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路大军三路告捷,唯有中路军不温不火。这倒不是说中路军主将王离无能,这主要是因为中路军面对的是三十万楚军主力,而楚军主将为英布。
英布是个为人豪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和项羽一样走的是猛将路线。但他和项羽又不太一样,他是个和有心机的人。所以在英布身上往往会看到双重人格,大多时候勇猛豪迈,可有些时候,尤其是关键时候,又变得多疑且犹豫。
这种双重人格直接导致英布在与敌作战时如果能及时看出敌方弱点,说白了就是看出敌方主将不如自己,那么他就会表现得攻如猛虎,敏捷如豹,凶残如狼。反之就会小心翼翼,一次次的试探。
而且也不有个习惯,凡是和他对阵的敌军主将出身越是高贵,英布在抓住对手弱点并将其击败后,就越会残忍的对待战败的敌人。通常是将其活埋或者五马分尸。这大概是因为他受过黥刑(刺面,一种侮辱性的刑罚)的缘故。
现在英布面对的是王离,王离是大秦老牌将门世家的公子,其祖父王翦是和白起、李牧、廉颇齐名的战国末期的名将。王离又是大秦战神白宣的首席大弟子,身份、爵位、官职、出身、家世样貌、功勋都是英布需仰望的存在。
王离战功赫赫,久负盛名,从没跟他交过手的英布肯定表现的小心翼翼的。英布这些试探在王离看来未免有些小儿科,不过王离早已经过了容易冲动的年纪。他对英布的挑衅置之不理,按部就班的调动军队步步紧逼,在保持压制态势的同时,在左右两翼局部进行小规模突击。如此一来,英布更加谨慎,因为搞不清王离的真实意图,英布只得放弃一些防线把兵力逐渐集中在一起抱成一团。尤其是当英布知道王离身后居中指挥百万秦军的竟然是大秦战神白宣的时候,他就更加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连项羽命他调出部分兵力支援龙且的军令都置之不理,只是死死的盯着王离军。
英布的举动正中王离下怀,中路军本来就是要牵制住楚军主力为两翼各路人马扫清彭城外围受敌创造机会,这个阶段保持威慑比直接开战效果更好。
如此一来,中路战场相对两翼就平静的太多了,不过王离所部秦军还是一步步的靠近了彭城。
大秦二世扶苏二年六月,章邯军、白宝军、蒙恬军击败或者全歼当面之敌后迅速兵进在肖、砀地区和中路军会师。英布此时哪敢挡在秦军面前,他立刻率领楚军放弃防线撤入彭城,也算是给楚军保留了一些元气。
英布不战而逃,王离自然是紧随其后,百万秦军于当年七月包围彭城,当然秦军给项羽和楚军留了一条逃跑的道路,围三阙一战术正式形成。
百万秦军将彭城团团包围,楚军将士站在城墙上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呼啦啦迎风飘摆的秦字战旗。满眼都是如同被个森林般的碉楼、哨塔。更有一种巨大的木质平台,那平台的高度稍稍高于城墙,木台上安放着弩炮和攻城弩这两种攻城利器。
彭城楚军已经知道秦军新式弩炮的威力,如今看到这种要命的武器居然就架设在自己的脑瓜顶上,这战斗还没开始,楚军的士气就已经受到了打击。
而一贯喜欢标榜自己有钱的白宝这时候少爷脾气又发作了,每天都会以调试校验弩炮为由,冲着彭城放几炮。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不出三天楚军就会适应,对弩炮的轰鸣也不会过于畏惧。但关键是,白宝是不定时不定方向的发射。有时候轰的一声打一炮,随后就没音儿了,可赶上楚军吃饭时秦军发射的弩炮弹就跟雨点一般的砸下来,楚军将士们惨啊。很多士卒连饭都没吃上就被炸成了渣,弄得现在楚军将士们无论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的,走到溜边儿,左顾右盼,简直像一群胆小的老鼠。
这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极其严重的,而所有的楚军士卒都看到了亲军可以留出来的那条活路。楚军将士都明白,在兵力、战力、装备等各方面楚军都不是秦军的对手,硬抗的结果只有一个,不用说谁心里都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晚上偷偷用绳子爬下城逃跑。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两个,但随着秦军一点点的施压,逃跑的楚军士卒越来越多。
可以说楚军士卒打起仗来还是很彪悍的,他们也不畏惧死亡。在大秦灭六国期间,楚军是唯一一支可以和秦军正面相抗的军队。但此时的情形不同,此时整个彭城就像是一只装满了凉水后被架在火上慢慢加热的锅,而三十万楚军将士就是这锅里的青蛙。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早晨,城墙上的楚军士卒刚刚交接完毕。昨夜当值的楚军士卒哈赤连天,耷拉着脑袋走下城去。新来的十足各自站在哨位上盯着刚刚收操正准备吃饭的秦军。
秦军的饭菜丰富极了,别看每天要供应一百多万人的一日三餐,但秦军的饭食依旧可以做到荤素搭配三天不重样而且管饱管够,这意味着秦军的后勤补给非常顺畅,同时也说明,被秦军收复的地方已经迅速安定下来,百姓在也不愿意造反了,只想过安定的日子。
当初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很多百姓们跟着造反无非就想过上好日子,能吃饱穿暖。可后来发现事与愿违。虽说把大秦打的快完蛋了,六国也先后复国,可这好日子似乎越来越远,这仗却是越打越大。现在好了,扶苏登基称帝,大秦君侯率军平定天下。所有严刑峻法全部废除,相应的新的政令不断颁布,被秦军收复的那些地方的百姓发现不打仗的日子来了,所以,也没谁愿意再拿起武器跟着各路诸侯玩命了。
被大秦收复的地方是这个状态,那么江东和岭南是个什么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