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瀚见黄道舟和钱国栋有点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架势,暗自好笑,打断他俩道:
“好了,好了,你们都干得风生水起,祝贺你们。现在能不能不谈你们的厂子了,咱们谈谈我妈妈准备挂靠三水镇的事。”
“你说,我们听着呢!”
“个体户难发展,有块公家的牌子截然不同。”
钱国栋快人快语,道:“有道理,你又有了什么金点子?你用不着说理由,我相信你,用不着听,你直接说要我怎么做吧!”
黄瀚道:“我妈妈想申请成立一家公司,归属于三水镇管辖,性质是镇办集体单位。
名字已经想好了,叫做‘自强服务公司’,地址就放在我家翻建后的祖宅,我妈妈担任经理,自负盈亏。”
“三水镇为什么要成立一家公司交给你家经营呢?”
毕竟是当了十几年干部的,钱国栋的提问一针见血。
“因为我家是要给出条件的。‘自强服务公司’保守估计今年能够解决三十个工作岗位,而且全部是女工。
如果运行良好,年底就有可能提供五十或者更多工作岗位。
三水镇一分钱用不着花,能够安置几十个待业青年中就业更加困难的大龄女青年,何乐不为?
况且‘自强服务公司’每年还要缴纳千儿八百的管理费。
这样的好事三水镇不要拉倒,刘庄镇你熟啊!你可以帮着我家去联系刘庄镇。”
钱国栋赞叹道:“嗬!这一手狠,所有的乡镇都面临就业压力。只要放出这样的话,三水镇当然要积极配合。”
“之所以找你帮忙,完全是因为老宅的地界归‘黄陈居委会’管辖,也是因为钱爱国的大姨是居委会主任,肥水不流外人田么。”
宋丹华点头道:“让我姐姐参与创办‘自强服务公司’,地址又在‘黄陈居委会’,
以后这单位就相当于是居委会的,取得成绩肯定能算在我姐姐头上,她肯定会支持。”
黄瀚道:“钱叔叔,宋阿姨,你们先问问宋主任,万一她没兴趣,我们还可以约南大街居委会的主任谈谈。
公司地址放到‘南城当铺’旧址也是行的,那里地方大着呢,属于南大街居委会管辖。”
钱国栋道:“这还用问吗?‘黄陈居委会’都快穷疯了,一家像样的单位都没有,连居委会主任都帮着糊花圈挣仨瓜俩枣。
有人找上门送管理费,还承诺解决待业青年,他们还不乐疯了?”
“你先帮着吹吹风,记住了,我家的底线是居委会和镇里、县里不得干预经营,别乱派领导,派了‘自强服务公司’也不认。”
“这个我懂,你家辛辛苦苦挣出来的产业,怎么可能拱手送人?”
“大话我用不着说,反正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强服务公司’办起来,黄陈居委会的好处不会少。最起码居委会几个正式工的福利会多出双倍!”
“我明白,也相信你亏不了我大姨子。”
钱国栋夫妻俩离开“事竟成饭店”根本没有回家,直接就去了大姨子家和宋春华夫妻俩进行了一番长谈。
“黄陈居委会”主任宋春华不是个榆木脑袋,有上进心,当然想着促成这件事。
她的老公王祥是柴油机厂的车间副主任,技术员出身“妻管严”一个,基本上没有吭声。
他们家的大事小事都是宋春华说了算,三个孩子也都听妈妈的,经常跟爸爸皮脸。
第二天是星期天,下午两点,宋春华和钱国栋一起来到黄瀚家的徽派大院堂屋里围着方桌谈正事。
约在这里是防止大白天“事竟成饭店”那里人多眼杂不好谈正事。
虽然是星期天,但是黄道舟没在家,液压元件厂这段时间没有厂休,都在加班,厂里的干部职工数量翻了翻,这事那事有不少,他得盯着度过磨合期。
黄道舟听了黄瀚的计划,认为这是个好事,但是未必办得成。
要镇里、县里批这样的公司,还给那么多经营项目,还不插手经营仅仅收些管理费,恐怕比较难。
他没什么好的建议,也没有时间盯着办手续,干脆不管了,让黄瀚和张芳芬试试看,本着“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
因此是黄瀚和张芳芬一起跟宋春华、钱国栋谈细节。
宋春华知道黄瀚,见他这个小孩子一本正经谈事情一点点也不奇怪,估摸着是钱国栋和钱爱国以前没少在她面前讲黄瀚的故事。
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宋春华当然希望做个好干部,争取在退休前得到正科级别。
她认为用不着三水镇拿一分钱资金,也用不着提供办公地点,镇里肯定同意批准成立“自强服务公司”。
如果真的能够解决三十个甚至更多的工作岗位,“自强服务公司”肯定能够得到镇里的扶持。
可是张芳芬个体户干得好好的,“事竟成饭店”名气越来越大,她家应该赚得不少,干嘛要这样做呢?
宋春华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忍不住,问道:
“老张,我真的搞不明白,你家的饭店红火着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呀?当个空头经理好像没什么意思,工资级别恐怕定不了多高。”
“呵呵,我是为了能够把我家的饭店做得更大,把服装箱包厂办起来。
这需要招不少工人,绝大多数人不认个体户,认公家的单位呢!”
“我当然希望你这个能人办好服务公司,可是这要多花不少钱呢,这可都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呀!”
“国家、党中央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人致富。
我这样做真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年借了许多钱开饭店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现在有了带动更多人致富的能力,想着尽微薄之力。”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肯定不是张芳芬的原创,都是黄瀚事先教会的,此时说出来,让宋春华觉得她不仅仅有水平还有觉悟。
宋春华是最基层的干部之一,没少传达上面的精神,这一两年会少多了,以前居委会三天两头开大会、学习,主要内容就是给大家读报纸上的文章。
她每天都要看主流报纸,当然知道国家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