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科幻异能 > 崽竟然是我生的 > 第184章
  也就是有一部分人在物竞天择的生存环境中产生了精神力,而现在的精神力和体力是有一点脱节的,他们没有贺家人这样习武的,能有内劲和精神力融合。
  所以就出现了现在星际人遇到的问题,或者不知道精神力如何使用,更或者还有人惧怕精神力,这种情况容易出现精神力躁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战的军人,往往会精神力透支或枯竭,造成后劲不足;等到精神力再生出之后,忽然补足之前透支的,他们又没有系统的训练方法,过剩的精神力又会躁动。
  然后就是精神力应该也划分等级,比如秦肆和元帅贺景平这样就是最高的精神力等级;贺景平经常作战,还可以使用精神力,因而他躁动的时候少;而秦肆是执政官,根本不需要他上战场,平时也只靠体力训练缓解,对于他这样等级的精神力根本就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他才会经常精神力躁动,甚至会引发暴动。
  等级稍微低一些的精神力拥有者,因为没有详细的认知和系统的训练,也会出现躁动的情况;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帝国大部分拥有精神力的人都去了军团,因为作战可以缓解这种问题……
  还记得第一次回元帅官邸的那次谈话,贺绵根据贺景平的身体状况认为精神力就是内劲;而且贺景平不愧是传承贺家武学的,他在作战时用的更多的也是内劲,精神力应该也有,只是不如内劲流转的更多。
  再结合自身和双胞胎的状况,贺绵才会认为内劲就是精神力。
  经过昨天的战斗,和醒来之后身体的状况,贺绵才知道是自己想错了;如果要做一个区分的话,贺绵以为一个人的体力是最基础的力量,之后在体力的基础上锻炼出内劲,然后在内劲之上才是精神力;这三者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后两者的联系更为紧密。
  也就是说现在的星际人所拥有的精神力和体力之间缺少一个内劲的融汇作用,所以才会有现在的那些所谓的精神力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锻炼出内劲,作为一个融汇的点。
  而现在星际时代反而比贺绵所处的前世古蓝星时期更容易修炼出内劲,还是那句话,这是时代环境给人类的馈赠。
  精神力也不是单纯只能作用于战斗,这是贺绵之前就发现的;就比如他自己的内劲,对植物很有亲和力,还有安抚治愈的能力,当然因为贺绵一直习武,他的内劲和精神力也可以作战。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力主要能起到什么作用,更多的是决定于拥有精神力的这个人的性格因素;那么是不是可以先组织军部的人通过习武和锻炼的方式生出内劲,或者说是内力;而内力有强悍型的,可用于战斗,也有温和型的,就像贺绵这样有安抚治愈作用的医疗精神力,还有可以亲和植物和动物等等的亲和型精神力。
  每种类型的又可以详细划分作用,根据精神力的等级就可以找到运用的方向。
  那么就出现一个关键点,因为精神力是属于脑域产生的意识力量;贺绵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在训练人们生出内力的时候,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理想,逐渐确定每个人的精神力方向。
  这些并不是贺绵凭空猜测的,经过昨天的战斗,他认识到精神力和内劲不同之后,后面的战斗他潜意识运用精神力更多;所以上次他只是帮秦肆疏导精神力就睡了两天两夜,可是这一次明显损耗更多,也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恢复过来。
  说明他猜测的方向是对的,如果把体力、内力、精神力这三者完美融汇,精神力的运转会更加流畅,内力会更加绵厚,体力也会更加充沛,这才是相得益彰的运用。
  当然,现在只是一个猜测的方向,还需要实际验证;最好的验证对象家里就有,贺景平、秦肆,还有双胞胎和贺绪兄弟,更有贺绵新收下的两个弟子。
  庄园里有贺绵布置的聚灵阵,修炼出内力比其他人更容易;贺景平本来就有,只需要确定他的精神力属性再加以引导作用就是;更好观察的就是贺绪兄弟和顾煜、刘墨染两个徒弟,他们现在正是引导内劲方向的最佳时机。
  最短时间能见效的就是贺景平,按照贺绵的推测方向实验,很快就会有结果,那时就可以直接在军团内进行训练。
  贺景平眼睛骤然发亮,习武多年,他很快就能听懂贺绵说的意思;不只是明白,他自己也有这样的发现,随着这几个月贺绵的指导和改正,他明显能感觉到内劲确实更圆融,脑域中的那股意识力量也越来越强。
  只要按照贺绵说的方向实验几天,贺景平这里就能看到成效。
  “我明白绵绵说的意思了,今天开始我就注意精神力的方向和控制;不过绵绵,我觉得你这个方向是对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需要你来编写一套适合修炼内劲的功法,在军中推广。”
  身为帝国元帅,贺景平的格局很大,何况现在是星际时代,他并没有把贺家武学私藏的想法,能造福帝国民众,他愿意分享;当然,贺家武学的传承核心是剑法,这个不适用于星际时代,就还是贺家人自己学好了,其他的可以适当修改更适合星际时代的人后就可以推广。
  不仅贺景平有这样的格局,贺绵也不差,前世在古蓝星的时候,他也是家主继承人来着,因而他很支持父亲的决定。
  “这个不难,我本来就记得不少武学;也不只是要编出一套,至少要根据精神力的运用方向,准备好几套出来,能满足不同体质的人学习。”