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武夫当国 > 第140节
  “是吗?近闻进攻商丘的中央军,应该就是阁下的部队了?”周宝林冷冷的问道。
  “不错,还没有自我介绍,我乃山海关大都督袁肃。你们民军起事无法是为了能有一口饭吃,我此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问题的根源,从根本出发来解决所有问题。我可以保证,在我的治理之下必然能让所有人都吃的上饭。”袁肃很通俗的说道。
  “你有根除问题的心我感到很欣慰,但是你未免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一些。”周宝林冷笑着说道,脸上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都带着几分嘲笑。
  “可能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又或许是你们想的太多了。我知道像你们这些第一批起义的民军有其他的想法,什么扶汉讨袁,什么支持二次革命,又什么要建立独立的起义政权。国家的事我比你们更清楚,在我南下之前还亲自去拜访过宋遁初宋先生,你们眼中所谓的革命说的难听一些,只不过是用来掩饰你们的暴x行罢了。”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他所说的内容很有分量,但是语气却不见得很激烈。
  “你见过宋先生?”周宝林冷声冷气的问道。
  “你应该听说过,当初中央政府派遣专员南下上海迎接宋先生北上,负责迎接工作的专员不是别人,正是袁某。在火车站遭遇不明身份的刺客袭击之时,是我率队保护宋先生的安全。正因为有这一节,所以我与宋先生也算得上是有一份交情。”袁肃简单的说道。
  “即便如此又如何?你们北洋政府口口声声要促成南北合作,还像模像样的邀宋先生北上,结果呢?宋先生现在遭到软禁,所谓的国会又是一片乌烟瘴气,南北合作只是一纸空谈,最终还不是兵戎相见!你们北洋政府完全就是出尔反尔、欲盖弥彰,从始至终就没有打算合作,无非是借宋先生这个幌子来拖延时间罢了。”在提到这个问题时,周宝林忍不住动了一些情绪,不难想象此人心中的“革命主义思想”是很严重的。
  “说起南北合作,不止你一个人感到遗憾。我同样希望当初就能彻底解决这件事,我中华好不容易走出了腐朽的封建阴影,正应该努力促成国家一统、上下一心,综合举国之力来大步发展,以图国富民强,摆脱受列强控制的局面。身为中国人,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繁荣昌盛?有谁不希望我们中华的尊严立于环宇?”袁肃正色的说道。
  “你口口声声这么说,可为什么事情还是谈不拢?为什么最后还是要兵戎相见?”周宝林冷笑着讥讽道。
  “你的意思彷佛知道其中所有的内幕似的。难道南北无从合作,责任就全在北方吗?你怎么不试想一下,国会传出危机之后是谁先开始厉兵秣马?是谁先到处鼓吹武力讨伐?就连宋先生本人都再三叮嘱,南北之事万万不可动干戈,一旦干戈事起,势必会让矛盾愈发严重。这一年来我一直在北方奔走,就是要调查整个事情的内幕。你们这些自诩拥戴革命的人,难不成你们比我知道的还多?”袁肃没好气的说道。
  “既然你知道,那你倒是说说,南北陷入如今之境地是谁的错?临时政府已然强调说明,只要遵守《临时约法》,谁当这个总统都无所谓。可是你们北洋政府这两年都做了什么,只会倒行逆施,只会想着独断专制,只会先保障你们北洋的利益。”周宝林坚定不移的说道。
  第38章,战后善后
  “我告诉你,正所谓一个巴掌啪不响。我再告诉你,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没有绝对正确的立场。宋先生曾经跟我说过,政治就是一种协商,正是因为南北双方各自都各自的主张,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只有双方都能主动退让,这样才有协商的可能性。我可以坦白的说,我们北洋未必全都是开明的人,但也未必没有开明的人。但是你能保证南方的主张就全是对,全是好的,全是大公无私的吗?”袁肃没有显得很激烈,只是显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
  周宝林本想惯性的反驳几句,可是仔细听完袁肃的话之后,又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确实不能太过冲动。他毕竟是一介匹夫,对国家政治和那些革命大道理并不能全部理解,只不过是自己心中有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罢了。
  更何况袁肃的话是很中肯又通俗明白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南北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稍微成熟一点的人都能听出这些话是对的。
  他不能因为个人崇高的信念和信仰,而去忽视那些浅显明白的事情。正如袁肃所说的那样,南北之间矛盾的内幕以及北洋政府的内部情况,他这个局外人又能真正知道多少?
  停顿了半晌,袁肃深深吸了一口气,意味深远的说道:“北洋掌权的那些人都是一些老人,他们的思想与这个时代衔接上不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却不会跟着他们那样顽固不化,我个人是坚信宋先生的话,很多事情决不能勉强的凑到一块,就好像两块岩石,只有把它们各自的棱角都打磨齐整,这样才能拼在一起。”
  周宝林长叹了一口气,表情显得很凝重,他本想开口说什么,不过欲言又止。
  袁肃继续说道:“我们北洋好歹有一些少壮派心甘情愿来做打磨岩石的砂纸,可是你眼中那些南方革命党人呢?他们除了一味的坚持自己的主张,丝毫不懂得也不愿意去变通,又有多少人愿意挺身而出,来想方设法去自我调解、去思考变通之法呢?”
  周宝林依旧没有说话,事实上他只是一个边缘的革命者,对于之前同盟会、孙派、黄宋派、光复会这些革命派系根本不了解,自己所接受只是一个笼统的革命主张,也就是所谓的共和、民主,期望能改善整个国家和民族。
  袁肃所说的这番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也冥冥之中暗示了南北双方都存在彼此的内幕。只可惜对于他来说,自己还是不可能单凭袁肃的这番话就听之信之。毕竟现在的官僚在老百姓心中的可信性实在太低,很多花言巧语无非是为了诱导或者进一步的欺骗。
  缓缓吁出一口气,袁肃其实心里也很明白,于是说道:“我不在乎你心里怎么想,我也不在乎你怕不怕死,但是在我看来,即便杀了你也不可能缓解河南省内目前的局面。倒是留着你,让你亲眼见证我们这些北洋少壮派的努力,说不定还能改变你们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对缓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势必有一定的作用。”
  周宝林眉头微微动了动,脸色也露出了一些奇怪,他看着袁肃说道:“看样子,你当真是有心思一番作为了?”
  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事在人为,我做我所能做的事情。”
  周宝林平静的说道:“那好,我倒是拭目以待。”
  傍晚的时候,袁肃招来一团团部的军官,决定明天启程前往商丘。至于开封那边张镇芳的催促,他只能先拖延一阵子,而这方面就需要五十八团林团长来协助。晚些时候他又找来林团长,告诉其自己明天返回商丘的计划,同时也让林团长不要追究周宝林的事情。
  林团长自然是一副为难的样子,支支吾吾好一阵,又不敢拒绝又不敢赞同。
  袁肃告诉对方,不管开封再发来什么电文、命令、通知,若如五十八团这边解决不了,那就直接推到商丘这边来。但凡有什么责任,他袁肃一力承担就是,但是明天自己会坚决把周宝林以及部分俘虏带走。
  听到这里,林团长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暂且答应下来,反正只要责任不是自己来承担,大不了就不领这个功劳罢了。
  当天晚上,袁肃与文钦、杜预二人又做了一些商量,他们是不会把所有俘虏都带走,毕竟四百人不是小数量,即便带回商丘也没办法去妥善安置。再者考虑到五十八团此番多少是要领功劳,所以还是要留下一部分俘虏交给五十八团来处理。
  他决定带走的俘虏大部分都是周宝林的嫡系亲信,也有一些是该部民军的军官,这些人多少是有一些底子,只要能劝服周宝林归降,今后这些人肯定能派上用场。
  返回商丘是第二天下午,刚刚走进第三旅在城内设置的临时司令部,戴凤翔就带着一封电文前来迎接。什么废话都没有说,戴凤翔直接告诉袁肃这封电文是开封早上发来的,张镇芳再次催促袁肃将周宝林押送过去,并且似乎是出于安抚之意的又说都督府已经把最近几天战况上报到北京,为袁肃第三旅请功。
  等到袁肃亲自看完电文后,戴凤翔连忙问道:“都督,你真的抓到周宝林了?这可是大功一件呢?”虽然前几天袁肃在宁陵县发了一封电文到商丘交代事情,不过因为商丘这边忙着处理战后事宜,戴凤翔和蒋百里只听说第一团、五十八团安然无恙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确实如此,不过这件事我另有打算。先不必理会开封那边的催促,稍后我会亲自再复电过去。这几天商丘这边处理的怎么样,可有什么乱子发生?”袁肃向戴凤翔问道。
  “睢阳那边昨天刚刚出了一些乱子,一些流民围攻县府,要抢救济的物资,蒋先生当时果断下达命令派兵去镇压,打死了一个领头造乱的人,事情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戴凤翔简要的先说了一下这件事。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袁肃与戴凤翔一边迈步向楼上的办公室走去,一边拧着眉头问道。在他看来,既然官府颁布了救助法令,而且这几天应该也陆续建立起救助站,怎么偏偏还会发生哄抢的事故?
  “关键还是我们目前用以救助的物资太过缺乏,商丘这边颁布救助办法之后,附近城镇许多老百姓都流向我们这边,先前那几万的救助物资根本是杯水车薪。蒋先生现在人就在睢阳,他昨天发回电文说睢阳的官仓已经空了。”戴凤翔说道。
  “开封那边后续的救助物资呢?”袁肃问道。
  “是啊,我们也在问这个问题,按理说都督您之前就在宁陵县,开封的物资会经过那边,理应会顺道带回来的呀。”戴凤翔忧虑的说道。
  听到这里,袁肃多少有了几分醒悟,他这才知道自己刚才的询问是多此一举。
  他在宁陵县待了快四天时间,可这几天里开封那边除了发电文催促自己押解俘虏过去之外,根本没有提及任何援助商丘的事情。他相信这绝不是张镇芳忘记了之前的承诺,而恰恰是因为自己没有把周宝林押送过去,张镇芳心头很是不满,所以故意也拖着援助物资这档子事。只怕即便自己现在发电文去催要,张镇芳也只会说先把周宝林送过去,才会考虑下一步的援助物资配送。
  来到二楼办公室,袁肃沉默了一阵,他早先并没有想过完全依靠开封的资助来复电商丘的救助政策,只不过料想到张镇芳搜刮了不少民间财富,能从对方手里套一部分出来就套一部分出来。好在商丘距离淮北不算太远,再往东边还有淮安,淮北和淮安都是淮河流域富庶之地,从这两个地方调拨物资来协助推行商丘的救助政策,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发电文到淮北,让郭伯济从淮北尽快调拨物资过来。另外过几天我会在联络淮安和滦州方面,以都督府来做统筹,协调各地援助商丘的办法。”袁肃转过身来,对戴凤翔说道。
  “这倒是一个办法,但是开封那边如果不想办法一步到位的解决,终归会是夜长梦多。”戴凤翔提醒的说道。
  “这件事我会处理的,眼下还是先把商丘这边的政务打理好。”袁肃沉着气说道。
  “是。我这就去安排电文。”戴凤翔点了点头说道。
  等到戴凤翔退出办公室后,袁肃又默然深思了一阵,他知道戴凤翔刚才所说的话是对的,周宝林这件事不宜拖延的太久,自己必须尽快向中央政府说明这件事。只可惜现在没有太实际的效果做为说服中央政府的例子,就怕中央政府的想法跟张镇芳如出一辙。
  当务之急,他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一方面可以改变张镇芳的意图,另外一方面也能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
  第39章,过河拆桥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袁肃主要的重心暂时放在商丘的整顿善后。
  他前后召开了两次简单的会议,两次会议都没有任何废话,简洁明了的布置下去政治任务,同时严令临时组建起来的民政府必须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所谓的政治任务,重点自然还是兑现之前的承诺,加大对商丘民间的救助。
  民政府遵照袁肃的意思,除了之前在各地开设的救助站,每天向所有老百姓免费提供粥食之外,还组织本地工、商人积极恢复开市。工厂开业,商人开市,社会秩序便能恢复运行,许多流民也能找一份临时的工作来混一口饭吃。
  当然,这还仅仅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如今正值春季期间,正是农忙之时,而因为之前的民乱和苛捐杂税,导致大部分农民揭竿而起,所以农民这边反而才是最核心的问题所在。整个商丘乃至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流民当中大部分是破产和走投无路的农民,包括之前进攻商丘俘虏的民军士兵,百分之八十全部都是本地流离失所的贫农。
  为了有效的改善这些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袁肃不仅亲自出面做出保证,所有商丘本地有户籍的农民都会得到一份永久性的私人土地,至于不是商丘本地户籍的农民,则会得到由官府出租的一份土地。用以分配的土地资源一部分是无主之地,一部分是没收逃跑地主的土地,还有一部分则是与地主协商捐纳出来的土地。
  所有农民限期到各地救助站登记报道,按照家庭人口状况来划分土地大小。所有划分好的土地立刻由官府签发地契,同时由官府出租一批农具和农作物种子,用来帮助农民能够立刻开始投入生产作业。
  不管是出租给本地老百姓的农具和农作物种子,还是出租给非本地老百姓的土地,所有租金都是以最低廉的方式来签署。同时为了尽快稳定和恢复商丘的社会秩序,民政府还特别按照袁肃的吩咐,宣布免除两年农税和降低两年工商业税。
  减免税负不仅是直接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政策上的优惠,同时也是给资本主义一次阶段性发展的机会,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缓解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矛盾的一种办法,不至于给了劳动者好处而忽视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有了惠民政策,袁肃同时也不忘肃正x法纪,无论是制订的救助站计划,还是分配土地的一些政策,这其中都是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统计。越是庞大的统计,越是有弄虚作假的缝隙。同时战后商丘各地的治安问题也让人堪忧,所以一定要恩威并施如此才能保证秩序。
  在袁肃的授意之下,商丘民政府公布了《代政府约法十七章》的法规文本,该文本分为十七章,包含了民事、刑事、军事三大类的法纪法规。主要是用来针对趁虚作乱、诈骗政府福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扰乱民安等方面的不法行为,所有被收录在文本里面的条规,一律是重典重刑,轻则劳役、重则枪决。
  《代政府约法十七章》一出,短短几天的时间就传遍整个商丘,引起了一番不小的震动。虽然有不少人法纪人士认为这套法典文本太过苛刻,但是也有不少人认定这位从中央而来的年轻都督是下定决心要动真格的。不管是否过于苛刻,只要能起到效果,对那些遵纪守法的老百姓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坏事。
  除了进行以上这些布政工作之外,袁肃在这过去的几天时间里,同样忙着梳理关系,解决招降方面的问题。早在月底的最后一天,他便发了电文到北京阐述自己对待周宝林的招降政策,而前后过了三天的时间,中央政府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批复,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说河南省内之事一律由都督张镇芳裁定。
  而就在这份电文发到商丘后的第二天,开封都督府终归是失去了耐心,派遣专人来到商丘向袁肃当面质问周宝林拘押的事宜。被派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镇芳的副官程世昌和第十七师副师长李潜。想来程世昌是专门来处理周宝林一事,但是李潜却却显然另有所图。
  就李潜带着五十八团和五十九团人马开进商丘城,而且还是轻车熟路进驻了睢阳和濉河东部几个空置的营房,俨然摆出一副要常驻下来的态势。不用多猜,袁肃也很清楚李潜是奉命要从第三旅手中接管商丘。
  他不清楚是一开始张镇芳就没打算让第三旅坐镇商丘,还是因为自己不肯交出周宝林而触怒了张镇芳,以至于其恼火之下想要过河拆桥?在他的印象中,张镇芳是一个骨子里守旧的人,所以对家庭亲从观念也应该更重视才是,更何况一个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能够做到堂堂一省都督,全靠的是袁世凯一手提拔,对方又岂敢对袁氏子弟如此明目张胆的翻脸?
  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对于袁肃而言花了大功夫拿下商丘,这段时间又制订了详细的善后计划,一切都有条不紊,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捞到就放弃?他暗暗在心里盘算着,自己势必要以最强势的态度来表明立场,料想张镇芳再有多顽固也不敢对第三旅动手。
  要知道整个河南省目前就只有第三旅一支中央军,全国上下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他现在就是要挟“番号”而霸道行事,在中央军的问题上中央政府绝对不会不考虑声誉影响。
  于是在听说李潜和程世昌进城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前去接见二人,而是先拖延了一天时间。在这拖延的一天时间里分别了发了几封电文,一是到十四师、一是到北京、一是到开封,最后一封则是到淮北。
  给十四师的电文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梳理好这边的关系。在电文里面他提到自己会向北京如实汇报十四师此次收复商丘的功绩,并要求十四师退出商丘地界,返回原有的驻地。
  而再次发往北京的电文里面,他不仅重申招降周宝林的意义、详细汇报此次收复商丘的意义,更是提及了此次进攻商丘期间发生的违法乱纪之事。尤其是在违法乱纪的汇报上面,他交代的很是详细,所有罪名都一一罗列出来,受害人的人数和老百姓的反应也写的清清楚楚。并且总结河南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民乱,“官府逼迫而为”是有相当的成份,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从问题根本之处着手。
  至于发往开封的电文并不是给张镇芳,相反是以论功行赏为理由,邀请十七师剩下三个团的团长尽快到商丘一趟。
  发到淮北的电文则是继续按照之前的计划,从淮北这边调配物资,不过这次调配的并不是民用物资,而是大量的军火储备。之所以调配军火储备,在表面上是装作准备长期作战的样子,同时也是暗示李潜的十七师第三旅是不会拱手让出商丘。
  三月一日,袁肃在商丘北部旧城区刚刚开业的“东霖酒阁”设宴,招待李潜、程世昌以及十七师麾下五个团的团长。除了跟李潜先进城的五十八团和五十九团两位团长之外,剩下三个团长是在接到电报后,加急骑马从开封赶到商丘这边。一听到论功行赏自然脚下不能慢,再者还是大总统侄子设宴接待,再忙也要给这样一个面子才是。
  宴席订在晚上,在下午七点钟时便有专人前去李潜、程世昌等人的下榻之处迎接。
  袁肃以及第三旅一众军官早早到场等候迎接,程世昌与李潜一并到场,没过多久十七师的众人军官也都陆续到场。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下,众人从一楼来到二楼主宴厅,这里早已布置好了十多张餐桌,袁肃的副官杜预负责招呼众人落座。主桌自然是袁肃、程世昌、李潜以及师部、旅部的军官,至于十七师的众团部军官和第三旅的团部军官,则按照军职等级分列在其他桌席上。
  在正式开宴之前,程世昌、李潜二人东扯西扯的还是跟袁肃谈起了正事,先是关于周宝林的问题,这件事前前后后拖延了快六七天的时间,开封都督府那边早已是不耐烦了。
  “袁公子,张都督自然是念及与袁公子你是一家人,所以才有这般耐心。不瞒你说,在下追随张都督这么久,对张都督的脾气心知肚明,若是换做别人,只怕第二天就亲自来兴师问罪了。何必呢,为了一个为非作歹的刁民?”程世昌语重心长的说道。
  -----
  【租的房子突然被房东卖掉了,现在要被赶走了,这段时间忙着找房子和搬家,所以更新出现问题。这本书写到这里其实才到一半,但是这次尝试明显失败,所以可能会提前完本。还望以前的各位大大不要放弃,能够继续支持一下。拜谢拜谢。】
  第40章,鸿门宴间
  “程大人,你是明白事理的人,我袁肃绝不是故意要与张伯伯对着干。周宝林虽不是白朗本人,但身为白朗手下第三号人物,其人在河南全省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前面我已经再三强调许多次了,治理民乱要从根源抓起,杀了一个周宝林的的确确能让白朗元气大伤,可伤是可以养回来的,没了这个周宝林还会有其他李宝林、王宝林。如果不杀周宝林,转而招安纳为己用,那才是真正断白朗之臂肱。”袁肃同样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语气既深沉又煞有其事的说道。
  “袁公子所言不无道理,可招安也是分清楚时局。眼下河南民乱到了如斯地步,若是不加以严惩,如何能起到威慑之效?如何能极力缓解目前省内的困境呢?”程世昌说道。
  “程大人,你所说的到了如斯地步,究竟是什么地步呢?据我所知,河南省内的民军已经再往陕甘一带转移,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河南省内的镇压力度已见成效。假使在这个时候我们恩威并施,以怀柔之手段招安纳降,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吗?如若一味的杀一儆百,民军自己毫无退路,这会继续负隅顽抗,这难道是程大人所想看到的一幕呢?”袁肃连续问了一个反问句,脸上的神色显得很是坚毅。
  程世昌虽然是一个官僚主义的人,但也并不是一点见识都没有,之前他在袁肃发回开封用以解释的电文里,已经看出袁肃所作所为的的确确是有意义。只是张镇芳对这件事很情绪化,他身为副官又能奈何?
  现在他再次听袁肃一番叙说,并且又见袁肃如此坚定不移的表情,一时间更是不好回答,只能暗暗叹了一口气,一副为难之色跃然纸上。
  一旁李潜见状,不由的在心里同样感到无从开口。他自然不是为了周宝林的事情,说实在的自己与周宝林作战这么久,哪怕对这个敌手万分痛恨,可如今事情已经结束了,那就没必要再继续深究这件事。只是看到程世昌连周宝林的事都无法解决,他又如何开口表示要由十七师来接防商丘呢?
  “程大人,李大人,今日我在这里设宴是另外一件要事要办,暂时不想谈论周宝林的事。不过二位大人也毋须感到为难,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件事我一定会给张伯伯一个交代,保证让张伯伯那边心服口服。”停顿了一会儿,袁肃没有在乎程世昌和李潜二人的脸色,继而故意转移话题的说道。
  “只怕……张都督那边等不急呀……”程世昌意犹未尽,支支吾吾的补了一句。
  “程大人放心,快则两三日,迟则三五日,此事我必定给出一个交代,万不会让程大人为难。明日还有劳程大人去一封电文到开封,将袁某今日之言禀于张伯伯,乞其谅解。等商丘这边大小事务既定,一定亲自赴门请罪。”袁肃调整了一下语气,显得有些不耐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