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大魔王又出手了 > 第348章 让世界更美好
  【沪陕高速与二广高速互通立交桥处,一辆运苹果的车翻,短短3个小时,价值8万元的苹果,被附近村民哄抢一空。
  司机很无奈的看着这些人,这车价值8万元的苹果,一旦有所损失,几乎要他一人赔偿。
  这些人如果能及时帮忙捡回这些苹果,也许他的损失会小一些。
  但他们没有,反而哄抢剩下的。
  哄抢事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已经演变成常态化。
  这背后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当车主面临巨大损失和无助的时候,一些群众不但没有施救反而去哄抢货物,进一步扩大事情的损失。
  这些哄抢货物的人,在小利面前丧失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同时也反映了在法制方面缺失的问题,一些人一直以为“法不责众”的观念来行事,有恃无恐。
  这个社会需要道德重建,全世界一直在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每个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小利,没有一定的责任感,那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伊凡卡和刘仙女越看越触目惊心。
  法不责众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追究法律责任,而是因为在群体事件中,很多人是不明真相的围观者或起哄者。
  出了事,带头的几个人、骟动者和实施打砸抢的部分人是要追究,其他大部分起哄帮腔的就没办法了。
  更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参与暴力活动的人上万,诉求十分明确,可最后司法机关也只能逮捕少数带头的人和极个别的典型,未能用法律尺度去逮捕大部分参与者。
  看着剧本资料,伊凡卡和刘仙女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资料已经不止是那些针对王子安的网络暴力信息搜集和剪辑,而是直接扩散到整个社会层面。
  很多资料,都是互联网热点新闻。
  其中一些只是看标题就让人觉得不舒服,如果看了相关新闻或者截图,更让人有恶心的冲动。
  一个天真的小孩子接收到这些新闻,肯定会以为,这个社会原本的样子,原来是这样:黑暗、野蛮、残忍和原始。
  虽然事实不是这样,任何社会都会有阴暗的角落,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善良就有邪恶,有好人就会有坏人,有爱就有狠。
  但是。
  总是接收这种消息,人的精神会崩溃。
  刘仙女曾在深夜看到王子安浏览针对他自己的网络暴力,知道一些,但不知道他为剧本做到这种程度。
  活在这样的世界,天空永远都是黑暗的。
  王子安的剧本最后,才贴有“开导性”资料和文字。
  他希望在拍摄结束后,可以靠这些自救,正剧末尾提醒自己要记得,原本的世界很美好,要让世界更美好……
  【互联网时代,负能量新闻越来越集中。
  传统媒体时代,甚至十年前用电脑上网的网络媒体时代,都不像现在这样,让人每天都感觉有各种“坏事”发生。
  仔细想想,不难找到答案。
  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真正的社交媒体时代。
  智能算法成为标配,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节点,一个分享,一个点赞,一个搜索,甚至一个阅读,都可能对新闻传播路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读者分享让更多朋友看到,平台也会根据读者的行为来决定推广对应新闻的力度。
  人多力量大,热点变得更易爆发。
  新闻的本质没变。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人性没变,对信息的诉求没变,新闻的本质没变,“坏消息”更容易爆发,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很多美好的事情,难成热点新闻。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从pull变为push。
  在纸媒时代或者网媒时代,人们看新闻的习惯是这样,主动打开电视看新闻,主动买报纸看新闻,主动点开网站看新闻,如果不“主动”,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除非有人跑过来直接告之。
  现在不一样,app总是在推送,但凡热点,争先恐后。
  就算用户主动打开app,看到的也是被push的信息流,搜索新闻的变少了。
  信息获取从pull到push,意味着,每个人都被动地接受这些坏消息,谁的手机没几个新闻资讯app呢?
  更多人接触到坏消息,回到前面的问题,又会加速其传播。
  个性化算法形成的“茧房效应”。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如果用户表现得对负面感兴趣,看过负面,就会被新闻客户端推送更多负面,用户陷入自己的信息茧房,大众也被困在了一个“茧房”。
  曾经有很多新闻不是很负能量,岁月静好,每天占据着头条。
  比如某知名演员一个生日微博转发过亿,数据是假的,粉丝助攻强占头条的行为最近被打击了。
  再比如曾经明星出轨这样的八卦很多,后来变少了。
  现在看来,这给真正的“新闻”腾出了空间,只是人们又发现,坏消息多起来了。
  这样的现象,好还是不好?
  好处显而易见,社会真正需要被关注的“阴暗面”被曝光出来,进而让事件朝好的方向发展,甚至推动社会进步。
  比如“丈夫把妻子推下悬崖”提醒人们找对象要警惕。
  “操场埋尸”新闻推动案件浮出水面和侦破进程,终将让坏人被绳之以法……
  新闻正在发挥应该发挥的价值,微博曾经的口号:“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世界”,今天看依然很有力量。
  弊端同样存在,显得有些隐蔽:当人们每天都关注这些极端的个体事件,更应该被关注的事情就缺少了本应获取的注意力。
  每个负面新闻都是孤立的“点”,但要让世界变得更好,就需要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系统式地来解决问题。
  否则,新闻相关的所有人,都会疲于奔命。
  而且会出现“同情疲劳”现象,每天那么多负面新闻,人的同情心会被耗尽。
  有作家在一所医疗机构里为写作而取材,对象是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