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怀疑过他,但他确实不在场。”明华章解释道,“上午他在国子监授公羊传,巳时散课后,卢渡没用膳就驾车离开国子监,去清禅寺听经。讲经的高僧正是普渡寺住持,卢渡进殿后和住持、沙弥们一一问好,然后进小香房听经,直到酉时末法会结束,他才离开。”
“香房?”明华裳听到这里问,“当时香房中有人吗?”
明华章知道明华裳在怀疑什么,拿出纸笔为她画清禅寺地图:“这是清禅寺大雄宝殿,住持坐在最前方蒲垫上,堂下坐着众多信徒,但也有些人不愿意露面,或者嫌大堂地方小不自在,就会多捐些香油钱,进入香房独坐。说是香房,其实只是用木板在大殿东西两侧搭出来的小隔间,挂了纱幔后,比坐在大殿中私密些。但帘子并不厚实,从外面能看到里面。住持讲经前前后后快三个时辰,卢渡一直坐在他的隔间里,外面许多人看到了,可以作证他没有离开过。”
明华裳皱眉,想了许久,问:“那法会结束后,他去了哪里?”
“直接回府了。”明华章道,“这一点清禅寺的沙弥、卢府的看门人都可以作证,时间对得上。”
符合画像的两个人,徐骥有人作证兼时间不够,卢渡的行程十分清晰,看起来哪一个都没有作案条件。
明华裳心情沉重起来,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先入为主,导致画像往她希望的凶手上靠拢,反而忽略了真实世界。
或许,她应该多参考现实里衙门捕头找凶手的经验,她的感觉,未必每次都准。
明华裳微不可闻叹了口气,问:“如果抛去画像,有其他可疑的人吗?”
明华章静静看了她一眼,握了握她手背,沉着冷静说:“有。”
明华裳心中愈发一沉。
哪怕是明华章,他毫不犹豫相信她,但也准备了第二条路,并没有完全指望靠心理画像缉凶。明华裳当然理解明华章的做法,这才是一个成熟负责的领导者该有的素养,她只是遗憾,她为何还是如此无用?
明华章声音沉稳理智,但手一直握着明华裳,无声表达自己对她的支持。他从未怀疑过她,但他必须对案件负责,永远留有退路是他的原则。
明华章说:“我把负责连环杀人这个案子的人手分为两组,一组给他们看你的画像,让他们根据画像找符合的人;另一组人完全不知画像特征,靠寻常的侦查流程和经验办案。第二组目前找出两个人,一个是国子监短工伍驿,一个是普渡寺和尚净慧。”
“嗯?”明华裳挑眉,“和尚?”
“不急,一个一个说。”明华章有条不紊道,“伍驿是国子监劳役,平时做些力气活。十月二十二那日,程思月午时乘车离开,没过多久伍驿也出门了,程思月去了东市,然后不知所踪,伍驿同样在东市待了许久,很晚才回来。”
明华裳问:“你是说他在程思月出门之后尾随而去,最后在东市杀了她?”
“有这个可能。但他四年前不在国子监,而在长安一家食肆做工,白日没时间出城,和黄采薇、雨燕主仆之死关系不大,是连环杀手的可能性较小。”
明华裳低低叹气,问:“另一个呢?”
查案接连受挫,明华章的语气却还不急不躁,缓缓说起下一个嫌疑人:“净慧是我让人查普渡寺身份度牒时,无意发现的。净慧不通水性,带关中口音,但度牒上写他是襄州人士,七岁时家乡遭遇水灾,他是全家唯一活下来的,后来被和尚收养,从此阪依佛门,改名净慧。”
明华裳一听就警惕起来:“襄州人,七岁能从水灾中活下来,但竟然不通水性?”
“是的。”明华章沉静道,“我已派人去净慧剃度的梵音寺打听他的生平和长相,如果和现在的净慧和尚不符,那就说明净慧已遭遇不测,他的身份文牒被人盗用了。”
这种事并不罕见,佛门讲究四大皆空,不问红尘,只要剃度后,和尚、尼姑不必向朝廷交税,不必服兵役劳役,遇到任何一座寺庙只需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明,就可以免费借宿求斋。
自南北朝以来,朝廷贵族大肆推崇佛教,佛寺已占据了大量人口、土地,佛门度牒也成了抢手货。若是能搞到和尚的身份文牒,在外打扮成和尚行走,就可以名正言顺躲过朝廷官差追捕,还能得到大户人家信任,很多打家劫舍的土匪都喜欢这样做。
他们现在
见到的“净慧”,很可能已经不是净慧了。
明华裳想到在普渡寺时,曾有人鬼鬼祟祟徘徊在黄采薇厢房外。明华裳问:“当初偷窥我们的人,是他吗?”
“不确定。”明华章答道,“我悄悄和普渡寺僧人打听净慧为人,他们说净慧态度很不端正,做早课、晚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是独来独往,神出鬼没,寺内许多人对他颇有微词。更甚者,有人说净慧似有偷东西之嫌。”
明华裳不由抬眉:“偷东西?有证据吗?”
“暂时没有,不排除普渡寺内人不喜欢他,故意污蔑。”明华章中肯公正地给出判断,“僧人怀疑净慧偷东西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十月二十二那天,住持带众弟子入城讲经,以往净慧最喜欢往长安跑,有事无事就借口买东西进城,但那一天,他却一反常态,主动请缨留在普渡寺看门,没有随师兄弟进城。”
“寺里只有他一人吗?”
“是。”
明华裳想了想普渡寺的地形,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那天即便他偷偷离开普渡寺,也没人知道。”
明华章颔首,表示赞同:“我带着净慧的画像问过城门守卫,只可惜那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每日进出城的人那么多,他们实在记不住净慧出现过没有。”
明华裳撑着下巴,双眸略失神盯着烛火,喃喃道:“这么巧,程思月遇害和普渡寺进城讲经,在同一天?”
过分的巧合,就绝不是偶然了。明华章说:“他是目前嫌疑最大的人,净慧是五年前来青山寺的,不久后就出现第一起命案。四年前黄采薇、雨燕在佛寺遇害,今年程思月被杀时,普渡寺正好进长安开法会,时间未免太巧了。而且死者身份、贫富、性情千差万别,唯有在佛祖面前是平等的。乞丐女在青山寺附近乞讨,黄采薇、雨燕在寺里拜佛,而程思月在街上游玩,她们不可能天真到随便来一个男子就敢毫无防备跟着对方走,除非对方穿着袈裟,是以慈悲为怀的方外之人,她们才会毫不设防。”
明华裳想着点头:“有道理。就算不是他,他那日偷窥我们,肯定也知道些什么。”
明华章道:“我已经派人盯着净慧,一旦等去梵音寺的人回来,确定了他的身份,就能抓起来审问了。”
净慧毕竟是佛门人,长安城里半数贵族都供佛,如果没有证据就抓人,明华章不好交代。
明华章短短几句话就讲清楚各个嫌疑人可疑之处和清白之处,明华裳想了想这些证词背后所隐含的海量工作,对明华章肃然起敬。
看来她还得继续给京兆府送吃的,要不然就凭明华章的工作强度,迟早要把人卷死。
明华裳和明华章说到很晚才离开,现在没有证据,案件走入僵局,只能寄希望于审问净慧,看看能不能带来新转机。然而襄州离长安路途遥远,如今又是寒冬,他们足足等了半个月,去梵音寺问话的人才回来。
衙役拿回了净慧的画像,上面的人文弱纤瘦,慈眉善目,和如今的“净慧”相差甚大。
明华章二话不说,立刻带着人前往普渡寺拿人。然而去了才知,净慧两日前就不知所踪,更严重的是,他们普渡寺的佛宝也一同丢失了。
第100章 佛宝
明华章站在暗室内,拿着蜡烛,缓慢照过木柜抽屉。他摘下手套朝外走去,禅房内,住持看到明华章出来,忙上前道:“阿弥陀佛。少尹,此乃本寺供奉佛宝之地,如今竟被恶徒洗劫一空,望少尹为我们主持公道。”
这是普渡寺住持的禅房,并没有比普通沙弥的住房华丽多少,只是地方宽敞了些,外面是客房,里面有卧房、茶室,最东边还有一间静室,放置着佛像、蒲垫、木鱼等物,是住持念佛之地。
看起来这是一间再正常不过的禅房,然而,就在静室北墙,金身佛像背后的墙壁上,竟然隐藏着一道暗门。门里是一间暗室,藏着众多佛宝。
此刻,暗室内已经被翻得一团乱,里面的佛宝也不翼而飞。
明华章正一寸寸打量暗门和墙壁,他听到主持的话,不卑不亢回礼:“住持放心,保护雍州百姓乃京兆府职责,我等自当竭尽全力。贵寺近来频频发生异事,接下来我需要在寺内彻查,还望住持配合。”
住持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道:“这是自然,少尹请自便。”
明华章在室内踱步,最后停在那尊金灿灿的佛像前。住持看到,说:“回少尹,这是老衲修行的地方。普渡寺里供奉着佛宝的消息不知何时传了出去,其实佛宝非金银珠宝,并无变卖价值,但仍有许多盗贼被佛宝名头所惑,对此趋之若鹜。老衲为了安生度日,只能将佛宝藏在禅房后的暗室内,并在暗门前放置佛像,日日在此念经打坐,亲自看守佛宝。没想到,佛宝还是在老衲眼皮子底下被人盗走了。”
明华章轻轻颔首,问:“住持是怎么发现佛宝被窃的?”
“老衲昨夜礼佛后,照例进暗室给佛宝除尘念经,但没想到进去后却发现佛宝不见了。老衲在寺内找了一宿,今日正要报官,少尹就来了。”
这么巧,今日他们来菩提寺拿人,昨夜住持正好发现佛宝丢失?明华章问:“住持可曾动过暗室内的摆设?”
“不曾,老衲进去时,它就被翻成这个样子了。”
“住持每日都会擦拭佛宝吗?”
“这倒不是。”住持说道,“佛宝乃是法器,驱魔护法,不得妄动。老衲每月入内诵经一次,其余时间亦不曾打扰佛宝。”
明华章慢慢点头,问道:“除了住持,可还有人知道这处暗室或者进去过?”
“不会。”住持对此很确定,说道,“佛宝事关重大,老衲从未将佛宝告知无关之人,即便是跟随老衲修行的两个亲传徒儿,也不知此处。”
“近期可有人单独进过住持禅房?”
住持摇头。明华章指节轻轻敲击刀鞘,说道:“那这就有些奇怪了。按理除主持外,这个暗室无人知晓,也不该有人进入,但里面的东西却消失了,外面的摆设还纹丝不动,住持每日礼佛都没有发现门被人移动过。住持按惯例除尘时才发现失窃,那就是说,很可能早在一个月之前,佛宝就已经丢了。”
住持叹息,再一次深深念佛:“是老衲修行不深,功德浅薄,这才招致祸患。”
明华章说:“他对禅房内机关这么熟悉,可见已观察过良久。住持,你心中可有怀疑人选?”
住持还没说话,侍奉在后的沙弥忍不住,道:“肯定是净慧!”
“净智。”住持依然还是那副慈悲为怀的模样,道,“不得诳语。”
明华章扫过他们师徒的表现,不疾不徐道:“不瞒住持说,我今日前来正是为了贵寺净慧师父。如果贵寺知道和净慧相关的事,还请直说。”
住持还是沉默,净智愤愤不平道:“两天前我们就发现净慧不见了,如果不是他心虚,他为什么要跑?我早就觉得净慧不是潜心向佛之人,平时他好吃懒做,鬼鬼祟祟,好几次有师兄弟撞到他徘徊在大殿内,对金法器动手动脚。上次我们要去清禅寺办法会,他非要留下看门,肯定是他趁我们都不在寺中,潜入师父房内,将佛宝偷走了。这几天眼看就到师父给佛宝诵经的时间了,他心中害怕,所以带着东西跑了!”
明华章问:“住持,你上次看到佛宝是什么时候?”
“十月二十。”
“你们什么时候发现净慧不见的?”
“两日前。”
明华章算了下时间,今日是十一月二十一,主持每月二十清理佛宝。十月二十二普渡寺去长安讲经,寺内无人,如果净慧那天趁人不在溜入住持房内偷东西,两天前也就是十一月十九,马上就要到住持检查佛宝的日子,他心生害怕逃走,倒也说得通。
明华章问:“净慧房间在何处?”
立刻有小沙弥上前给明华章引路,明华章走了两步,突然停下,回身问:“住持,无意冒犯,但敢问佛宝到底是什么?”
住持眉须未动,停顿了瞬息,合手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宝,自是驱散邪魔,超度世间冤情债主放下执念,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之法器。”
明华章不为所动,他盯着住持的眼睛,不依不饶问:“所以佛宝是什么?”
住持不说话,明华章也不退让,颇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味。
如果是往常,住持不会怕一个俗世官员,但现在普渡寺牵扯到命案中,稍有不慎可能会牵连全寺,住持最终退了一步,如实说道:“是骨号、骨笛。”
明华章眉梢抬起,立即追问:“什么骨头?”
住持念了句南无阿弥陀佛,眉目低垂,慈悲平静说道:“施主所捐人骨。”
饶是早有准备,听到这话明华章也意外了刹那,才道:“佛家以慈悲为怀,用人的骨头做法器,算哪门子慈悲?”
“施主自愿而为,皆是功德。”住持低头念佛号,道,“身心都是幻,非真非假,无生无灭。生死只是对凡夫而言,佛无有生死,皆是表法。”
明华章紧盯着他:“你怎么知道他们是自愿的?”
“少尹,老衲乃出家之人,不造杀孽。”住持泰然自若,道,“骨号、骨笛只取死人之骨,枉死的少女、难产而死的妇人或战死者的骨头最佳。一尸两命者怨念最深,战死曝荒者着怒凶狠相,所以才会将他们的骨头做成法器,助其解除执念,往生极乐。若少尹怀疑,尽可去查,普渡寺所藏佛宝皆是各施主虔心捐赠,从无杀生害命之孽。”
明华章定定看了他一眼,道:“住持可否方便写下捐赠人名单?毕竟人骨不同寻常,唯有问过亲属,我才敢确认是捐赠,而非谋杀。”
屋内的小沙弥露出不悦之色:“大胆,我们住持乃是得道高僧,多少香客不远千里只为见住持一面,你竟敢这样对住持说话?”
“我知道主持佛法高深,可惜在下是京兆少尹,只信公理,不信神佛。”明华章语气从容平淡,于无声处有惊雷,“住持犹豫这么久,是心虚吗?”
沙弥们都露出愤愤之色,住持平静地念了句佛,说:“老衲所作所为都有佛祖指引,问心无愧。既然少尹怀疑,老衲写便是了,只不过捐赠佛骨的不乏高门望族,这些施主恐怕并不希望被探听先人隐私。”
明华章轻轻笑了一声,说:“谢住持提醒,住持只管写就是了,若有人问责,我一力承担。”
碰到明华章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硬茬,住持也没办法,只能取笔写下捐赠佛骨的家族名单。明华章也不着急离开,就站在旁边,耐心等着住持写完。住持放下笔时,明华章不紧不慢道:“住持,我会一一拜访捐骨人家,名单上应当是齐全的吧?”
住持顿了顿,温和慈厚地合手:“自然。”
明华章收起名单,一言不发走了。他可没有不能得罪人、不能冒犯佛祖等顾忌,那个逃跑的和尚“净慧”、来路不明的佛宝,他会一一彻查到底。
明华章进普渡寺时就让人将净慧的房屋围起来了,他听到普渡寺失窃,就兵分两路,他带人去住持那边查佛宝,另一路人搜查净慧的房间。
明华章走过来,衙役见到他纷纷行礼,明华章扫过屋里乱七八糟的被褥细软,问:“有什么发现吗?”
“回禀少尹,屋内值钱东西都不见了,看来是蓄谋逃跑。没发现净慧的踪迹,但在他床下发现了这个。”衙役跑过来,呈给明华章,“少尹,您看。”
明华章接过那枚银锭,反过来,看到了庆州的官府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