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明末草头王 >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上行下效!
  至于说社会的变革,会不会导致皇权衰落?
  刘易并不在乎!
  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面前,一家一姓之兴亡,真的不值一提。
  再说了,谁他娘的说资本主义就不能有皇帝了,不能有皇家了?
  英国和小日本身为发达国家,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不是还有女王和天皇吗?
  刘易作为开国皇帝,他最起码可以保证,在自己去世之前,手上的权力不会被侵夺。
  他会在自己去世之前,提前安排好一切的!
  想到这里,刘易将这份令他感到满意的答卷放下,然后揭开了糊名。
  考生的名字让刘易微微吃惊!
  李岩!
  这又是一个历史留名的人才啊!
  刘易不断的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卷子,脸上的表情也是逐渐舒缓。
  虽然大多数人的答卷都是假大空的废话,但这里边,还是有不少真正敢说,并且言之有物的人才的。
  就像是宋献策和李岩,他们的答卷就很令刘易满意。
  刘易伸了一个懒腰,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开口吩咐道。
  “诸位大人先歇一歇吧,这答卷还多的很,今夜是不可能看完了。”
  “谢陛下体谅!”
  诸人齐声开口说道。
  刘易又对着身旁的小宦官开口吩咐道。
  “命人去传膳吧,朕和内阁诸位大人一起吃点。”
  小宦官领命去做了,不多时便有御膳被端了上来。
  并非什么很奢侈的燕窝鲍鱼。
  而只是一人一小碗小米粥,以及一碟土豆丝,一个烤红薯,一个煮出来的玉米。
  虽然简单,但却别出心裁。
  嗯,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的育种工作,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努力。
  现在已经颇见成效了,不过其亩产量远达不到后世亩产几千斤的地步。
  因为从美洲传过来时间尚短,还没有适应大明当地的气候,现在的土豆红薯玉米的产量并不算太高,并没有表现出其奇高的产量。
  也就和水稻差不多,比小麦要稍稍高一些。
  这应该就是明末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之一了。
  等到满清入关,到了康熙登基,这些作物才逐渐适应了中国的气候,开始展现出它们的极高的产量。
  然后被推广全国!
  满清靠这些高产量的作物,给自己营造出了一个虚假的康乾(红薯)盛世。
  不过,这些作物的产量虽然不算突出,但其抗旱却是真的。
  所以,哪怕是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刘易也是在大力推广。
  为了推广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让百姓们都去种植这些作物。
  刘易连带着大汉的文武大臣,已经连着吃了好些天的红薯土豆玉米了。
  因为上行下效,百姓们总是下意识的想要去模仿统治者的行为的。
  刘易连带着满朝文武勋贵一起吃土豆玉米红薯,下面的百姓一定会好奇,这他娘是什么好东西啊?
  是能延年益寿?还是能壮阳补肾?
  怎么上面的皇帝外加官老爷们一起吃上了?
  买是舍不得买的,那我们要不要也种点试一试?
  然后,这么一试,红薯土豆玉米的推广种植工作也就完成了。
  刘易喝了一口小米粥,然后夹了一筷子土豆丝,小口小口的吃着晚膳。
  内阁的六位阁老也是如此,不管愿不愿意,面对刘易下达的这个政治任务,都只能捏着鼻子吃下去。
  说实话,土豆,玉米,红薯等作物的味道还是不错的。
  但是,再好吃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吃啊!
  他们早就吃腻了,但皇帝还在坚持吃着,谁敢做这个出头鸟?
  站出来表示老子不吃了!
  那不是给自己找刺激的呢吗?!
  没办法,所有人都只能咬着牙继续吃下去。
  “艰难”的吃完晚膳,刘易和内阁诸人继续批改考卷。
  批改考卷的工作整整进行了三日才结束,殿试放榜的日子,太原城内内外外都陷入了一片欢腾之中。
  进士科和武科几乎是一起放榜的!
  只不过,很明显的是,进士科这边关注的人要比武科那边多的多。
  刘易站在皇城的城楼上,望着太原城内的人山人海,开口说道。
  “开始放榜吧!”
  伴随着放榜声,大汉新朝第一次科举正式落下了帷幕。
  进士科和武科的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一共六人,被刘易亲自赐宴招待。
  嗯,吃的还是土豆,红薯,玉米……
  不过,赐宴不是看吃的什么,而是看和谁吃的。
  在赐宴上,除去刘易动了两筷子,其他人都是浅尝辄止,谁也不敢真的放开了吃喝。
  然后便是御街夸冠的保留节目!
  六名天之骄子骑马从御道上走过,享受着街道两侧百姓的欢呼和崇拜。
  刘易在城头收回了视线,对着自己身边的李东成和杜文才开口说道。
  “此次大汉新朝第一次科举能够圆满结束,两位功不可没啊!”
  两人脸上露出一抹惶恐,开口说道。
  “科举之事顺利进行,全赖陛下圣明,我等不敢贪功!”
  刘易却是继续开口说道。
  “两位大人过谦了,这段时间两位之兢兢业业,朕也是看在眼中的。”
  “现在科举过去了,两位可以放心休息一段了。”
  “哈哈,朕也得好好休息休息了!”
  连着几日批阅考卷,处理政务两班倒,刘易是真的感觉有些精力不济。
  两人退下了,刘易将新科进士履职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便回到了后宫。
  也没有召人侍寝,而是自己和衣而睡。
  等刘易醒来,时间已经到了夜间,外面的天色全黑了。
  寝宫中灯火如豆。
  刘易没有起身,而是开口询问道。
  “现在是什么时间了?”
  一旁伺候的小宦官看了一眼宫殿中的座钟,开口说道。
  “回陛下,快到子时三刻了。”
  子时三刻,换算成二十四小时制的话,大概也就是快要凌晨一点了。
  刘易深吸一口气,揉了揉面颊,感觉很疲惫。
  “朕睡了这么长时间吗?”
  座钟是大汉的内造局自产的,并非高价购买的西洋人的玩意。
  某种程度上而言,钟表的生产,其实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因为,钟表的加工生产,是最考验精加工技术的。
  在大汉治下,工匠们看到了改变自己及后代命运的希望,他们不再被永生永世固定在匠籍上。
  工匠的身份反而是成为了一种职业,一种高薪高福利,拥有广阔未来的职业。
  他们甚至能够凭借自己手头的技术,敲开官场大门,摇身一变变成技术型官员。
  …………
  今天还有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