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白天的战斗结束后,埃以决战的战场已经形成。
到了当天晚上,出现了第一个停战机会。美军四支航母战斗群到达地中海之后,中国海军的两支航母战斗群也进入了亚丁湾。也就是说,中美在中东地区附近各部署了四支与六支航母战斗群。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中美出面干预,而且态度足够强硬,战争就会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时候停战,中美都能保住面子,毕竟埃及陆军已经在西奈半岛上发起反击,重创了以色列国防军,而以军仍然在西奈半岛上作战,并没有遭遇决定性的失败。如果在这个时候停战,以色列肯定得主动撤离西奈半岛,而埃及也会承诺恢复到战前状态,即从西奈半岛撤军。至于北面的叙利亚,因为没有攻入戈兰高地,根本不会对停战产生影响。
问题是,中国与美国都没有发出停战信号。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埃及、还是以色列,都有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机会,而且在双方看来都离胜利不太遥远。
对以色列来说,如果能够歼灭突入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就能占领西奈半岛,然后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与埃及签署停战协议。即便不能永久性的控制西奈半岛,也可以用来作为谈判筹码,迫使埃及在政治、外交与军事上做出妥协,获得更为稳固的周边环境,也获得更加长远的和平。
对埃及来说,如果能够在西奈半岛上击败以色列国防军,不但能够收复失地,还能进一步威胁到以色列本土,协助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即便叙利亚军队非常不济,没能打下戈兰高地,埃及军队也可以攻入以色列,以土地换土地的方式,迫使以色列交出戈兰高地,甚至能让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达到这个目的,不但能拉拢叙利亚,组建“埃叙轴心”,还能让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可以说,双方都有冒险的理由。
只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并非纳杰夫的个人野心,也不是埃及的民族意志,而是由牧浩洋提交给黎平寇的一份情势分析报告。事实上,这份报告由戚凯威提交,在牧浩洋与魏成龙审议后转交给了黎平寇。
在这份报告中,戚凯威明确提到,有足够的把握在西奈半岛上击败以色列国防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戚凯威绝对没有夸大其词。
虽然埃及军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二十三日与二十四日的表现,已经证明由牧浩洋协助搞的军事改革已经收到成效,埃及陆军的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埃及空军也走出了前几天的阴影,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埃及陆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进入西奈半岛,算上预备役部队,总共投入了近三十万官兵,而以色列的作战部队只有二十万左右,而且只有一个王牌旅与七个常备旅,其他都是预备役旅。从战场形势来看,埃及陆军仍然掌握着内线作战优势,后勤保障的难度比以军低得多,可持续作战能力超过了以军,因此有更大的韧劲。
综合这些因素,只要不在指挥上犯错误,击败以军的难度并不大。
有戚凯威坐镇,指挥上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忽略。至少在前两天的战斗中,戚凯威的命令都得到了落实。
只是,这份报告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戚凯威没有提到击败以军后的问题。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在西奈半岛上取胜之后,埃及军队该何去何从?
按照魏成龙的分析,戚凯威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避免让黎平寇在做出政治决策的时候受到影响。
要知道,就算埃及军队能够在西奈半岛上击败以军,也不见得能够攻入以色列。
原因很简单,随着战线向东退役,埃及军队的后勤保障将越来越困难,而以军将逐步转为内线作战。此消彼涨之下,埃及军队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如果考虑到两军素质,特别是以军在逆境下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埃及军队根本不可能在国境线对面击败以军,甚至有可能遭受惨败。
结果会如何,恐怕就没有能够想到了。
别的不说,如果遭到了重大挫败,埃及军队的士气一落千仗,别说攻入以色列,能守住战线就很不错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军队在旗开得胜之后,被以军抓住反击机会,结果一溃千里,眨眼间就丢掉了胜利果实,最终还被以色列突破了苏伊士运河防线。如果不是阿拉伯国家全体行动,拿起石油做武器,逼迫西方国家停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恐怕埃军连开罗都守不住。
历史重演的话,埃及军队的结局不会好到哪里去。
如此一来,在情势报告中,戚凯威自然得忽略这个问题。
牧浩洋没有忽略这个问题,但是也没有在转交的报告中专门提出来,因为他也知道,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让黎平寇受到影响。
正是如此,戚凯威提交的情势报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戚凯威没有提到的东西,对美国总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当时,五角大楼也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战争情势分析报告,其中明确提到,即便埃及陆军能在西奈半岛上取胜,全歼以军主力部队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以军仍然牢牢控制着通往国内的交通线,而且埃及陆军缺乏长途本息能力,所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以色列国防军也能撤回本土,然后依托本土打一场战略防御战,挫败埃及军队的进攻锐气,再利用埃及军队后勤补给不济的机会发动反击。
按照美军给出的预测结果,以色列有很大的把握击败埃及。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在以色列弹尽粮绝之前,美国必须伸出援手,为以色列提供弹药物资。
可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虽然在战争爆发前,以色列已经提高了国内弹药厂的产能,还通过各种渠道从美国与欧洲国家购买了一批弹药,特别是坦克弹药,但是在战争爆发时,以军的弹药储备仍然远远满足不了一场大规模战争。
打到九月二十五日上午,以军库存的弹药已经用掉了三分之二!
如果不是巴拉姆以闪电般的速度击溃了叙利亚军队,确保戈兰高地无恙,恐怕以军已经用光了库存。
当时,为了支援西奈半岛上的作战部队,以军已经把戈兰高地驻军的弹药储备量降到了最低限度。可以说,如果叙利亚陆军能够振作起来,及时发动进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很有可能将无弹可用。
即便叙利亚军队无所作为,以西奈半岛上的作战强度,以军也将在三到五天内耗光全部弹药。
当时,以军最缺乏的就是坦克弹药,特别是动能穿甲弹。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到二十五日上午,以色列库存的动能穿甲弹已经减少到三万四千枚。如果平均分配下去的话,每辆坦克只能分到十二枚,而正常情况下,一辆坦克的穿甲弹基数是二十八枚。在一场坦克会战中,一辆坦克至少需要一个基数的穿甲弹,而一场战役至少需要为一辆坦克准备两个基数的穿甲弹。即便前线部队都储备了一个基数的穿甲弹,库存也无法满足一场战役的需求。
没有穿甲弹,以军坦克就只是毫无威胁的铁皮罐头。
事实上,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大使就向美国提出了请求,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提供一批坦克弹药。在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与二十五日上午,以色列总理三次给美国总统打电话,提到了援助的事情。
美国国防部在这个时候提出援助问题,表明已经刻不容缓了。
问题是,如果美国援助以色列,中国就会援助埃及与叙利亚,美国向以色列提供坦克弹药,中国就会向埃及与叙利亚提供坦克。要是两个大国都介入的话,美国提供的援助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当时,cia已经发出警报,中国陆军已经派遣一个主力集团军,以联合军事演习的名义进驻巴基斯坦,而该集团军装备了近千辆24式主战坦克与一千多辆装甲战车,如果中国决定紧急援助埃及与叙利亚的话,这些装备能在五天之内,通过海运抵达埃及,或者是在一周之内通过空运送到叙利亚。
与之相比,美国的处境没有任何优势。
当时,美国在欧洲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只有不到四百辆坦克与六百多辆装甲战车。
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已经表明了立场,如果欧洲介入这场战争,将对欧洲进行石油禁运,因此欧洲国家不见得会与美国合作。只要禁止美军利用其军事基地,美国就很难调动部署在欧洲的主战装备。
从国内运送的话,至少也要一周之后才能抵达以色列。
此外,美国还得顾忌阿拉伯国家的反应,毕竟美国直接介入,将给埃及与叙利亚足够多的理由去说服其他阿拉伯国家。
受这些因素影响,在二十五日上午,美国总统没有批准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
只是,美国总统也没有出面呼吁停战,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以军能够在西奈半岛上击败埃及军队,美国就不用急于出手。即便情况更加糟糕,以军遭到重创,也可以等到埃及军队攻入以色列境内之后,再出手援助。
结果就是,在这个原本可以结束战争的时刻,中美都保持了沉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