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农女不强天不容 > 农女不强天不容 第158节
  已经进入冬天冰冷的夜里,关上房门也不会把风要吹进来的窗户关的太紧。
  父母为了不怕孩子们冷了,都会让人给他们姐妹的房间放上一个火炉。
  丫鬟会利用这个火炉在上面放上一个煮热水的瓦罐,也会在正在烧着的炉子放上地瓜烤,到了晚上就有宵夜了。
  叶诗琪其实对于现在这平凡又幸福的家,不需要吃的很精致,杂粮也能吃的很开心,只要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快乐,这一点让她很知足。
  她也在不断的努力守护着这份幸福。
  别人在这吃了晚饭,洗了澡,这么一点的小娃娃,肯定是躺在被窝里,而她是在写字或者画画。
  没有在夜晚里练习乐器,他们姐妹是不是想在这夜里令人讨厌,不想影响不远处邻居休息。
  没想到就在这夜里,家里来了人,她房间也能听得到外面院子开门的声音,并且听到了大姑声音。
  大姑这么晚会来娘家,不用想是为了二姑的事。
  在冬天比较早天黑,叶淑英和弟媳两人在天黑前回到家里。
  发现家里还冷锅冷灶的,叶淑英已经习惯了,父母不会给家人煮饭的懒惰。
  默不做声的去做饭,和她一起回来的新嫁娘,不着痕迹的嘟嘟嘴,嫁入这家前已经打听过了,这寡母不但抠,还很懒惰又有些自私。
  能看上这一家,当然是夫君还受到寡母的重视,更重要的一点是夫君和大伯都能赚钱,家里建的房子还行。
  最重要的一点是,她的大嫂娘家能赚钱,并且带领着夫家人赚钱了,能和大嫂相处的好一点,也是为了自己的娘家人。
  她是来自于隔壁村的,家里并不富裕,兄弟姐妹还挺多,来到了这里,也给家里人带来了福利。
  原来兄弟姐妹多了家里困难,已经在大嫂娘家这边找工作。
  虽然有的是种田的长工,有的是兼职,总比守着家里一两亩地这么多人没饭吃的好。
  她们妯娌俩进入厨房分工合作,煮吃的,他们生活好了那么一点,相应的婆母也没有以前那么抠了,中午那餐都能有肉,晚餐更别说了,晚餐她两个儿子还是回来吃饭的。
  寡母见到叶淑英回家,他们进入厨房煮饭也不和她打招呼,也不在意,撇撇嘴选择留话在儿子们回来吃饭的时候再说。
  妯娌俩在他们夫君回来前把饭做好,刚洗了手,看到他们的男人回来了,赶紧给他们打热水洗手,并且在餐桌摆上晚餐。
  丁氏在一家人吃时,看了一眼正在给儿子喂饭的叶淑英,开始发表她的言论。
  “大儿媳,下午你娘家人派人来传话,你的那个二妹生了一个女娃。”
  叶淑英手神情呆了一下,抬头看着婆母,说道:“婆母,我二妹他们家说什么了?”
  “大儿媳,按理说呢出门带口信,这样的报喜,是会送猪蹄姜醋红鸡蛋的,不知道是你二妹抠门还是你的娘家人扣下了,只说明天让你去探望一下,啧啧,同是姐妹,你二妹头胎怎么生了个女儿呢。”
  自家的姐妹,自己娘家母亲做的一些习惯动作,叶淑英是不会在婆家人面前说娘家人的坏话,贬低了娘家人也等于贬低了自己,特别是现在又家里多了一个新的成员。
  叶淑英婆母的话语,她并没有接,其实她是很好面子的,要不然也不会那么的占娘家人的便宜。
  叶淑英点点头说道:“吃了饭我回一趟娘家。”
  她如此说代表的意思,了解他们一家做事的人都知道,叶淑英这一趟回娘家肯定是让娘家人帮着出鸡和鸡蛋。
  寡母非常愿意儿媳妇这么做,家里是养了鸡和鸡蛋,那都是她攒下来卖钱的,偶尔只舍得给自家孙子吃鸡蛋。
  大人是没有这么好的福利的,其他的一些公共的费用都在那儿呢!
  她宁愿让儿子们给钱去买肉。
  弟媳还不太了解,偷偷的碰了一下夫君的手。
  她的夫君给她一个眼神,大嫂的事情还是不要理会那么多。
  兄弟俩感情好,也想着他们女人好好的相处,不让他们夹在中间难,不要凡事都去八卦。
  叶淑英吃饱了,饭碗都没有洗,换了一件好一点的衣服匆匆的来娘家,她的弟媳嘟嘟嘴,看着桌子上的碗,只能乖乖的收拾。
  叶淑英来到了娘家,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哥嫂,而是去找了母亲。
  在这冰凉的夜晚,她穿的有些厚,在这边冷的夜晚里,父母亲都在房间。
  听到了院子的敲门声,也听到了大女儿的声音,更是听到了他们房间门的敲门声。
  宏基爹来开门,一打开门见到大女儿人来个更是一阵冷风。
  屋子中突然进来一股子冷风,赖氏盖着被子,房间还有暖炉都忍不住缩了一下脖子,瞧着父女两道:
  “淑英,你怎么这么晚来了,好冷快关上门。”
  叶淑英进了父母的房间,只感觉迎面一股暖气,关上门的同时分神在感叹,还是娘家人有了钱过得舒服。
  自家哪里舍得在房间里弄一个暖炉,幸好他们夫妻和儿子一起睡,冬天的被窝还是很暖和的。
  在父母床边找了一张凳子坐下。
  “爹娘,我婆婆说你们捎话说二妹生了一个女娃?”
  “哎,是啊,你二妹没你那么命好,希望她下一胎也是儿子吧!”
  赖氏叹息一声,感觉挺可惜的。
  “娘,你不是说看人很准吗?说二妹这一胎是儿子。”
  叶淑英这句话,令本来准备睡的宏基爹感觉的一阵烦躁,忍不住又拿起他的竹筒烟吃。
  赖氏被女儿问的很久都没有一句话能回答出来。
  在第二天吃早餐的饭桌上,赖氏对正在吃早餐的李氏说道:
  “昨天你大妹来了,早上你和大妹一起去探望二妹,鸡和鸡蛋也给你大妹准备上吧,孙子留在家里给他姐姐带。”
  李氏正在吃饭的手停了一下,如果是一个很小气的人,肯定会拒绝,大姑子给她自己妹妹准备的东西,怎么能让她娘家嫂子准备呢?
  人送礼都是心意,那还算是亲姐妹吗?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其母必有其女
  李氏没有选择反驳,也只想着家和万事兴,鸡和鸡蛋,以目前他们家现在的殷实的状况,又不是送不起。
  这并不代表是她软弱的,完全是为了夫君和儿女们,维持这种亲情,哪怕这种亲情有那么一点淡漠。
  李氏抬头看了一眼夫君,对婆母点点头,然后给自己的女儿吩咐,让姐妹们看好弟弟。
  五姐妹没有得到母亲左右的,她们去见小表妹,她们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叶诗琪和姐姐们其实同样的心情,这个二姑姑和大姑,三姑一样,并没有对她们姐妹有多爱护。
  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感情,并不是亲人就会有浓郁的感情,从长辈爱护小辈开始,小辈会对他敬重,长大以后也会对这个长辈任何事情都表示关心一些。
  反之……,只会以相应的冷漠看待!
  赖氏这个做外祖母的,居然在女儿生产后让儿媳妇去看,还很抠门的,连个红包都不给儿媳妇带去,更别说会给女儿的孩子送上小孩子的衣服和鞋子。
  按理说,自从知道叶淑枝孩子快要出生,作为她的母亲,或者是亲近一点的姐姐,妹妹,嫂子,都会给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准备衣服,被子之类的。
  特别是娘家的人,无论生的是男是女,都会给新生儿先准备。
  赖氏这个做母亲的没有给出嫁了的女儿准备,作为娘家的嫂子,李氏其实在这几个月,儿子长大一点女儿们要做衣服时,顺便买了一点棉质的布料,给自己儿子准备冬衣的棉被时,多准备了一份,想着可以用得着。
  以后那三个小姑子在生孩子的时候,她的婆婆肯定又是让她去。
  李氏对于婆婆这种抠门,好事轮不到她,出钱出力的时候才会想到她,表示无奈又不得不去做。
  小姑子对她不好的态度,明白她还没有成长,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李氏自从嫁过来,之前听媒人说这家人如何如何的好,夫君父子很有能力,自从嫁过来才知道媒人的嘴是那么的厉害,死的都说成活的。
  怎么就没说除了家里这两个男人有能力干活,其他的人品德并不怎么好。
  更是进了门之后才知道,夫君在这个家根本就做不了主,她又不争气的一胎,又一胎的生女儿,只能强忍着这种卑微,为了女儿勤快的在家做事。
  到了今天熬出头了,和夫君又在这个家已经能做的上话,极品的家人和极品的亲戚一些行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只眼,做好自己。
  对于以前婆婆和小姑子对她不好的态度,不是没有记恨,其中还有公公的手笔,只是觉得人不能一直活在过去。
  宽宏大量并不代表愚蠢,看在他们是夫君家人份上,李氏做好自己的本分,别人的嘴巴,让别人说去。
  李氏昨天晚上听到了婆婆的话,她已经在晚上准备好了东西。
  鸡和鸡蛋,在早上起床的时候,使家里的工人去庄园那边办,抓鸡和捡新鲜的鸡蛋。
  工人还没回来,先进他们院子的是叶淑英,这个大姑子手里抱着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其他的物品。
  “嫂子,准备好了没有啊?都到上午了。”
  叶淑英的大嗓子,出现在叶家的院子,好像叶家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大姑子到来是为何事。
  看着她除了抱着儿子两手空空的模样,大家都觉得无语。
  没有人认为叶淑英,双手空空的来到叶家会到了镇上买东西给自己的妹,看她的模样是完全靠李氏去准备东西。
  叶淑英抱着儿子来,想带着儿子一起去蹭妹妹家里的饭,反正又不用她自己走路。不是有娘家人的牛车吗?
  叶淑英算盘打的挺响的,觉得已经有了财富的娘家人,是不会这样挑着这么多的鸡和鸡蛋走路去的。
  李氏正抱着儿子在玩耍,听到了大姑子的大嗓门,也没有跑出门口去,有自信大姑子会自动寻找她。
  “嫂子,我说话你没听见吗,鸡,鸡蛋呢?”
  叶淑英抱着儿子进入客厅,并没有让儿子先叫人,也没有去关心一下侄儿。
  始终关心的是礼品的事,她这个做姐姐的其实也只是为了心意,不出钱去看望又为了虚荣,要那么一点面子,不想人说她闲话,今天去不出礼品想蹭一顿吃的。
  “在准备呢!”
  李氏这种温柔的态度,叶淑英感觉很满意,这个嫂子没有让她难堪,说什么让她自己准备礼物的话语。
  “嫂子,除了鸡,鸡蛋,又给我妹子的孩子准备衣服和被子吗?”
  李氏微笑着说道:“这个得问你娘,这衣服和别的东西你不会是想让我给你准备吧?”
  叶淑英听了嫂子的话急了:
  “嫂子,难道我娘没有跟你说?鸡和鸡蛋,你给我准备?”
  李氏收敛了笑容,说道:
  “鸡和鸡蛋咱们不和你计较,帮你准备一份,可是小孩子的衣服和别的东西必须要你自己准备,如果你娘准备多一份也可以!”
  叶淑英听到嫂子这么说,松了一口气,反正她只是大姨妈,只要娘家人准备了那些东西,她的名义上有鸡和鸡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