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673节
  陈泾的话音落下,紧接着,旁边的定西候蒋琬也开口道。
  “不错,臣没记错的话,早几年前,太上皇在内苑试诸勋贵子弟骑射,小公爷可是居首之人。”
  “说来,先成国公便骁勇善战,戎马一生,屡立战功,身为其子,小公爷的骑射武艺,自然是了得的。”
  和泰宁侯府不同,定西候府和英国公府交情颇深,蒋琬出来说这番话,明显也是早有准备。
  春猎的性质特殊,属于比较罕见的,一众文臣只能干看着的仪典,因此,大多数随同而来的老大人们,都和各家勋贵一起,坐在底下陪着。
  这番话说完,一众大臣顿时议论纷纷,只不过,声音都很小。
  但是,光看表情就可以看出,听到襄王和一众勋贵们的话,这些老大人们的脸色明显不大好看。
  尤其是,坐在最前头的几位老大人,从这番话当中,明显嗅到了一丝不对的苗头。
  于是,对视了一眼,在朝中素有‘声名’的吏部尚书王文,张口便道。
  “春猎谁能拔得头筹,怕是不好说,只不过,两位侯爷的话,王某却不敢全然苟同。”
  “朱仪将军的骑射工夫,固然是不错的,但是,战场之上,只有武勇怕是不够的,成国公朱勇鹞儿岭一战,丧师辱国,以致我军大败被围,足可见之,领兵出战,更紧要的,还是谋定沉着之性格。”
  这番话说的毫不客气,一下子让在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当然,尴尬的是一众勋贵,文臣这边,只觉得这话说的十分解气。
  一时之间,不少大臣对于王天官的观感也改善了不少。
  这位老大人,只要不怼自己人的时候,原来也不是那么讨厌嘛。
  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是,王文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文臣最前端的一众重臣,目光有意无意的,都在关注着勋贵这边的动向。
  事实上,在这次春猎之前,朝中便隐隐有所传言,勋贵们在密谋着,要为当初土木之役的定性翻案。
  杨洪的那本奏疏,虽然被圈在了小范围之内,而且,被天子打了回去。
  但是,毕竟是经过通政司,由内阁呈递的奏本,中间倒手的官员数量不少,天子又没有下封口令,所以,消息并没有锁的特别严实。
  只不过,大多数的大臣们,都在观望而已。
  到最后,天子将此奏驳了回去,老大人们自然也就同样偃旗息鼓。
  但,这不代表事情结束了。
  昨天晚上,太上皇召见襄王宴饮,也没有刻意保密,更何况,襄王今天一大早,就大张旗鼓的给朱仪送了宝弓宝甲,言语之间,也提到了朱勇的事。
  那么多人瞧着,消息自然也瞒不住。
  所以,在春猎开始之前,不少大臣心中都已经提前有了准备,此刻听得泰宁侯和定西候提起,自然也便立刻有了反击。
  场面变得有些凝滞,偏生这个时候,上首的天子跟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只是望着远处的林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呷着手中的茶水。
  泰宁侯陈泾和定西候蒋琬,虽然爵位不低,但是,年纪都不算太大,不过三十来岁,而且,都没上过战场,面对百官之首,吏部尚书王文的斥责,一时便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显然就需要更有分量的人出面,譬如说……
  “天官大人此言差矣,鹞儿岭一战,成国公固然有指挥不当之责,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土木一役,乃是王振弄权,蒙蔽圣听所致,若说是因鹞儿岭一战,令大军被围,未免言之过当。”
  “何况,当初随行出征的,有朝中一众文武大臣,其中有前兵部尚书邝野,前户部尚书王佐,若论过错,随行如此多的大臣,皆不能劝谏圣上,岂非同样有罪?”
  就在陈泾和蒋琬被王文说的哑口无言的时候,在一众勋贵当中,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段时间,上奏为成国公朱勇辩驳的……
  昌平侯杨洪!
  第785章 矛盾升级
  杨洪的声音,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论文臣武将,看着眼前的局面,顿时来了兴致。
  要知道,眼前的两个人,一个是吏部尚书,百官之首,手握铨选大权的天官王文。
  另一个,则是战功累累,常镇边塞的大将,昌平侯杨洪。
  这二人哪一个放在朝中,都是分量极重的存在。
  而且须知,他们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王文自不必说,出了名的除了天子谁都不服,怼天怼地怼太上皇,他看不惯的人和事,说出话来能把人噎死。
  这次也是一样,没看见刚刚王文的那一番话,说完之后直接让太上皇脸色发黑,但是,王文却丝毫不觉一般。
  至于杨洪,他倒是没有王文那么跋扈,但是,上次整饬军屯的朝议之上,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百战老将的风范。
  这也是一位惹急了敢不要命的主!
  这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可是一场大大的好戏。
  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论是王文还是杨洪,都算是天子的人。
  王文是朝堂上下公认的天子党,至于杨洪,虽然不算天子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但是,也是被天子重用,得了天子施恩的重臣。
  他们如今在朱勇的功过是非上发生了如此强烈的分歧,天子,又会如何反应呢?
  不少大臣偷偷地将目光投向了天子,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天子的脸色并没有丝毫的变化,依旧望着远处,没有丝毫要开口阻拦的样子。
  于是,底下的王老大人见状,便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继续吵!
  往上提了提袖子,王文望着对面的杨洪,张口便道。
  “杨侯所言倒是不无道理,那邝野,王佐,身为朝廷重臣,不能劝谏君上,坐视朝廷大军被瓦剌所围,的确也是未尽人臣之责。”
  “但是,这和鹞儿岭一战并无干系,当初太上皇亲征,命文武大臣随行,乃是为了各司其职,临机处置国政大事。”
  “因此,邝野,王佐等人之责,依旧是执掌兵部,户部等一应政务,就此而言,大军在外期间,朝廷政务平稳有序,二人并无失职之处。”
  “可朱勇身为大将,职在战事,鹞儿岭一败,轻敌冒进,受伏被杀,自然当受朝廷追究,有何不对?”
  “依王某看,如今杨侯之举,才是在无理取闹!”
  应该说,王天官平素虽然说话很冲,但是,也不是纯粹的为了怼人而怼人,说话之间,还是有理有据的。
  而且,或许是顾及到面前的人是杨洪,他老人家说话的时候,碍着天子的面子,还是收敛了火力的。
  但是,杨洪显然没有领他这份情的意思,摇了摇头道。
  “天官大人不经战阵,所以说话之间,不免有些纸上谈兵,本侯只问一句,难道说,带兵打仗,便一定要打赢吗?”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哪怕是经年老将,也不敢说自己在战场上做出的决断都是正确的。”
  “鹞儿岭一战,成国公的确有过,但是,若因一时决策失误,而抹去他多年为朝廷的功劳,不免寒了忠臣良将之心。”
  这番话,杨洪说的理直气壮,但是实际上,在场众人都清楚,在这场交锋当中,他是落了下风的。
  王文的性格,骂起人来,根本不管是不是自己人,刚刚杨洪拿邝野,王佐等人未能劝谏君上,阻止大军被围为由,试图论证土木之役不能完全怪在朱勇等一干武将的身上。
  对此,王文并不否认,但是,却搬出了百官各司其职的理由。
  他承认邝野等人有失臣下职分,但是,他话说的一针见血,那就是,劝谏君上之失,是朝中文武大臣都应该做的,并不单是文臣之失。
  如果说,杨洪要抓住这一点不放的话,那么,随军出征的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等人,也同样和邝野等人一样,有不能劝谏君上之过。
  既然大家都有错,那么,搬出来论就没有意思了。
  这三两句话,便巧妙的将杨洪的攻势全数化解,与此同时,王文再用文武各有职司为由,说明朝廷处置朱勇的合理性,可谓尽显老辣的政治风范。
  与之相对的,杨洪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却并不能驳倒王文的这番话,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出手,强调战阵的变化性,试图为朱勇博得一些同情分。
  说白了,道理讲不通,就只能打感情牌了。
  毕竟,朱勇虽然鹞儿岭一战失利,但是,多年战功总不是假的,因一战之过,抹杀过去的功劳,总是不免让一众武将,有兔死狐悲之感。
  因此,一时之间,众多在场的勋贵,不管是跟成国公府关系好的,还是关系差的,都不免有些面色戚戚。
  有几个勋贵大臣,张口似乎想说什么,但是,看了一眼杨洪,又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一旁的张輗却立刻开口道。
  “不错,天官大人所言未免偏颇,朝廷文武虽各有职司,但是,勋臣武将在战阵之上,是拿命搏杀,为大明守疆拓土。”
  “听天官大人此言,对武将对朝廷的辛苦功劳贬的如此不值一提,不免令人想起前宋之时,一众庙堂大臣,信誓旦旦开口道武臣无用,当驭于文臣之言。”
  “前宋重文轻武,以致靖康之祸,倾覆之危,如今我大明,难道要重蹈覆辙吗?”
  这话一出,在场的大臣明显感到,气氛有些不对。
  尤其是不少勋臣,望着对面文臣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敌意。
  应该说,张輗的这招并不算高明,甚至有点牵强,王文只是说要追究朱勇鹞儿岭一战失利的过失,但是,他却扯到了朝廷重文轻武的后果上,不可谓用心不险恶。
  但是,不管是牵强还是用心险恶,至少,这招是有用的。
  对于朱勇的功过是非,如果要吵的话,那必然是各执一词,但是,近些年来,朝中重文轻武的风气,确实是日益严重。
  众多勋贵对此是感同身受,因此,不管是不是牵强,但是提起了此事,大家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一阵同仇敌忾之心。
  场上沉默了片刻,王文看着对面隐隐有联合之势的勋贵,叹了口气,道。
  “朝堂之上,自然是文武平衡,方是长治久安之道,但是,鹞儿岭一战,朱勇之过确实,王某实在不知,此事有何可以辩驳之处?”
  “若诸位非要细究土木之役到底是谁之过,那么……”
  听到王文莫名的口气,在场众臣都不由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够了!”
  未等王文说完,上首突然传来一声轻喝。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太上皇手掌拍在桌案上,面色早已经是难看之极,倒是天子,依旧沉默着。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太上皇冷声开口道。
  “今日乃是春猎大典,你们吵来吵去,成何体统?”
  话音落下,对面的王文果然停住了话头,不过,脸上却隐隐带着几分不服,就连杨洪,也站在原地,没有要退去的意思。
  这副场景,让朱祁镇更是怒意渐升,道。
  “土木之事早已过去,死者为大,不论是邝野,王佐,还是朱勇,张辅等人,皆是国之忠臣,为国捐躯,都曾在战场上为国浴血,尔等在此如此苛责他们,是何居心?”
  太上皇的这股气势,让在场众人为之一愣,都沉默下来,不再说话,不过,这诸人之中,却也总有那么几个,不被气势所挟之人。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