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架空 > 大明镇海王 > 第257章
  最后,周经更是毫不客气的就反驳那些弹劾、攻讦他人,这一次出去是真的感触良多。
  在京城这边,灾民们饿殍满地,吃树皮、吃草根,饿的皮包骨头,但是在天津这边,灾民们可以顿顿吃,那些去的早的饥民,因为天天吃,一个个都肌结实,孔武有力,同时在刘晋的组织下,更是修建港口、城市、水泥马路等等,让整个天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海鱼,仅仅只是因为有几艘船,可以每天出海捕鱼就可以养活几万人,甚至于现在更是可以支援京城这边。
  “陛下,周经一派胡言,简直就是妖言惑众,臣请陛下立刻将他革职查办。”
  “臣弹劾周经妖言惑众,蛊惑圣上,蒙蔽圣听……”
  周经的话说完了,不出意外,立刻也是有人跳了出来指着周经鼻子就开始攻讦起来。
  “哼~你们感受过饥饿吗?”
  “你们敢去饥民当中走一走,看一看吗?”
  “你们能够给饥民们弄到粮食吗?”
  “天天一口一个君王社稷,一口一个黎民百姓,上次捐钱捐粮,我记得你徐子元好像只捐了五百两银子吧,据我所知,你徐子元乃是江南大族子弟,你们徐家良田都有万顷,你却只捐五百两银子,你还有脸来说我?”
  “还有你许龙,虽然你是清贵的翰林,但是你许龙的老丈人好像是江苏淮扬一带的大盐商吧,据说富甲江南,上次你好像连五百两银子都没有捐到吧?”
  周经一声冷哼,毫不客气的就进行反击,言语犀利无比,直击那些人的要害。
  “好了,这是金銮不是市井之地,你们是朝之重臣,也不是市井小民,这里可不是你们随意争吵的地方。”
  弘治皇帝看了看朝臣,知道让他们这样争论下去的话,始终都没有一个结果,而且周经一人舌战群儒的话,难免双拳难敌四手,所以也是时候给周经这边添加盟友了,而且还必须是重量级的盟友。
  所以弘治皇帝的目光看向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他们三个是最有份量的人,而且昨天的时候就已经商议好了,大家的意见是统一的。
  “刘卿,你怎么看此事?”
  弘治皇帝第一个问的自然是刘健这个内阁首辅。
  听到弘治皇帝向刘健问话,群臣也是立刻安静下来,全部静静的准备听一听刘健的话。
  刘健师从大儒薛瑄,学问博大精深,又敢于直谏,一向也是以天下为己任,再加上又是历经英宗、宪宗皇帝的三朝元老,更是弘治皇帝的老师,深的弘治皇帝信任,在朝中威望非常高。
  第211章 折中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同样也感受到了后诸多同僚们的目光,刘健缓缓的站立出来说道:“海是太祖皇帝时期制定的国策,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患倭寇,但并没有限制百姓出海捕鱼,也没有限制商人出海经商。”
  “在成祖时期,我大明更是七下西洋,威名远播,这才有了后续四方来朝的盛世之景,但也因此加重了我大明的负担,同时东南沿海地区,商人只知利益而忘国法,为逃避税赋,屡屡假扮倭寇,致使历代先王逐步加严海,这才有了现在片帆不得下海的严格政策。”
  毫无疑问,刘健还是站在了周经这一边,一来他是河南人,是北方人,跟南方的世家大族、士绅商人没有任何的瓜葛。
  二来刘健也是有名的贤能之臣,一心为国,这也是他深受弘治皇帝赏识的原因,昨天他可是亲眼看到了来自天津的海鱼,更是亲耳听到了李东阳和周经向弘治皇帝汇报的况。
  对于刘健来说,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他都支持,不说现在北方三省饥荒肆虐,纵然是没有饥荒,这海洋捕捞能够收获如此多的食,能够让沿海老百姓吃的更饱,他也是要支持的。
  而且对于南方这边商人一边私自出海牟利,一边又支持南方士林实行严格海的事,他也是一清二楚。
  之所以一边私自出海一边又实行海,无非就是为了逃税,大明的税本来就已经非常低,三十税一,但是商人们依然要逃税。
  盐商、粮商、海商、布商等等,在大明虽然商人明面上没做任何的地位,但实际上,因为税率极低,再加上都逃税,所以商人们基本上都是不需要交税的。
  大明中后期的时候在江南地区一年的商税银子仅仅只有可怜的几千两,说出去都没有人相信,偌大一个富庶的江南地区,一年的商税银子仅仅只有几千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人逃税是何等的严重,在他们的眼中估计根本就从来没有交税这个意识。
  朝堂之上每当有人提出要征商税的时候,比现在的况还要更加糟糕,兵部尚书马文升提出大同边警,饷费不足,要求增加南方两税折银的数字。
  内阁三阁老之一的谢迁都站出来表示反对,他说:先朝因为南方赋税较重,所以用折合银两的办法来减轻。如果再提出增加,恐怕百姓不堪负担,结果马文升提出的议案没有被通过。
  除了逃税之外,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垄断大明对外的贸易。
  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自古以来都是远销海外,根本不需要说运到欧洲去,即便是运到朝鲜、倭国、南洋等地区去,利润就已经极为可观。
  实行严格的海,一般的商人根本就不可能出海,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士族、大商人可以出海,从而形成垄断,而垄断就意味着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