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边山寒[种田] > 边山寒[种田] 第191节
  临分别之际,江淙告诉李青文好好养伤,自己已经跟家里说清楚,今后再也不会被催着成亲,让他不要担心江家这边。
  李青文惊呆了,他看江家大伯一直都没怎么消沉,他哥是如何讲通的?
  他问了半天,江淙只说等以后他读完书,再同他讲。
  直到离开,李青文也没有猜到,不过他生性乐观,麻烦已经解决了一半,这是个好兆头啊。
  从密林往南,有马永江他们这些人,一路还算是顺利。
  行了数日,远远的看到拢北城的大门时,所有人心里都是百般滋味。
  马永江他们自从被流放,六年了,再次踏入这道大门。
  其他人是逃荒而来的,那时何等的仓皇和绝望,被这道门挡着,还以为会活活饿死,没想到后来峰回路转……
  爬犁们一个个进了拢北城,他们要在这里将爬犁换成马车,所费功夫不少,不得不要短暂的停上一日。
  趁着三哥去买马车,李青文和二哥找到了拢北城的城防军中那位姓赵的官兵,送上边城的各种干货和药材,感谢他那个晚上高抬贵手,并且把江淙恢复自由的好消息告诉他。
  姓赵的城防军都惊住了,他与江淙的认识是巧合,会放流民北上也是一时不忍,倒是没想到,结了一段良缘。
  李青文他们在拢北城的客栈歇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
  他们没有直接回家,所有马车先去范阳城。
  当年并州两年大灾,百姓流离失所,离的近的范阳城周遭盗匪四起,发生了许多惨案,新帝登基后,各地派重兵剿匪,才慢慢安定下来。
  商队遭劫,范阳城一时还没有恢复到从前的繁荣,但城里城外依旧人流不断,李青文他们一行人几百人,被检查了半天才被放进去。
  从边城到范阳城,走了一个多月,人困马乏,马永江和齐敏等人要在这修整一番才能继续南下,而杨树村和其他村子回来的则要把边城带的东西卖掉。
  这些干货,在范阳城价格高一些,大家伙这么远拉回来,当然一个铜板都想多赚些。
  才在客栈落脚,茶水都没喝一口,马永江、齐敏和老孙等人跟李青文他们把木头送到范阳城的弓箭铺子,谢天谢地,这家铺子还开着。
  铺子的人看到这几车木头,摆手说他们没买,问是不是送错地方了。
  当然没有送错,李青文跟最后出来的老头道:“老师傅,我二哥,李青风,您还记得吗,他上次答应,说给你弄几根好木头……这次他没回来,特意嘱咐我们送过来。”
  边城那边的森林大都是松木、杉木和桦木,李青风在森林里选好木头砍了做成爬犁,这次李青文他们坐的爬犁都是这些。
  在拢北城时,这些爬犁被拆成木头,没有的卖掉,有用的就拉上了。
  老头当然记得李青风,他还以为那个鲁莽的小子为了讨好他,才说的那些话,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竟然还真的送来了。
  一众人把木头卸下来了,老头去屋里拿了一副弓箭给李青文,让他给李青风带回去。
  李青文在京城时看了不少弓箭铺子,听人讲了很多辨别之法,他觉得老头这弓箭挺好,再瞧铺子里几个伙计欲言又止,便又留下了些银子。
  老头是个执拗的,又把银子还给了李青文,李青文只能换成一袋子蘑菇和一罐子蜂蜜。
  这回,他倒是收下了。
  把这些木头处置了可就轻快许多,李青文又帮着一起回来的人卖东西。
  他依旧去的从前的药铺铺,但掌柜半天没认出他来,还问这药材是哪里采的,都挺好的。
  听说是边城,掌柜的抬头打量了李青文他们兄弟片刻,喜出望外,“哎哟,是你们呀,长高了,都一表人才,我都不敢认……”
  跟着药铺伙计一起清点药材,掌柜的知道他们老家是并州的,同李青文等人唏嘘那两年旱灾死了多少人,活着太不容易了。
  杨树村和那些逃荒的人离开并州算是早的,他们走后,并州发生了很多惨不忍睹的事情,即便过去两年了,再说起这个,所有人都觉得不寒而栗。
  所有人在范阳城停留了三日,纵然有万般不舍,但马永江他们离家多年,心心念念着家里人,李家几个兄弟先送他们离开。
  杨树村从边城回来的人家有三十多户,别的村子加起来也有三十来户,再加上李家兄弟,以及要去京城做事的人,浩浩荡荡的从范阳城离开,前往并州。
  这段路程跟之前走的没法比,很快,他们就踏上了熟悉的土地。
  柳山县更加破败了,回春堂关了铺子,李青卓去了师傅的家中,这么多年,虽然一直有书信往来,但李青卓和吕大夫已经好多年没有见面了。
  猛然看到自己曾经瘦弱的徒弟变成了这般翩翩模样,吕大夫又激动,又高兴,忍不住泪水涟涟。
  知道二哥要跟师傅相聚,李青文他们也没等着,在镇上买了些东西,然后跟其他人一同回村子里。
  朝廷的政令早就下发,不少人逃荒的人在各个州府的帮助下,返回故土,并不是他们多关心流民,只是流民太多,城镇安危就差,而且上头有命,便这般做了。
  别人回来时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他们这一行车马成群,老少俱在,大都穿着厚厚毛皮,不像是逃难回来,像是衣锦还乡。
  所以李青文他们这一行人十分扎眼,不管路过哪个村子,都会有人跑过来问。
  问他们是哪个村子的,之前逃到了哪里云云,还有人打听他们有没有碰到过自己的亲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那两年的大灾,逃难的人四散而去,有的睡梦中孩子就丢了,也有遇到强盗而跑散的……只要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死,都心存一丝希望。
  本来,大家伙回家的心情很激动,但听了一路的哭声,才知道,他们去边城都算是幸运的,逃难的其他人真的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丧命的亲人。
  马车进了空荡荡的村子,各家各户走之前关上的门窗大都开了,之前没有烧完的柴禾也空了,家家户户被翻了个底朝天,有的甚至屋子里头都被火烧的黑漆漆,到处乱糟糟的。
  很显然,在全村人走了以后,有流民逃到这里找吃的了。
  李青文家也没能幸免,离开时,屋子和院子弄的干干净净的,此时也都破烂不堪,他们赶紧去打水收拾。
  第214章
  因为还不到春耕的时候, 各个村子的人都很闲,有人回来的消息就传的很快,杨树村的人到家后不久, 附近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一边帮着收拾, 一边打听他们去了哪里。
  当然,后者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得知他们去了几千里外的边城, 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在众人的心中,那是发配朝廷要犯之地,断然万般艰辛, 不知道他们咋像是在边城捡到了宝贝一般。
  从前, 各家的日子都相差无几,闹旱灾的时候都吃不上饭,他们出去这几年,回来连马车都坐上了,皮袄穿着,咋看都不像是逃荒的。
  回不回并州这事是半年前决定的, 回来的这些人大都是兄弟多的,在边城时, 本家的长辈会凑一起给他们弄马和骡子,既然地都要给这些回来的人种,自然少不了牲口。
  长毛矮马是不可能带回并州的, 这边比边城热,它们会很难受, 这些回来的马都是江淙找周丰年通融, 把营地里那些不适合做战马的换出来的。
  至于皮袄, 在边城如果不穿皮子,冬天不好出门,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皮袍子,怕他们回来路上熬不住,各族的长辈给整治的。
  当然,回来的人身上都有个二三十两银子,毕竟在范阳城卖了那么多干货和药材。
  别的不说,桦树林里头的各种灵芝都采了许多。
  但是,他们都习惯了不显露财,各自推说能回来就是运气好,并不说太多边城的事情。
  李青文他们把门和窗户重新按好,天就快要黑了,寻了点柴禾,把锅刷干净,烧水,把冻的硬邦邦的饺子放进去煮。
  他们拿的干粮都是有数的,陈氏特意多装了些,这些饺子还能再吃五六顿。
  屋子空了太久了,烟囱大概堵了,煮饺子冒了许多烟,炕还不热。
  睡袋放在炕上,李青文和李青宏俩人将门窗都锁好,钻进去美美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等到李青卓从县城回来,哥三个背着几个袋子去了后山。
  坟地上长满了荒草,枯黄枯黄的,哥三个把草拔完,然后跪在坟前烧纸钱,一边烧一边说他们在边城的事情,让家里的长辈放心,不肖子孙在那里过的很好,就是以后离的远,上坟会少些,不过每次一定会多烧,不委屈列祖列宗。
  他们确实买了不少纸钱,来了最早,烧了半天,别人家的都哭完了,他家的火苗还没灭。
  烧完值钱,地上的黑色灰烬一大片,哥三个又往坟包上填土,然后一同下山。
  李青勇过来帮着李青文收拾厢房和院子,李青卓和李青宏去族里的祠堂,原来的牌位都被扛到了边城,边城有新的祠堂,并州这边要重新做牌位。
  这个得去镇上在找人做,李青卓他们去寻木匠,然后将身上带的厚厚的一沓子地契和房契拿去衙门。
  当年衙门被愤怒的百姓打砸烧毁,现在墙上还有一片片黑乎乎的痕迹。
  并州受灾厉害,官府给返回家乡的百姓送种子,免徭役和赋税。
  对于活着的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于那些在灾荒中失去亲人的人家来说,这份喜悦中夹杂着太多了苦楚。
  家里终于收拾好了,李青文累的全身酸痛,他许久没做事,身子骨都快锈住了,当然,这活的确不轻省,可以知道,娘亲和嫂子从前有多辛苦。
  听说李青文他们还要去京城,附近十几个村子都有人过来,托他们路上多费心,如果能碰到他们走失的家人,能帮把手最好,如果不能,写封信回来也好。
  当年逃荒,去往南方和京城的人最多,有的人运气好,逃到了能施粥的地方,但是兄弟姐妹不知道去了哪里,一直没回来,也无音讯,他们心里依旧惦记着。
  李青文掏出纸笔,让他们说名字和村子,然后记下来,都是乡亲,如果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不吝啬帮一把。
  这些人倒是没想到李青文这么认真,激动的眼睛都湿了,赶紧开口,他们人多,一张嘴,谁的也听不清。
  李青宏让他们一个个的说,李青卓也拿出了笔墨纸砚,在旁边的桌子写起来。
  李青文和李青卓写了厚厚的一叠纸才将将的停下来。
  乡亲们托他们做事,他们也托乡亲们照看村里的人,毕竟杨树村只回来这些人,远远比不了从前,边城太远了,以后遇到啥事,还得附近的乡亲们帮把手。
  远亲不如近邻嘛。
  附近村子的人自然都点头。
  在村里呆了几日,事情都做的差不过了,去修整干净的祠堂磕完头,李青文等人离开柳山县前往京城。
  除了李青文三兄弟,同行的还有另外四十多个小子,他们跟李青宏一样,也是去京城做事,另外寻媳妇的。
  虽然人多,他们半路上还是跟了一个去往京城的商队,要不不知道路咋走。
  不过,这个商队的人对他们车上包的严实的货物太有兴趣了一些,老是打听,不得已,两天之后,他们就和这个商队分道扬镳。
  可能爬犁坐多了,大家伙坐车就觉得不得劲,尤其是路不好走的时候,屁股都要颠碎了。
  不过天气越来越暖,大家把厚衣服都脱了,换成了麻衣,走动起来倒是方便一些。
  这个时节的边城雪应该还很厚,这边路上倒是很干净,行走时,只有远远的山尖上,有一点点的白色。
  李青勇一开始还跟李青文说,他真的不愿意离开边城,边城好玩的多,他跟李青风一起骑马去森林云云,但到了繁华的城市,他眼珠子都不够看了,天天跟着李青宏问,京城如何如何。
  那一脸心神向往的模样,李青文觉得自己之前劝说的话,都不如喂狗。
  浪费口舌!
  李青风本来这次也应该来的,但是盐不够了,他得跟着李青瑞还有村里人去临肃,当然,他这么老实的答应,还是因为李茂贤和李青瑞答应,让他以后坐船去京城,那样更快。
  早就想要坐船的李青风才没偷着跟李青文他们回来。
  越走越热,他们的麻衣又减去两件,路两边的田地里已经有人开始翻了,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二月揭榜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李青文和李青宏想要早点知道二哥考的如何,但李青卓好像并不担心,在车上一直捧着书。
  这些他都背的七七八八,记不清的时候才会看一眼,并不费眼睛。
  李青文他们走的很快,只在下雨的时候停了两日,待四月初,终于风尘仆仆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