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翻页 夜间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28节
  崔燮原以为这套卡图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小学生,印好后还特别送了三位蒙童一份,让他们拿回家跟小朋友炫耀。谁想小学生的画还没拿回家,大的童生们便发现了,跑到他家问他怎么不先给自己,是不是不拿他们这群人当朋友。
  崔燮只好叫人拿来给他们,教他们如何套卡换装,顺便问了问他们想要谁的卡。这些文人的爱好就跟王公子不同了,更想要陈宫、徐庶、庞统、荀彧、郭嘉等儒雅款的——还有想要嵇康的,《演义》里都没写到这人,崔燮断然拒绝了。
  到了六月间,换装笺纸才正式上市。
  因着永平、山海一带有虏寇内侵的传言,外地来买书的客商少了,计掌柜在书坊里就只备了百余套卡片,剩下的都叫儿子带进通州和京城,找相熟的书店代销。谁想到这卡在迁安也卖得极好,不输当初的美人笺,剩的这些也够不上这两天卖的。
  三国卖得火了,倒把美人笺、清供笺这些能用的画笺比得靠后了。计掌柜忙忙地又要工匠们加印,才将将要供上卖的了。谁知那天近晚时,店里忽然又来了几个大红曳撒的军士,直接把银子拍到柜上,立逼着就要三百套换装卡片。
  计掌柜翻遍全店也翻不出那么多,又不敢跟官兵强着来,便低声下气地劝:“我们店里这画都是请了外地名家来的,一时半会儿备不齐,军爷要不留下个地址,等我们找画家画好了再给军爷送过去?”
  那士兵也急的不行:“我们也就能抽出这点工夫出来,立刻就得出城呢!你们有多少就先拿多少来,不行回头就送到兴屯右卫指挥使王大人家,他们家大舍人王百户知道此事,回头叫他给我们大人送去!”
  能用王公子这个三品大员之子送信的必定不是凡人,他愈发谨慎地问:“不知贵上是哪位大人?”
  士兵说:“王百户自然知道,不该问的你就别乱问。还有,我们大人爱关二爷和赵子龙的,回头多送些去王指挥府上,不要许褚的!”
  计掌柜连连答应了,戥了银子,给他翻出店里现有的,除了许褚之外的三十余套换装套笺,剩下的赌咒发誓要尽快给他送去。那几个士兵走了,他就把店交托给帐房的方伙计,自去崔家跟少东说了这事,问崔燮知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崔燮比他还茫然,摇了摇头说:“这两天王公子都没来过咱们家,我哪儿知道怎么又来了个能支使他跑腿儿的大人物。不妨咱们先印着,回头我去王家问问吧。”
  也只好如此了。反正那个客户敞亮讲理,是先把银子搁下才拿货的,他们卖卡的,给谁备货不是备呢?
  好容易凑足了对方要的数目,他正想叫计掌柜跑一趟送到指挥府,却不想王公子这时候自己来了,进了门茶都不吃就急要那些换装卡片。
  正好卡片就在书房搁着,崔燮便搬过来让他自己挑,若有不喜欢的还能拿去工作室换成别人的。王公子也不跟他客气,数了三百套关羽、赵云、马超、吕布的,叫人拿布包了,封进一个木盒子里,这才吐了口气,喝下一大碗洒着碎冰茬的酸梅汤。
  他叹着气说:“还是你这里舒服,这些日子我的屁股就没离开马背,往硬椅子上一座就跟上刑似的。你这沙发垫是哪家做的,哥哥也得订一套去……嗨,我爹肯定不让我坐这样的床,回头我给我娘订一套吧。”
  “就是我家对面赵木匠,我刚搬来时请他做的小床,拿鸭鹅毛絮的垫子,后来他家就卖起这个来了,就是不好看,但坐着舒服。”
  崔燮看他摊在沙发上,恨不能一辈子不起来的模样,忍不住问:“那位是什么人物,能让你跑成这样给他买画片?”
  王公子长吁了口气,抓了抓头发,看似悔恨实则炫耀地说:“这事真怨我,怨我太爱显摆,把你给我那图挂到卫所里了。后来王镇抚他们操训时就借了我的图,让那群士兵分对操练,哪一队赢了就许哪一队挑衣裳给我换上,闹得卫所上下都想着你那图。
  “结果前些日子安顺伯督驻永平,我们押粮草过去,手下那些不晓事的军士就跟人家永平戍卫狠夸了一顿。后来薜伯爷就要看看那是什么样的画,我只好送去给他看。亏得人家看不上我那张脸,又把大图还我了,只问我有没有原版的关公、赵云图。”
  崔燮猜着说:“那你没说我能给他画?那毕竟是你的上官,给他画一幅毕竟于你有些好处。”
  王公子笑道:“薜伯爷那么大年纪,可不跟我似的能给自己换上猛将装束,估计也就是买些笺回去送人的。毕竟小王子如今在大同一带,咱们山海、永平这边的边备也不能一直这么紧着了,他也得……”
  他摇了摇头,又说:“你读书要紧,他非要画儿的话,我叫阮晟给他画几幅就是,阮晟把你那几个三国人物都描熟了,背地里还叫我催你出新的呢。”
  崔燮笑道:“他又不要肖像,又不要换装,画起来容易着呢。只是要劳你的阮大家再题个名——我是要考举业的人,得跟崔美人儿这个艳名撇清点。”
  他已从外面听说了,崔美人的大名已传到了京城,外面提起致荣书坊,甚至提起他那工笔连环画的画风就直接想到崔美人,这印象很难再扳回。索性他就多披几层马甲,只要别人不把那个崔美人儿跟他联系起来,他尽可以坦坦荡荡地活着嘛!
  只是有些可惜……
  他拿出纸笔,往画纸上铺矾水的时候,有点遗憾地想道:这么藏在马甲底下,他就不能给谢千户也送一幅这样的换装图,或是把他的脸画进书里,扮作哪位少年英雄了。
  第50章
  “这是真正崔美人的笔法, 跟你那几张一般的鲜活, 直似照着人描下真形似的,外头那些仿画的都画不出这样的容光和神情!”安顺伯薛珤展开王项祯献上的图, 手捻着画外托裱的绢边赞叹不已。
  图中的关羽面如重枣, 长眉凤目, 威风凛凛;赵云则温和俊朗,不像一般少年英雄的锋锐, 却多了几分清澈忠直。
  不愧是崔美人的画, 虽然笔力稍弱,在写神状貌上比古时的顾长康、吴道子也不差。
  这还是他自己平空画出的英雄, 先头那张肖像图上, 简直活脱脱就是个小王项祯站在画上, 马上就要冲着人一箭射过来似的!
  薛珤玩赏许久,才抬起头来,对着献画的王项祯笑了笑:“这虽是你的一份孝心,我做长辈的却也不能平白收了。你是花了多少银子收到这两张图的, 我定是要给你的, 不可推辞!”
  王公子起身行礼, 笑道:“小子知道伯爷清廉端肃,不肯受人的好处,可我求这副画也并没花过半分银子。实不相瞒,那位画师十分淡泊名利,既不愿以画技求名,更不用它赚钱, 偶尔给人画张画也都是白送的。我又焉能用这白来的画赚伯爷的钱子?”
  安顺伯捋着清须,拧眉问道:“这个崔美人究竟是什么人,我看她的笔法断不像题词的这个阮晟,可否请来永平让我一见?”
  说罢又想起崔美人儿一个女子千里迢迢跑到兵营也不方便,连忙补问了一句:“我这般年纪,也不是那等贪图美色之人,只是怜惜她如此画技,不该埋没乡野,欲为她扬名而已。”
  王项祯本来也想过替崔燮扬名扬到京里,可他自己就不爱出风头,又摊上了这么个艳名儿,不利于科考,此时反而不好认了,只能含糊地说:“他毕竟不爱见人,连那‘崔美人’之名也只是卖画笺时人家浑叫的,其实本人也不算……不在意美丑名声。他性子也倔,恐怕不肯过来拜见,下官在此替他向伯爷告罪了。”
  安顺伯略有些失望,不过他爱的是画,也不是画师,见不着也就怕了。
  他也不费心猜测那个崔美人儿是王项祯的妾室还是红颜知己,只问他:“既然她跟你是一式的,那你就说说想要什么吧。只要我能给得出,自不会吝啬。”
  王公子早等着他这句话,起身拱手,声如宏钟地道:“下官不求别的,只想有机会到前线为国效力!”
  最好能让他去大同,对面迎战鞑靼小王子;不然辽东也成,他就像公孙瓒般带着自己的白马义从威震边关……
  安顺伯向来见他心思活络,又刻意寻的画来讨好自己,以为他该是想求官求财,却不想竟是个主动要往边关杀敌的壮士,不禁生了几分爱惜之意。
  ——前些日子他看过王项祯作许褚装束的画像,那一身腱子肉结实紧凑,两臂粗壮,必定是勤习弓马才练出来的。
  如此志士,埋没在寻常卫所里,或许二十几岁的大好的年纪里都难得和鞑虏一战,也是可惜了。索性就提拔他一把,于自己也不费力么。
  薛珤看着王项祯问:“你真个有投身边关,报效天子之心?那些鞑靼边蛮可不似你们在关内见过的散贼流寇,小王子手下更是狡诈悍勇,每次入关掳掠,杀人皆以千人万人计,你不怕死么?”
  王项祯闭了闭眼,神色反而更坚定:“正是那鞑王杀掳我大明无数百姓,下官才欲往边关拒敌。那里杀一虏便可救我大明许多百姓,下官只愿杀奋力杀敌,死亦无憾!”
  他自幼勤习弓马,难道真的就为了当个百户混日子,将来承袭父亲指挥使一职么?就真要袭父职,也得有些拿得出手的功勋,只作个纨绔子弟,莫说朝廷,手下的兄弟将士们也不服他啊!
  薛伯爷拊掌笑道:“好!有志气!若这些年给我送礼的人都似你这样只要为国杀敌,大明边患何愁不除,河套何愁不复!老夫便遂你一回心意又如何?”
  但调兵是的兵部的事,薛珤只是暂守永平卫的坐营将领,也不好将王项祯弄到大同,便想了个迂回的法子:“你暂时跟着我在永平卫,见识真正的边战厮杀,攒几场战功,回头我把你迁进我直管的府军前卫,到京里再转寰就容易多了。”
  虽说王项祯看着是个魁伟剽悍的好汉,但也得亲眼看看他战场上厮杀的如何。如果只是生了个长大身子,打仗时却不敢上前,这样的人也只得给他退回兴屯右卫;若真是个好汉,索性调进太子幼军里,不仅能叫他搏个出身,将来在京营卫间调动也方便。
  薛珤督守永平卫,要调一个下面的百户作自己的亲卫,也不过是一封帖子的事。他手里见放着三百套三国名将笺,索性直接拿了一套关云长的,在那身深浓又不挡笔的翠绿常服上写了几行字,将人像与袍服叠着插进卡槽里,叫手下亲兵送进后军都督府。
  后军都督陈瑛直管着兴屯右卫,要调卫所的人,必得得他这个主官同意。
  陈瑛翻开信笺,看着上头龙飞凤舞,廖廖几行就要占满笺面的大字,轻笑了一声:“这是安顺伯终于得着笺纸,急得坐不住就要跟我炫耀了。上回请他来看了四美图,又没肯给他,这老爷子就记我记到今天呢。”
  那三国笺纸一进通州他就去买了几匣子,早前他买的时候,安顺伯可能还不知道有这个呢。
  他一面叫人拿奏本纸写请调的折子,一面吩咐下人:“装一套武将笺、一套文臣笺,给老伯爷回信时附过去。他们永平卫地处偏僻,买一张笺不容易,咱们在京里采买方便,得照应着点儿他。”
  长随装了一匣子笺给他看,又问道:“前些日子崔美人儿又出了三国美人笺,端的香艳非凡,前院管事去通州采买了几套来,大人要不要也装几张送过去?”
  陈瑛笑道:“不必不必,他们那打仗的地方要什么美人笺。你着人给内院送一套,晚上我和夫人共赏便是。对了,那六才子评三国又出新的了么?也叫人紧着看看,有了新的就送过来。那个汤宁点评的真深入吾心,妙趣横生,别出心裁,也不知他什么时候进京考试,倒真要见上这位妙人儿一见。”
  不只他心里这么想,永平府生员进京参加乡试的时候,几乎人人都被盘问了一遍出身籍贯,能跟迁安扯上点关系的都被拉过去询问那六位才子的事。
  郭镛等十位迁安考生进京后,更是成日被人堵在客栈里,今日这家诗会,明日那家游园,有公侯府包了戏园子单请他们,还有某小姐梳栊要请客的……就连下楼吃个饭都有人围观,边看边叹“批评《三国》的才子竟爱吃这个菜”。
  六位写了批评的接帖子接到手软,门也不大敢出,心神不定地问客栈小二:“怎么这们多人要请我们?我们虽然给三国写了些批语,但最后刊出来的都是些平和中正、不犯忌讳的词句,这些人非要找我们是什么意思?”
  小二笑道:“几位不是才子么?例来才子都是这个待遇,总要到处参加个诗会什么的,到官家门头露露脸的。会试时来的那些江南才子可比你们娴熟多了。”
  郭才子头一回参加会试,不禁问别人:“莫非是我见识少?汤兄、王兄以前也是这样得大人们爱重的?”
  王之昌摸了摸自己的脸,觉着这不大像是他年纪大了,留了胡子长了魅力的结果,索性问道:“可是因为崔小……”
  小二一拍腿:“你们果然认得崔美人儿!”
  ……我们不认得。我们就认得崔书生。
  他们都知道崔美人这名号的来由,但身为读着四书长大的正统文人,也都相当不喜这名号。有人问及“崔美人”,他们自然不能说这是崔燮的外号,不然岂不就等于是替他承认下来这名头了?
  众人对望一眼,咬紧牙关说:“我们只是受那编书的商人相邀才写了几句评语,不晓得那些坊间流言。”
  既知道了别人找他们就是为了那个艳名,没什么正事,他们索性推说要备考,闭上门拼命临阵靡枪,生怕考不中会被人说名不符实,不配点评《三国》。
  转眼到了八月初六,翰林院学士倪岳、侍读董钺被指为顺天府乡试考官,那些士子文人也没空再找他们,几人才算是顺顺当当地参加了癸卯年这场乡试。
  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场考试下来,士子们都似脱了层皮出来。
  但托《三国》大热的福,连巡场的锦衣卫都听过他们的名字,就手下留情,没叫他们在外头大汗淋漓地等着搜捡,而是提前搜了他们,还在场内给他们安排了不暴晒、不漏雨的好位置。几人顶了才子之名,考试时就加意地规划篇章,琢磨文字,务必要把那卷子做得精而又精,直到晚间场内给的三枝烛火都烧尽了才舍得交卷出来。
  三场考试下来,迁安这十位考生尚不知能不能取中,却都已打定了同样的主意——赶紧收拾行李出京,到放榜日再遣人回去看,可不能再留在那儿叫人刺探他们跟“崔美人儿”的关系了!
  等到参试生员们都从考场气氛中歇回来,把自己收拾出个人样儿准备结交才子,才发现他们住的福祥店已是人去楼空。而那十位迁安来的生员早早就出了京城,在城外一座小庙里包了僧舍,只等九月初二寅榜下来,看看自己取中没有就回去。
  迁安城上下也紧盯着这次乡试的结果。
  戚县令刚调到本县就赶上一场大水,后两年又有些旱,可说是仕途已经看见了尽头。他又不是那等有背景、有身家的人,谋到这个县官已经耗尽了一家之力,要是再落个考评下等,将来更没什么希望了。
  他劳心耗力地治河修渠、劝农耕桑,押运税粮时都恨不能亲自随船上京去,就盼着大计时上官的笔能轻轻抬一抬,让他在这迁安县多坐一任。而治下贡举也是考察极重要的一环,比督粮完税还重,若在他卸任前能出几个举人,他的考评就能好看许多,多少抵折些那场大水、灾荒的影响了。
  是以九月初二辰榜放榜时,他就派了心腹盯着下县报喜的人。
  迁安王之昌中第一百二十名举人,王溥取中第七十九名,汤宁取中第六十四名,郭镛中第二十名……一个又一个名字传到县里,不只戚县丞激动得双拳握紧,孙教谕和两位教官更是险些流泪。
  迁安往年一科仅能有一两名生员中式,三年前的庚子科更是一个也没取中,而在他治下这一年,却取中了四个举人!他主持修缮县学,作重修庙学记劝学之举总算有了回报。若这四人明年能考中进士,他这三年也算是给县里留下了些可书的政绩了……
  戚县令眼睛发酸,忙吩咐人去各家道贺,县里也准备材料,等举子们回来开宴庆贺。
  底下人都进来恭喜,因有人说道:“咱们六才子一举便有三个中式的,将来迁安可也要跟江南似的,也成才子之乡了!”
  戚胜这才想起来,中式的四个里头,有三个是《六才子批评本三国》里选的才子,也不由笑道:“那书坊的主人也有几分眼力,取的真是咱们县里的才子啊。那来日咱们办小鹿鸣宴时也叫他来,让他们才子和书坊主人对饮一杯,也算风雅事。”
  对了,那主人不会真是个女子吧?
  戚胜有些拿不准,便吩咐下人:“就叫他家做主的男人来,别要女子。咱们这正经的宴会上可别男女杂坐,弄出那不好的声音。”
  户房书办笑着凑上来,低声说:“那主人断不是女子。他们家契书都是小的办的,那主人家大人也认得,正是那位牌坊崔家的主人,郎中府的公子崔燮。他家那美人儿名声也有来头——他自己倒不纳姬妾,书坊后头的院子却在早年抵帐给了王指挥家的大舍人,王公子在里头置了一房外室……”
  这位王指挥真是心胸宽大,爱妾给人归到崔家,称作崔美人儿,也不见他着急。
  戚县令听了这香艳官司,脑门子直跳,皱着眉头道:“好好的书坊里怎么能搁那样的人,既是院子典给了别人,怎地不再租一处……罢了罢了,这些污糟流言往后不许再传,都给我规规矩矩的,坏了人名声看我不拿大杠子拶你们的。”
  难得这么个神童,又出了《四书对句》那样正道学问的书,怎能叫这风流名声碍了他的前程!
  书办陪笑道:“小的嘴严着呢,不是在老父母面前也不敢说这话,就是小的老婆也休想从梦话里听到一星半点儿!那这回小鹿鸣宴可还叫他来参加?”一边是指挥使,一边是户部京官,哪个伸伸手指头都能按死他,他怎敢乱传这话。
  戚县令看着他重重地冷哼一声,说道:“叫!该叫还是叫,他们既然都认识,又都是本县的学子,就更该坐在一起聚聚了。不过宴会之后,我得管上一管他那书坊的事了!”
  第51章
  四位新晋举人从顺天府的鹿鸣宴回来, 转身就又进了县里的鹿鸣宴。
  县令、县丞、典史、教谕几位县中主管官员亲自主持, 单请那四位新科举子,没考中的秀才们也被拉来坐陪。一众有出身、有功名的学子里独独掺了个连儒巾都不能戴的白身, 自然就是被县令特旨提来的崔燮了。
  他被安排在廊下的小桌上, 就当个吃吃喝喝的看客。两侧乐工奏起《鹿鸣》, 县尊和四位新举人一递一答地唱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整个儿流程都依古礼而来, 主宾来回答礼,唱完歌又要作诗, 等正经吃上饭时菜都快凉了。
  崔燮十分怀疑, 这是戚县令自己没考上个举人进士, 就办了这个小宴过过干瘾。
  县尊大人命人把盏,倒了三巡酒后,对新举人说:“不想四位举人中,倒有三位是批评三国演义的才子。本县听说此事后, 觉得十分巧合, 于是将那慧眼识英才的书坊主人也叫到了宴上。几位才子何不与他那书坊题诗一首, 以兹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