见面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在两个孩子受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两个孩子报考的都是北方一所大学。
杨村长讲到这里的时候,许风根本没有听出来这个故事到底什么意思。坐在旁边的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却哭了,他哭的很伤心,似乎这个故事勾起了他的伤心事。
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北方一所大学,并且以本市文理科状元的成绩获得学费全免的待遇。但是直到两个孩子去了学校之后才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根本不在那里。
在他们上中学时候,老两口相继病倒了。他们不想连累两个孩子,更不想连累自己的儿子儿媳。所以他们悄悄的离开了家,带着干粮却了北方。他们走的时候告诉两个孩子,如果有一天他们想爷爷奶奶了。就看看北方的天空,他们就在那里注视着他们俩。
杨村长说到这里早已是老泪纵横,哽咽的说道:“你说可笑不可笑,他们根本就不是两个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只是逃荒到了我们这里。刚结婚的小两口不想要孩子了,就把两个孩子丢给了他们。直到老两口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他们都还惦记着两个孩子以后该怎么办。”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很多人擦拭着自己的眼眶。他们终于听懂了这个故事,它不是一个笑话,却更像一个笑话。年轻的亲生父母抛弃了孩子,一对连自己都养不活的老年夫妇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只可惜他们没有等到孩子成才的那一天,但是没有人不为他们所感动。
杨村长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小房子,开口说道:“看见那个了吗?那是我们村子所有村民修的,是留给那两位好心人的。已经十几年了,就算修路都是绕过那座房子。你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众人摇了摇头,一个本村的中年妇女说道:“那是因为他们养大的那两个孩子,如果不是那两个好心人,他们俩也不会有今天成就。”
中年妇女这么一说,就更让人感到好奇了。当年的两个孩子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能让他们这些人如此钦佩。
杨村长带着许风一行人来到村口,那是一栋特别漂亮的房子。三层小楼后面有个很大的院子,和旁边这些平房看起来格格不入。大门上写着一行大字“杨村第一小学”
杨村长无比骄傲的说道:“这所学校的房子是我们村最好的,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我们都没有见过。但是只要是我们村的孩子,都可以去这所学校上学。进这所学校的学生,只要成绩达到要求,就可以免费享受一切娱乐设施。”
听杨村长说了这么多,许风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看到眼前这所漂亮的学校,不用说也应该能猜到,这一定就是当年那两个孩子建造的。看到杨村长无比骄傲的神色,就不难猜出那两个孩子现在一定很有出息。
杨村属于大树乡,而大树乡有上百个自然村,像杨村这样的学校全镇不超多十所。并不是出资的人没钱建造更多这样的学校,而是出资的人的想法跟别人不同。就像这十所学校的入学标准一样。
新生入学,不需要经过任何考试,既可以享受全部娱乐设施,又可以享受免费三餐。但是入学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开始,每次的成绩都会跟平时的待遇挂钩,成绩不好的人就会有很多限制。比如很多玩具不能玩儿,很多好吃的不能吃之类的。
许风越来越佩服想出这个主意的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却很少有人真的这样做,毕竟很多人往往会随着自己意愿去做事,并不关心那样做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选定了第一个需要建造学校的村子,就在杨村西边,是一个跟杨村大小差不多的村子。杨村的小学每年都有限额,其他村子的孩子想去上学就更难了。很多适龄的孩子没学上,就整天在街上游荡。
选址打地基,隔壁于村的人都老帮忙了。于村的村长姓桑,叫桑木,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戴着一顶大草帽,干什么活他都冲在前面。
学校很快就盖了一大半了,村子里的木材用的差不多了。重新采伐有没有专业工具,所以只能去县城买一些回来了。
许风跟着村长桑木去了县城,折腾到下午才买完木头回来。刚一出城就下起了雨,刚开始雨下的不大,后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最后开车的连路都看不清了。再加上路本来就不好走,桑木村长决定停下休息一会儿,等雨停了再走。
车子里除了木材,还有不少的粮食和不少的肉。村子里的孩子缺乏营养,一个个瘦的皮包骨头,甚至有几个许风看到把自己吓一跳。竟然还有那么瘦的孩子,十三四岁的孩子看上去跟城里七八岁的孩子一样大。
大雨冲垮了路面,许风和桑木村长一起修路,跟车的几个年轻人也下来帮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看起来他们是要在这里过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