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淙等人应该听从他的命令,不得已,只得跟随在后。
他们踏入森林中的那一刻,便进入了陷阱。
江淙自知劝说不了领头的官兵,他察觉到不对后,半夜立刻叫上蒋立平等人离开夜宿之地。
胡立川他们几个离官兵很近,喊他们的时候差点惊醒官兵,而他们鼾声震天,不得已,只能先作罢。
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能被袭击,一切都只是猜测。
离开后,他们并没有走远,躲在隐蔽处蹲伏。
从深夜一直等到快要天亮之时,本来以为虚惊一场,但这时,四周却响起了脚步声。
四面八方,应该有数百人之多。
对方人太多,他们这些人就算打个出其不意,怕是也难逃出去。
江淙听到远处明亮的鹰鸣之声,轻道:“除了这些,还有人。”
蒋立平看了他一眼,用气音道:“躲着,不要出声。”
所有人汗毛都竖了起来,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李青风躲在树藤下,他眼睁睁的看着两个持着刀的人从身边走过。
经过他们藏身之处的士兵有十几个,但没有发现他们的踪影,把睡的正熟的官兵和胡立川等人围了起来,捆绑上。
蒋立平他们一动不动,一直看着。
高玉宝醒来后,发现自己被抓后,还在左右看,“你们是谁,绑我们做什么,江淙和头儿他们呢……”
他还在嚷着江淙和蒋立平的名字,胡立川狠狠的踩了他一脚,这才闭上了嘴巴。
不过这些人听不懂他们的话,所以也不知道还有漏网之鱼,只推搡着他们赶紧走。
等这些人被带走,蒋立平他们才出来,江淙看着他们消失的方向,道:“普句人。”
老孙道:“看他们穿戴好像跟传闻中的普句人挺像的,不过这森林中应该还有别的部落,是不是跟刘和他们上次碰到那次一样,是一场误会?”
曾经占有这片土地的势力强大,南北隔绝数百年,北方的部落和小国对于大梁来说都很陌生,只在游记上看到过普句的一些事情,却不清楚他们那里到底如何。
从前大梁北上的队伍受到袭击,听说就有普句人在内,只那时打过照面,林潭将军带兵驻扎后,便没了普句人的影子。
“不会错。”江淙道:“他们说的是普句人的话。”
“你、你怎么、你能听懂?”蒋立平吃惊的看着他。
说完,他又吸了一口气,“你不会是听老钟说的吧,他那人满嘴没一句话真话,你敢信他?”
老钟也是洪州的府兵,不过是另外一个营的,那个人最喜欢吹嘘,说自己从前打仗时候立了多少功,要不是受伤,必定也能弄个官当当之类的话。
他说的最多的是,年轻时北防,有一次迷路,走失在山间,遇到一个天仙般的漂亮女人,女人扑到他身上想要同他做夫妻……
他说那个女人是普句人,也懂得大梁的话,他们在山里生活了几年,还生下了两个孩子。
事实上,老钟家境贫寒,是个三四十岁的老光棍。手还受过重伤,如果不是从前的老朋友帮了一把,他都做不了打杂的府兵。
大家都知道他喜欢白日做梦,不爱听他瞎吹,就江淙,他说啥,就静静的听着,从来不反驳或者揭穿,偶尔还问他两句。
是以,老钟就特别喜欢跟江淙说话。
那人除了说大话并没有别的毛病,大家倒也没觉得他如何,偶尔还会逗上两句,不管他说啥都不会当真,就是没想到,江淙不仅仅是听,竟然还信了他的鬼话!
不等蒋立平他们说什么,江淙道:“我听到他们说,‘这些、大梁的人、回去、皇子、打猎’,他们袖口绣的图案是一种花,老钟说,那是普句才能生长的花,他给我在地上画过,跟这个一样,应该不是巧合。”
听到他的话,众人都愣住了,他们一直以为老钟是胡言乱语,原来他口中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话,不是随意编造的,真是普句的话。
他们不相信老钟,但信任江淙,江淙这样说,那应该错不了。
害怕胡立川他们被抓走,蒋立平等人不敢再追问下去,赶紧收拾东西远远的随着。
对方人很多,他们离开回去搬救兵是最好的。
但是马匹都被那些人牵走了,真要走回营地,那胡立川他们怕是都会被带回普句了。
既然不能回去,那就得硬着头皮追这些人,偷偷救人或者夺走马匹,这样才能有机会。
他们也是胆子大,几十人敢追几百人,不过运气好,这些人抓到俘虏后,很大意,当天晚上夜宿在外时,松了神。
江淙他们摸黑救了十几个人,要不是被挑断缰绳的马受惊嘶鸣,那些人猛的惊觉起来,他们能救出更多的人。
发觉俘虏被救后,普句人还想追,被江淙两箭吓退。
被救的都是官兵,蒋立平让他们回去搬救兵,自己这些人留下继续骚扰。
江淙也叫李青风跟着一起回去,眼下那些人已经知道了他们,很可能会反过来围捕,一定会更危险。
李青风从小到大都是村子里胆子最大的,他一开始被突然围上来的敌人吓了一跳,追着追着还起劲了,不愿意回去。
惊魂未定的官兵立刻骑马回营地,蒋立平等人便在森林中跟敌人拉锯起来。
白天他们就远远的跟着,晚上再让江淙往普句人的留宿之地射冷箭,并不敢伤人,怕惹急那些人,俘虏会遭殃。
那些人可能被扰的烦了,竟然回身想要捉他们,江淙等人还真怕他们头也不回走掉,乐得同他们周旋。
这些人明显只是分派出来抓人的,若是和他们其他人会和,那江淙和蒋立平真都不敢轻举妄动。
此刻,他们之所以会躲在山洞里,主要是防天上那只鹘鹰。
那玩意飞的高,看的远,能避开重重树木,看到猎物的踪影。
现在大家伙都在庆幸,还好不是冬天,要不然雪地会留下明显的踪迹,而且没有森林中的繁厚枝叶遮挡,他们想要藏身也很难。
“能把天上那东西射下来不?”蒋立平问道。
江淙道:“飞的太高,若低些还能试试。”
这只鹘鹰应该是被严格训练过,能寻人,能送信,弄得他们很狼狈。
第71章
凉风至, 白露生,寒蝉鸣,转眼立秋就过去了半个月。这个时节的并州毒日头应该还很厉害, 边城已经开始凉爽起来。
自从林潭带兵离开营地, 李青文便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刘家兄弟每日去地里,他们发觉有些高粱穗子已经干了,招来许多鸟儿啄,便用镰刀割下来。
这样的还不少,一个半天能背回来好几个篓子, 这些高粱穗子明显比别的小, 颜色也稍微浅淡一些。
为了不日日惦记江淙他们,李青文也背上了篓子下地,把这些先熟的高粱弄回来。
有些人对这些小穗子可惜,李青文不这样认为, 早熟有早熟的好, 尤其是在边城这种地方,不管庄稼长的多么好, 多么茂盛,要是一场霜雪下来, 全部冻死, 还不如这种产量少但早熟的。
能进仓库的粮食才是能吃到肚子里的。
他这样想, 特意还把这些早下来的高粱单独搓粒子, 准备留种。
李茂群和刘家兄弟也觉得有道理, 边城和杨顺村不一样, 这里就算少产点, 但地多, 粮食的收成也很惊人。
刘家兄弟的地挨着郭大永他们的, 去看地的时候,不免会瞧见他们的。
可能是今年一直忙着挣钱了,他们的地没咋好好收拾,杂草多,有的都到腰那里了。
李茂群他们顺道看到草给拔了,一走一过,每个人薅了一大抱的草。
郭大永他们原本正在给流犯盖房子,看到李青文他们回来,纷纷问江淙的事情,李青文强做镇定的说了两句。
他们中有人一直盯着刘家兄弟抱着的草,问他们地收拾的恁干净,咋还有这么多草。
刘老大说是在你们地拔的,郭大永听了微微叹气,他也知道,这一年没咋在地里用心。
同样都是今年春天开荒的,刘家兄弟俩的庄稼比他们的高出不少。
不管咋遗憾,人终究只有两只手,能干这个就做不了那个,想从流犯手里赚钱,就得把地扔一扔。
想到兜里的银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干活。
周丰年本来就是来边城避祸的,能混一天是一天,林潭离开后,营地的事情暂时交到他手里,他的两个侍卫倒是忙起来了。
普句人现身在几百里开外的森林,离营地说近也近,说远也远,得加紧防御。每天都有几十名官兵骑马在营地周遭侦查,其他流犯也听说了,惴惴不安。
李青文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守着周丰年身边,这样就能最快的知道消息,但他还是忍下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杨树村村民,一样眉头紧锁。
今天开春和入夏时,雨水很足,庄稼长势喜人,有人说是难得的丰收年。
才说完,之后就只下过两场将将能打湿头发丝的雨。
庄稼后继乏力,豆子和谷子顶破大天能收个六成,高粱好些,大概能得七八成。
明明粮食歉收,官府却不上报灾情,今年的税粮和往年一样,这让各个村子的百姓睡不着觉了。
李茂贤和李青宏还没到家时,在拢北城到范阳城的路上,就看到路边的庄稼有些旱,到了拢北城,卖东西时候,听到不少人说今年收成不行,他们心里就觉得不妙。
卖完东西,把银子和信分别托付商队送去京城,父子俩往回走,沿路听到了许多庄户人抱怨,李茂贤途中多次下车,去田里挖了点土,厚厚的一层都是干的。
果然,回到家后,发现村子的地里也是旱的。
姜氏生了个丫头,陈氏十分高兴,家里的小子孩儿太多了,可算是来了闺女。
李茂贤和李青宏回来后,家里一下热闹起来,爷俩把边城的事情讲了,陈氏和姜氏听的津津有味。
她们只遗憾自己不是男人,要不然也要去看看,瞧瞧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树,那么多的草还有那么多的兔子。
一家人团聚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歉收的阴云一直笼罩在头上。
李茂贤到家后看到了好几封信,李青卓从京城送回来报平安的,有程年明给他的回信,信中说收到了甜高粱种子,今年种完再来信细说,以及家中的种种事情,自然是报喜不报忧。
秦林的信最厚,看完后,李茂贤一直皱着眉头。
离县那边旱情更重些,秦林他们从京城回去后,已经在筹集赈灾的粮食,他在心中叮嘱李茂贤多准备些存粮。
李茂贤和李青瑞再去县城时,米铺的价格已经涨了。李青瑞只给媳妇买了些补身子的,父子俩回家。
刚到村子,李茂贤就被李本善和郭大全他们拉走,一堆人商量税粮的事情。
今年有灾还要照常交钱交粮食,交上去,剩下的可就不够一家人吃饭了。不交,官府怕是要来拿人……
正商量着,张氏跑来了,问李茂贤,为啥郭大全他们家都收到了钱,李茂群却啥也没往回拿,是他不认自己这个娘了,还是银子被谁昧下了。
那怀疑的眼神,就好像李茂贤故意把李茂群赚的钱藏起来不给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