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苏厨 > 苏厨 第174节
  权御史中丞包拯上书劾奏张方平——身为三司的行政长官,现在刘保衡卖房还债,恰好又是你张方平将房子买下来,那谁知道在交易的过程中有没有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或者有单方面恃势压价的不公正行为呢?
  随后,御史台的言官都纷纷要求处分张方平。
  官家应御史台的要求,下诏罢免了张方平的三司使之职,外放到陈州。
  四川如今成了大宋经济特区,从益州出来的官员,一般都会被贴上个“懂经济”的标签,于是官家任命接替赵抃干满一届,刚刚回来的益州知州宋祁接任。
  但这一人事任命又遭到老包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宋祁在益州时,贪图享乐,不宜升迁;而且,宋祁的兄长宋庠是执政官,宋祁应该避嫌。
  宋祁很无辜,老包你要讲道理,在益州不贪图享乐,是做不好官的啊老包。
  官家也很无语,这不合适那不合适,那你老包来当三司使,好不好?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老包当年让官家立储,官家被逼不过了,直接来了句:“你想立谁?”老包摘下乌纱帽跟官家怼回去:“你疑我用心,那把我罢免了再立也行!”
  不过这次情况变了,老包不知道为什么,接了!
  这下轮到欧阳修看不惯了。
  欧阳修立即上书:“近除包拯为三司使,命下之日,外议喧然,以为朝廷贪拯之材而不为拯惜名节。然犹冀拯能坚让以避嫌疑,而数日之间,拯已受命,是可惜也!”
  我还以为他会坚决辞让避免嫌疑,结果他这么搞!
  “拯天资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至如逐其人而代其位,嫌疑之迹,常人皆知,拯岂独不思哉?”
  赶走别人自己上位,老包你这是有嫌疑有瑕疵的!
  “拯在台日,尝指陈前三司使张方平过失,方平由此罢去,以宋祁代之。又闻拯弹祁过失,祁亦因此罢,而拯遂代其任。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
  因为农人的牛踩了田,就判没收别人的牛,用这种方式处罚老张,太过了。然后轮到老包你自己了,怎么标准就不一样了呢?这不同样是瓜田李下说不清吗?!
  欧阳修也真算是直人,老张在当御史的时候可没少说过他的坏话,他现在反过来替老张抱不平。
  包拯一听说欧阳修的奏疏,也提出辞职,但仁宗皇帝并没有批准,求求你们都消停了好不好?大家搁置争议向前看好不好?难道让国家财政部长空着?!
  空着就空着!过了一段时间,包拯“乃就职”。
  此案给政坛带来的震动还不止于此,开封府在审理这个案子时,还发现宰相富弼的女婿、扬州知州冯京也跟刘保衡有牵连。
  冯京在京任馆职期间,跟刘保衡是邻居。曾以铜器为抵押,向刘保衡借过钱。
  刘保衡因为酒场经营不善,家里已没什么余钱,却又不便拒绝冯京,于是用家里的银器作为抵押物,向质库贷款借给冯京。
  这本是小事儿,但是有张方平的处置在前,于是冯京立即避嫌,提出辞职,申请到边缘山区去扶贫。
  官家遂将冯京从繁华大郡扬州调到小地方庐州。
  这事情让苏油啼笑皆非,老张的遭遇,和某体育明星老公,当年的某港财政司司长调税前买汽车的情况何其相似。
  等等,大宋官场的廉洁程度,都能和后世最廉洁的政府相比了?可别逗了喂!
  不过好在转运司还有熟人,也算自己的半个老师。
  赵抃赵老头,如今是管三司之一,度支司的副使,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
  赵老头也是租房住,苏油的到来让他很高兴:“我那白龟还好吧?”
  苏油指着自己:“我,不远千里风尘仆仆过来看你,你,不问人,先问龟?再说那白龟是我家客卿,如今有个可爱的小字叫玉奴。愿赌服输啊明公。”
  赵老头说道:“说得这么好,还不就是来考试的?想好没,去礼部还是来转运司贡院?”
  苏油说道:“那还用说,肯定是转运司啊,开封府转运司乃计司直辖,有你和张公在,这里算是我半个娘家。”
  赵老头就叹气:“现在是包公了,抓廉政是一把好手,不过也只能抓廉政了。”
  苏油笑道:“这不挺好?你不是也擅长这个?关节不到包御史,清寒无喜赵知州。如今节气,天下流火,三司独得一片清凉啊。”
  赵老头摆着手:“三司掌天下钱粮,熙熙攘攘才好,独得清凉,不是好词儿。你这孩子蔫儿坏!”
  说完又问:“别闹了,保荐你的大员,可找好了?”
  苏油叹气道:“你要是不嫌弃苏油无才,算是一位。本来想加上张公的,结果他又不在朝中了……”
  赵抃笑道:“你堂哥在欧阳内翰那里熟门熟路,哪里用得着我们。”
  说完从身后书架上取来两封信:“这里有一封是老张临去之前留下的,一封是我的,你拿着这两封信,去见永叔和圣俞吧。文章事业,还是他们靠谱。”
  这时候书办进来:“副使,度支判官请见。”
  赵抃笑道:“请进来吧,正好,此人明润你当一见,应该谈得来。”
  没一会儿,进来一个人,相貌堂堂,身材也匀称,算是美男子一枚,呃,就是一脸的傲气,还有点黑,有点脏。
  衣服也是邋里邋遢,脖子下内衣都有汗印子了。
  那人对赵抃施礼:“副使,《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做好了。”
  苏油吓了一跳:“你……你是王介甫!”
  第二百六十一章 欧阳修
  历史上王安石都被黑出翔了,说他相貌奇丑,苏油完全被误导了,如今一看,王安石长相其实还不错的。
  这篇文章在后世不太出名,然而说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导言也不为过,苏油却是读过的。
  那人点头道:“我正是王安石,这位少年如何识得我?”
  赵抃呵呵笑道:“介甫,这位便是苏油苏明润,眉山举青苗法,多得他的建议,可不独只有你在舒州时有过哟。”
  王安石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青苗法本来就是古法,非安石之发明。”
  说完对苏油拱手道:“原来是你,你的《尚书祈询》,副使给我看过,角度独特,我最近也在研究。给天下智者一些时间,总能给你找出答案来。”
  说完又叹气:“还是眉山好啊,当年我的家乡,也有一位如你这般的神童,五岁能诗,只可惜后天没有跟上,如今……泯然众人矣。”
  这是说的方仲永了,苏油也拱手与王安石见礼:“苏油一路成长,内有堂兄二苏,外有诸贤官长,耳提面命,今日才有试举的机会,我心中是一直感激的。”
  说完又对赵抃施礼。
  王安石脸上明显愣了一下:“明润,据我所知,你年纪不大吧?”
  苏油说道:“今年十二,明年试举时十三。”
  王安石问道:“可有行卷,给我看看。”
  苏油才想起王安石也是治经大家,不过对王安石的直白有些无语,我说了要向你行卷了吗我?
  就算你这度支判官仅是个虚职,实务乃是修起居注,皇帝身边打转的红人,也不至于张口就来吧?
  行卷也是有技巧的,几方投稿的话,搞不好就是几方不讨好,因此苏油只能拒绝:“呃,没有,堂哥已经将我的文章送到欧阳内翰那里去了。”
  王安石皱起眉头:“你堂哥?苏明允?”
  苏油躬身道:“是。”
  王安石正要说话,赵抃打断:“看什么别人的文章,先看看你的吧。”
  ……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
  ……
  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
  ……盖今理财之法,有不善者,其势皆得以议于上而改为之。非特当守成法,吝出入,以从有司之事而已。
  ……
  这是赵抃前任安排的一项工作,给历任借度支副使在官厅墙壁上题名,并简述其执政履历,后人评判财政政策的优劣,可以根据历任主事,推断功过谁属。
  王安石这篇文章的确是好文章,道理也无可挑剔,不过其中有一半是私货,为变法鼓呼。
  有一个问题忽略了而已——择吏而守之,怎么择?怎么守?
  这个问题对赵抃似乎同样不是问题,只需要清廉,读书好,不给百姓生事儿,对他来说就是好官僚。因此他对这篇文章大家赞赏:“鞭辟,就这么定稿吧,介甫才华横溢,真是我度支司难得的人才。”
  喂!人家就是挂职拿工资而已,老赵你也好意思!
  两人一同与赵抃告辞,来到街上,王安石说道:“明润,你的年纪比我家雱儿尚幼三岁,他的学问也还过得去,你们都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可以多来往。”
  苏油心想你那儿子,眼睛长在额头上的,我是多无聊才会去找虐,躬身道:“听闻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献。客问元泽:‘何者是獐?何者是鹿?’元泽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元泽世兄的聪明,我是难望其项背的。”
  王安石有些自得,微微一笑:“要是你,会怎么回答?”
  苏油躬身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王安石神情一僵,不觉停步,后又叹了一口气:“明润,你比元泽更聪明。”
  ……
  没想到拜访赵抃还会遇到未来的大佬,苏油也感慨汴京果然高官遍地走,勋贵多如狗。
  有了张方平,赵抃两封书信,苏油便可以去见欧阳修了。
  欧阳修如今已经洗刷了取士不公的名声,三年下来,天下第一榜的威力已经开始显现,文风大变,舆论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嘉佑四年的贡试,出了件新鲜事儿。
  嘉佑二年,大小苏同中的那一科,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老欧阳一看便道:“瞧着别扭得紧,这一定是太学刘几的文章。”
  于是就着韵脚,续写了一句:“秀才剌,试官刷!”
  剌通辣,意为乖张,让人不舒服。
  后来开封一看,果然是刘几。
  刘几也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落第。长笑一声:“状元给我留着,待我明科来取!”
  回到铅山老家后,刘几在清风峡结庐苦读,并一改以往高谈阔论不务实际的毛病,彻底告别了太学体文风,开始关切国事,体察疾苦,并他在清风峡的崖石上大书“魁星状元”四个大字以激励自己。
  结果今科又是欧阳修受命任御试考官,他知道刘几和一些痛批过的太学生又来考试了,于是在考前就放出风声:“除恶务尽,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
  结果在阅卷时,欧阳修居然看不到一篇文章是太学体的,嗅不到一丝太学体的气息,老欧阳不由得纳闷:“难道这些太学生们都没来参加考试?”
  崇政殿试,以《尧舜性仁论》为题,有一篇文章中写道:“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凶之诛。”
  欧阳修拍案叫好,擢为第一,并向官家推荐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